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情感性精神障礙藥
發布時間:2017-09-01
(一)三環類抗抑郁藥
三環類抗抑郁藥是目前治療抑郁癥的主要藥物,包括丙米嗪、地昔帕明、去甲替林、阿米替林、多塞平等。
1.藥效學 目前一般認為該類藥物可通過抑制腦內突觸前神經細胞膜對去甲腎上腺素和5一羥色胺的再攝取,增加突觸間隙內上述單胺遞質的濃度而發揮抗抑郁癥作用。其治療作用和毒性反應均與血藥濃度密切相關。
2.藥動學及血藥濃度參考區間 該類藥物脂溶性高,口服后吸收快而完全,但因首過消除強且差異大,故生物利用度不一。血液中的三環類抗抑郁藥90%左右與血漿白蛋白、脂蛋白、α1―酸性糖蛋白結合,游離藥物能迅速分布至各組織。該類藥物絕大部分需在肝臟經過去甲基化、羥化及結合反應生物轉化后,由。腎臟排泄。其中丙米嗪、阿米替林、多塞平的去甲基化代謝物,都有和原藥同樣的藥理活性,并且地昔帕明、去甲替林本身也為三環類抗抑郁藥。在常用劑量下,該類藥物均屬一級消除動力學。但對代謝物仍有藥理活性者,判斷藥效持續時問不能僅憑原形藥的消除半衰期。
常用三環類抗抑郁藥的藥動學參數及血藥濃度參考區間見表18-2。需要指出的是,本類藥中多數血藥濃度存在特殊的“治療窗”(therapeutic window)現象,即低于“治療窗”范圍無效,而高出此范圍不但毒副作用增強,治療作用反而下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