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射輻射(二)
發布時間:2017-09-01
2、皮膚的防護
從事強紅外輻射工作的場所,應采用以下措施避免輻射損傷:
(1)加強通風,對輻射源采取隔熱措施。
(2)盡可能實現機械化、自動化。
(3)工作中合理使用個人防護用具。
(4)注意選擇工作場所墻壁等的顏色,以減小反射線對人的有害影響。
(5)工作人員應實行職業性健康管理制度。
最佳的紅外輻射控制是管理控制和個人防護措施并舉,應限制紅外輻射接觸,同時佩戴眼睛防護用品以減少紅外輻射強度。
三、可見光
(一)可見光及其特點
可見光譜沒有精確的范圍,如圖6―8所示,一般人的眼睛可以感知的電磁波的波長在380~780nm之間。正常視力的人眼對波長約為555 nm的電磁波最為敏感,這種電磁波處于光學頻譜的綠光區域。藍色和紫色屬于短波,紅色屬于長波,黃色和綠色處于可見波長范圍的中間,也是人眼最敏感的區域。
可見光分自然界的可見光與人工可見光。自然界的可見光主要是來自太陽可見光區,宇宙中其他恒星等發出的光也是自然光。最常用的人工可見光光源是白熾燈,如果加不同顏色的濾板后即獲得各色的可見光線,如紅光、藍光、紫光;利用不同的熒光物質制成的熒光燈也可發出各色的可見光線;此外,電視機、電腦顯示器、電弧焊、激光、核爆炸等發光時均含有大量可見光。
(二)可見光輻射及危害
高強度可見光的來源包括焊接、碳弧燈以及部分激光等。當非常強的光脈沖照射到視網膜上時,光照射的熱效應能灼傷視網膜,而視網膜的灼傷是不可逆轉的。如,焊接電弧的可見光線的光度,比肉眼正常承受的光度約大一萬倍。當受到照射時,眼睛疼痛,看不清東西,通常稱為電焊“晃眼”。如果直視激光,會引起黃斑燒傷,造成不能恢復的視力減退,這種傷害是生理性的,或造成灼傷、紅斑效應、白內障等傷害,往往不能修復。
高強度的可見光輻射的直接危害有兩條途徑:一是傷害眼睛。瞬間的強光照射會使人出現短暫的失明現象,普通的光污染也可能對人眼的角膜和虹膜造成損傷。二是擾亂生物鐘。在睡覺的時候,如果路燈和安全燈照得黑夜亮如白晝,人們的生理節奏將會被打亂,造成各種疾病;長期在不協調的光輻射下生活或工作的人們,出現頭暈目眩、失眠、心悸、神經衰弱等不良癥狀的比例較高。
(三)常見的可見光及其防護
一般來說,高強度可見光控制措施包括過濾光源、眼睛屏蔽以及圍擋光源。
1、太陽光的可見光
(1)太陽中的藍光。
藍光是可見光譜中最有能量的部分。研究證實,藍光是可以照射到視網膜的最具危害性的可見光,藍光對視網膜的損傷并不亞于紫外線。值得注意的是,藍光不僅存在于強日光中,生活中常見的閃光燈、浴霸、舞臺燈光、電腦顯示器等光線中也會有藍光。
(2)藍光防護措施。
藍光對于人的損傷都是逐漸形成的,在產生損傷的時候人通常不會感到任何不適。
日常生活中,最簡單的防護方法就是在任何可能受到藍光照射的情況下,佩戴一副合格的太陽眼鏡,幫助阻擋大部分藍光。
2、電腦輻射中的可見光。
(1)電腦輻射。
電腦在工作時產生和發出的電磁輻射會直接作用于人體的眼睛和皮膚。近年來研究人員發現,電腦顯示器背景光,特別是其中的高能短波藍光對眼睛的傷害更是超過了紫外線和電磁輻射。因而,顯示器的“光污染”已成了醫學界和國際光學會的重要研究課題。
