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技術中心|喬科化學
您好!歡迎閣下光臨喬科化學!幫助中心 |網站導航 | 新浪微博

首頁>技術中心>技術資訊>基因類腫瘤標志物

基因類腫瘤標志物

發布時間:2017-09-01

腫瘤在本質上是基因病。各種環境的和遺傳的致癌因素以協同或序貫的方式引起DNA損害,從而激活原癌基因和(或)滅活腫瘤抑制基因,加上凋亡調節基因和(或) DNA修復基因的改變,繼而引起表達水平的異常,使靶細胞發生轉化。原癌基因的激活方式主要有:①基因突變引起蛋白質結構和功能的改變;②基因擴增導致基因拷貝數增加;③染色體易位使癌基因轉錄水平升高或其表達蛋白結構異常;④病毒基因插入誘導癌基因轉錄。原癌基因激活轉變成癌基因,導致腫瘤的發生,癌基因的檢測有助于診斷和治療(表16-10)。抑癌基因失活的主要方式包括:①基因突變;②雜合性缺失(LOH)③啟動子區甲基化異常 (表16-11)。

目前對于基因類腫瘤標志物的檢測大多采用癌組織標本,常用分子生物學方法檢測基因的激活或失活,或者用免疫組織化學(IHC)方法檢測蛋白質表達的變化,這是一類有創的檢測方法。目前也有用血液標本直接進行檢測,血液中存在著來源于腫瘤組織的腫瘤細胞(稱為循環腫瘤細胞,circulating tumor cells,CTCs)、核酸(稱為循環核酸,circulating nucleic acid)和癌基因或抑癌基因所表達的蛋白。

(一)ras基因

ras基因首先在大鼠肉瘤病毒(rat sarcoma virus)中發現而得名,編碼酪氨酸激酶。目前已發現人基因中有H-ras、K-ras和N-ras三種,分別位于染色體的11p15.5、12p12.2、1p22-p32。三者核酸序列同源高達85%,均有4個外顯子。不論什么種族的ras基因,其編碼的磷蛋白分子量均為21kD,故又稱p21蛋白。p21蛋白具有與鳥苷酸結合的能力,并具有GTP酶的活性,它們都定位于細胞內側起作用,其作用與G蛋白十分相似。ras基因激活的方式有3種:基因點突變,基因大量表達,基因插入及轉位。目前常檢測的點突變,特別是N端第12、13、61密碼子的點突變,其中又以第12密碼子突變最常見。

【參考區間】正常人體組織ras基因的結構正常。

【臨床意義】ras基因突變多見于胰腺癌、肺癌、大腸癌、卵巢癌、甲狀腺癌、肝癌、精原細胞瘤、腎癌等,大約有30%的人類腫瘤中可以發現ras突變。

【評價】ras基因突變與許多腫瘤有關,而且肛H-ras、K-ras和N-ras等不同類型基因與腫瘤的關系也存在差異,H-ras主要與甲狀腺癌、腎癌有關,K-ras主要與甲狀腺癌、肝癌、精原細胞瘤有關,而N-ras主要與胰腺癌、肺癌、大腸癌、卵巢癌、甲狀腺癌有關。

(二)Her-2/neu基因

Her-2/neu基因又稱erbB2基因,它屬于src基因家族,位于染色體17q23,乳腺癌中常存在,該區域不穩定。其編碼的蛋白分子量為185kD,為跨膜糖蛋白,具有酪氨酸激酶活性,是人表皮生長因子受體(EGFR)家族成員之一。研究表明,大約有20%~30%的乳腺癌患者常發生。Her-2/neu基因的擴增和過表達,過表達的蛋白在細胞表面聚集而發生自身活化后,通過MAPK、P13K-Akt、cAMP等不同的信號轉導途徑最終導致細胞惡性轉化。

【檢測方法】檢測Her-2/neu基因的擴增和過表達的方法有FISH和免疫組織化學(IHc)法。FISH法是用不同的熒光物質分別標記Her-2/neu基因探針(紅色)和第17號染色體中性粒探針(綠色),原位雜交后熒光顯微鏡下觀察熒光信號,計數一定細胞,計數紅、綠比值。Her-2/neu基因擴增時,紅、綠熒光點比值>2(圖16-4)。也可用酶聯免疫法直接檢測血清中的Her-2/neu蛋白。

