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樣中氯含量的測定――莫爾法
發布時間:2017-09-01
一、目的要求
1、掌握莫爾法測定氯離子的方法和原理。
2、鞏固以K2CrO4為指示劑判斷終點的方法。
二、實驗原理
水中氯含量的測定通常采用莫爾法。該方法是在中性或弱堿性溶液中,以K2CrO4為指示劑,用AgNO3標準溶液滴定。其滴定反應為:
根據分步滴定的原理,由于AgCl的溶解度比Ag2CrO4小,因此在計量點前首先析出AgCl沉淀,當達到計量點時,CI-已定量沉淀完全,過量1滴AgNO3溶液就與CrO42-離子結合生成磚紅色的Ag2CrO4沉淀,從而到達指示終點。
滴定只能在中性或弱堿性溶液中進行。若酸度過高,由于Cr042-離子濃度降低,不利于生成Ag2CrO4沉淀。
若酸度過低,則Ag+與OH一生成Ag2O沉淀。
本法滴定的適宜pH范圍為6.5~10.5。如果有銨鹽存在,則溶液的pH需控制在6.5~7.2之問。
三、實驗試劑
1、0.1mol?L-1AgN03標準溶液;
2、自來水。
四、實驗步驟
準確量取50.00mL自來水于250mL錐形瓶中,用lmL吸量管加入lmL5%K2CrO4溶液,在充分搖動下,用AgNO3。
標準溶液滴定至呈磚紅色即為終點。平行測定3次。
五、結果計算
式中:c(AgN03)――AgNO3溶液的濃度,mol?L-1;
V(AgNO3)――AgNO3溶液的體積,mL;
M(C1)――Cl的摩爾質量,g?mol-1;
V水――自來水的體積,mL;
P水,t――t℃時自來水的密度,kg?L-1。
參考資料:分析化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