? 技術中心|喬科化學
您好!歡迎閣下光臨喬科化學!幫助中心 |網站導航 | 新浪微博

首頁>技術中心>技術資訊>內分泌疾病的生物化學檢驗――內分泌及調控(二)

內分泌疾病的生物化學檢驗――內分泌及調控(二)

發布時間:2017-09-01

腎上腺素作用于a與β受體,其生理效應視不同部位而異。皮膚、黏膜、腎臟中a受體占優勢,促進血管收縮;骨骼肌動脈和冠狀動脈中β受體占優勢,使血管擴張,改進血液供應,提高心肌興奮性,使心肌收縮力增強,心跳加快,心搏出量增加,心肌耗氧量增加;大腦及肺血管中a受體分布較少,故腎上腺素對腦和肺的血管收縮作用較弱。

腎上腺素還有調節代謝的作用,刺激a受體時抑制胰島素分泌,刺激β受體時促進胰島素分泌,促進肝糖原的分解及糖異生,使血糖增加,加速脂肪動員,加強能量的利用和產熱。

去甲腎上腺素主要作用于a受體,有強烈收縮血管的作用,對心臟β受體亦有輕微興奮作用,對代謝基本無影響。

多巴胺除神經遞質方面的功能外,作為腎上腺髓質分泌的激素具有增加內臟和腎血流量,同時降低血壓的效應。

2、腎上腺皮質激素的生理、生物化學及分泌調節腎上腺皮質分泌的激素包括:①鹽皮質激素,主要是醛固酮和脫氧皮質醇;②糖皮質激素(GC),主要是皮質醇及少量的皮質酮;③性激素,如脫氫異雄酮、雄烯二酮及少量雌激素。從化學結構看,這三類激素都是膽固醇的衍生物,故稱為類固醇激素。

腎上腺皮質激素屬于類固醇激素,在人體內均以膽固醇為原料,經過一系列酶促反應合成。由于催化下游反應酶的活性或表達,在內分泌腺間或同一腺體不同組織間存在差異,從而生成不同的類固醇激素。腎上腺皮質激素(主要是糖皮質激素)釋放入血后主要與血漿中的皮質類固醇結合球蛋白(Corticosteroid-binding globulin,CBG)可逆結合,CBG為一種a2-球蛋白,在肝臟合成,對皮質醇有高度親和力,只有游離形式的皮質激素可進入靶細胞發揮生理作用。

腎上腺皮質激素(主要是糖皮質激素)的合成和分泌主要受下丘腦-垂體-內分泌腺調節軸的控制。垂體分泌釋放的促腎上腺皮質激素(adrenocorticotropic hotmone,ACTH)可通過作用于腎上腺皮質束狀帶、網狀帶細胞膜上的ACTH受體,促進細胞增殖,合成和分泌糖皮質激素、性激素增多。

血液中游離的糖皮質激素對CRH和ACTH分泌釋放的負反饋調節非常重要,ACTH和糖皮質激素的分泌存在著分明的晝夜規律。生理情況下,峰值見于6∶00~8∶00,低谷在22∶00~24∶00。此外,應激及其他傷害性刺激都可以通過調節軸促進糖皮質激素的分泌。

(四)性激素的生理與生物化學

性激素可分為雄激素和雌激素兩大類,后者又包括雌激素和孕激素。性激素除少量由腎上腺皮質產生外,男性主要在睪丸生成,女性在非妊娠期則主要由卵巢產生,妊娠期則主要由胎盤合成和分泌。性激素除在性器官的發育、正常形態和功能的維持上發揮重要作用外,還廣泛參與體內的代謝調節。

1、性激素的生理與生物化學 性激素(sex hotmone)屬類固醇激素。雄激素(androgen)主要為睪酮(testosterone)及少量的脫氫異雄酮(dehydroepiandrosterone,DHEA)和雄烯二酮(andostenedione)。雌激素(estrogen)和孕激素即孕酮(progesterone)合稱雌激素,雌激素則主要為雌二醇(estradiol,E2)及少量雌三醇(estri01,E3)和雌酮(estrone)。

血漿中的性激素90%6以上都和血漿蛋白可逆結合。雄激素和雌激素主要與肝臟合成的性激素結合球蛋白(SHBG)結合,孕酮及少量E2可與CBG結合,亦有部分性激素可與白蛋白等結合。性激素主要在肝臟代謝,大多需經過類固醇環上的化學轉化形成酯,經尿或膽汁(少量)排泄。

2、性激素的主要生理功能與分泌調節 雄激素的生理功能主要為:①誘導胚胎期及出生后男性內、外生殖器官的分化形成和發育,參與男性性功能及第二性征的出現和維持;②促進白蛋白等蛋白質合成的同化作用,使機體呈正氮平衡,對男性青春期身材迅速長高起重要作用;③促進腎臟合成促紅細胞生成素,刺激骨髓造血。

雄激素主要為睪酮,血睪酮水平變化對下丘腦GnRH及腺垂體FSH、LH釋放的負反饋調節是調節的主要機制。進入青春期的男性,可因松果體釋放的褪黑激素減少,出現約2小時一次,夜間更為顯著的GnRH強脈沖式分泌,促使FSH和LH大量釋放,血睪酮水平急劇升高,從而產生青春期特有的性與體格發育以及第二性征形成。

雌激素的主要生理功能為:①促進女性生殖器官的形成及發育,第二性征的出現及維持,并與孕激素協同形成月經周期。②廣泛的代謝調節作用,包括促進肝臟合成多種轉運蛋白,如CBG、TBG、SHBG等;降低血漿膽固醇,促進HDL生成;促進鈣鹽骨沉積,促進腎小管重吸收鈉和水等。孕激素的作用主要是與雌激素協同作用于子宮內膜,形成月經周期,并在排卵后使基礎體溫升高;松弛子宮及內臟平滑?。淮龠M乳腺腺泡發育;促進水、鈉排泄等。

女性青春期前及絕經后卵巢雌激素的分泌,主要通過血雌激素水平對垂體LH和FSH釋放的負反饋調節。和男性一樣,進入青春期也出現脈沖式大量釋放GnRH及LH、FSH,完成青春期的性及軀體發育。不同在于青春期內將周期性地形成一個成熟卵泡并排卵,雌激素和孕激素的分泌出現相應的周期性變化,并由此導致子宮內膜的周期性改變形成月經,月經周期的生理變化見圖13-3。正常的周期性排卵及月經出現,標志著女性性發育成熟,并持續于整個生育期內。

排卯前雌激素和孕激素分別由卵泡的內膜細胞和顆粒細胞分泌,排卵后則由破裂卵泡形成的黃體卵泡內膜細胞和顆粒細胞分泌。月經周期中血FSH、LH及雌激素、孕激素水平的變化如圖13-4所示。

這種周期性變化受下丘腦-垂體-卵巢內分泌軸調節,其反饋調節方式較復雜。

參考資料:骨代謝異常的生物化學檢驗



本文由喬科化學&云試劑商城整理編輯,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

 
聯盟委員交流群
156018797
統一服務熱線
400-6226-9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