【參考區間】Her-2/neu基因拷貝數為2(FISH)。

Her-2/neu基因表達陰性(IHC)。

血清:0.4~25μg/I。(酶聯免疫法)。

【臨床意義】

1.Her-2/neu基因的擴增和過表達主要見于乳腺癌,此類乳腺癌患者預后較差,極易復發,存活期短。

2.部分卵巢癌和胃腸道腫瘤也存在Her-2/neu基因的擴增和過表達。

【評價】FISH和IHC是目前臨床檢測Her-2/neu基因的擴增和過表達的主要方法,兩種方法一致性高,可根據條件選擇使用,但是操作均比較煩瑣。另外,發光原位雜交 (chromogenic in situ hybridization,CISH)和銀原位雜交(silver in situ hybridization,SISH)法可替代FISH。

(三)視網膜母細胞瘤基因

視網膜母細胞瘤(retinoblastoma,Rb)基因定位于人類染色體13q14,全長約200kb,有27個外顯子,26個內含子,編碼具有928個氨基酸殘基的Rb蛋白,其分子量約為110kD。85%的Rb蛋白質產物存在于細胞核中,約10%在細胞膜上,在胞質和問質中幾乎沒有Rb蛋白質。Rb蛋白磷酸化是Rb基因調節細胞分化的主要形式,在細胞周期的G1期Rb基因編碼的蛋白為去磷酸化狀態,在G2期、S期、M期為磷酸化狀態。視網膜母細胞瘤的發生主要是由于Rb基因的兩次突變。在家族性視網膜母細胞瘤病例中,一次突變已通過生殖細胞而獲得,出生后發生第二次體細胞Rb基因突變,形成雜合性缺失。而在散發性家族性視網膜母細胞瘤病例中,先后發生兩次體細胞Rb基因突變,形成雜合性缺失。

【參考區間】正常人體組織Rb基因結構正常。

【臨床意義】Rb基因存在突變:

1.家族性視網膜母細胞瘤或散發性家族性視網膜母細胞瘤的診斷。

2.骨肉瘤、膀胱癌、乳腺癌、肺癌等。

【評價】Rb基因是抑癌基因,其作用表現在:一是在正常細胞中Rb基因具有抑制細胞生長的作用;二是在腫瘤細胞內Rb基因具有抑制其生長及致瘤性作用。Rb基因可以完全抑制視網膜母細胞瘤的發生,表明基因功能失活是視網膜母細胞瘤發生的主要機制。

(四)p53基因

P53基因是一種抑癌基因,位于第17號染色體短臂(17p13),它通過控制細胞進入S期控制細胞分化,監視細胞基因組的完整性,阻止具有癌變傾向的基因突變的發生。野生型p53基因突變使這一控制作用消失,誘發腫瘤。p53基因的產物是由393個氨基酸組成的、分子量為53kD的蛋白,故名p53基因。p53基因的點突變常見第175、245、248、273、282位的堿基對變異。野生型的P53蛋白半衰期很短,在細胞中含量很少,突變后編碼的P53蛋白半衰期較長,因此可用ICH檢測P53蛋白,反映是否存在p53基因突變。當然,也可直接用分子生物學技術檢測p53基因突變。

【參考區間】p53基因正常。

【臨床意義】

1.p53基因突變常見于家族性癌癥綜合征Li-Fraumeni綜合征,以及許多散發性腫瘤,包括結腸癌、膀胱癌、胃癌、乳腺癌、肺癌、前列腺癌、頭頸部癌、肝癌等。

2.p53基因突變還可用于腫瘤預測,是獨立的預測因子。

【評價】由于許多腫瘤與p53抑癌基因異常有關,因而人體大部分腫瘤患者都可測到突變的P53蛋白,尤其是乳腺癌、胃腸道腫瘤、肝細胞癌及呼吸道腫瘤,陽性率為15%~50%。

參考資料:骨代謝異常的生物化學檢驗



本文由喬科化學&云試劑商城整理編輯,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

 
聯盟委員交流群
156018797
統一服務熱線
400-6226-9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