研究機構測試過計算機的電磁場強度,結果發現,緊貼熒光屏處電磁場強度為O.9,但離開熒屏約5cm處,強度不到0.1,再遠一點至30cm處(這是計算機操作者的身體與熒屏之間的習慣距離),其強度幾乎無法測出。
(2)電腦輻射的主要危害。
從醫學角度來看,電腦引起視力損傷的原因有兩種:①眼睛疲勞。無論我們長時間看電腦還是看書,眼睛都會疲勞,結果是睫狀肌持續收縮,導致近視。②電腦藍光對眼底視網膜細胞的刺激。這種刺激本身會引起視覺細胞的凋亡,導致視力下降,而且這種刺激使眼睛更容易感到疲勞。因此,要保護眼睛就必須從這兩方面人手。
此外,電腦輻射對皮膚健康也有影響,但針對不同類型的皮膚,影響程度不同。如,油性膚質會有出油增加的狀況,或者是出油的同時面部開始發干,也就是缺乏水分,導致長痘、毛孔粗大等;干性膚質則表現為皮膚干燥,出現細紋,失去光澤,有黑斑。
電腦輻射所致危害的特點如下:
①對人體的神經系統功能、免疫系統功能、循環系統功能和生命發育功能等產生影響。
②傷害以低頻電磁輻射的非熱效應和刺激為主要作用。
③傷害作用對不同人群有差異,婦女、少年兒童、老年體弱者為敏感人群,特別對胎兒損害更大。
④受害程度與接受輻射的積累劑量有關。
⑤尚待對分子生物及過程、細胞生物學過程和生物化學過程深入研究,進一步探明和揭示其作用機理。
3、電腦輻射防護方法
(1)保護眼睛的有效方法。
①過濾藍光:佩戴可以過濾藍光的電腦防護眼鏡。過濾藍光不但能夠消除看電腦時眼睛酸澀、疼痛等癥狀,還能緩解眼睛疲勞,更重要的是能夠阻止藍光對視覺細胞的損傷。
普通的防輻射眼鏡只能過濾紫外線,而不能過濾藍光。黃色的專用防藍光眼鏡不但能夠有效地隔離紫外線,而且能夠過濾90%以上的藍光,適合在戶外和看電腦或電視時使用,可以大大減輕藍光對眼睛的刺激,消除眼睛酸澀、發熱或疼痛等不適癥狀,緩解眼睛疲勞。
②抗氧化劑及自由基清除劑:藍光對眼底的照射會引起光氧化反應,產生過度的自由基損傷光敏感細胞,因此需要補充具有抗氧化作用的物質,能有效地保護藍光視網膜損傷。如,采用強效抗氧化劑,如丁羥基甲苯和維生素E,可在一定程度上減輕藍光導致的視網膜氧化損傷。
③酶活性保護劑:研究表明,蔬菜和水果中含有的葉黃素、玉米黃質具有保護細胞色素氧化酶的功能,使視網膜免受藍光損傷。
④視神經保護劑:神經保護藥物對視神經能起到營養及支持作用。
(2)對皮膚的防護方法。
①搽防護乳液:長時間坐在電腦前時,應該涂上純天然植物綠色草莓萃取的莓多酚防輻射乳液,因為這類乳液含抗氧化活性物質及維生素E群,能迅速滲透肌膚表面形成保護層,有效隔離99.7%的電磁輻射。
②及時用清水洗臉:在操作電腦后,臉上會吸附不少電磁輻射的顆粒,要及時用清水洗臉,這樣可使所受輻射減輕70%以上。
③多吃防輻射食物:對于經常使用電腦所造成的皮膚干燥,可以通過在日常生活中注意補充營養和使用防輻射霜來改善皮膚狀況。多吃防輻射的食物脂肪酸,維生素A、C、E及B族維生素都是防輻射的好幫手,草莓、牛奶、蛋、肝、花菜、卷心菜、茄子、扁豆、胡蘿卜、黃瓜、番茄、香蕉、蘋果等含有以上成分,其中未成熟的草莓含量尤甚,多吃這些食物有防輻射損傷的功能。此外,經堂用計算機的人應多喝茶水,如綠茶、枸杞、菊花、決明子等。常喝菊花茶能收到清心明目的效果,枸杞清肝明目,對保護視力也有很大好處。
參考資料:實驗室安全與環境保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