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氣安全事故防范和應急處理(一)
發布時間:2017-09-01
實驗室的電氣危害是指實驗室所涉及的所有與電有關的危害性問題,包括對人身的危害、財產危害和環境危害。其中環境危害的內因是指對環境的適應性,外因是指對環境的影響,也就是環境保護問題。
一、電氣危害的特征
電氣危害是現代生產生活中普遍存在而又極易爆發的危害,具有以下特性。
(一)隱蔽性
電是一種看不見的物理存在。一個電路,如果沒有指示儀器,是看不是否有電的,因此,行業內有一個規定:在未搞清楚電路狀況的情況下,一律認為其有電。
(二)瞬時性
電氣危害的瞬時性表現為不管是人體觸電、電路短路還是絕緣擊穿等,都是瞬時發生,并且由強大的沖擊狀態開始,使人沒有任何理性的反應時間。
(三)累積性
電氣危險或危害也具有累積性,如電氣設備老化和溫升導致的設備老化加速,均會造成電氣危險和危害,這個過程是逐漸積累產生的。
(四)傳導性
電氣危害的傳導性表現:當電路中一個設備發生故障時,可能導致其他設備發生故障;一個危害點,可能引發多個危害點同時或先后出現。
二、電氣火災
當電氣線路或設備在運行的過程中,產生的實際溫升超過其允許的最高極限溫升時,將會影響電氣線路和設備的正常運行。如果產生電弧、電火花和表面高溫,將使電氣線路和設備的溫度急劇上升,輕則使電氣設備的絕緣性能遭到破壞,機械強度下降,壽命降低;重則使電氣沒備或線路的絕緣層被燒毀,進而引燃可燃物,引起電氣火災或爆炸事故。
(一)電氣火災的形式
電氣線路及設備因發熱或火花放電而引燃可燃物造成的火災,稱為電氣火災,主要有以下幾種形式:
(1)漏電火災。所謂漏電,就是線路的某一個地方因為某些原因(如風吹雨打、潮濕、高溫、碰壓、劃破、摩擦、腐蝕等)使電線的絕緣或支架材料的絕緣能力下降,導致電線與電線之間(如通過損壞的絕緣、支架等)、導線與大地之問(如電線通過水泥墻壁的鋼筋、馬口鐵皮等)出現一部分電流通過,這種現象就是漏電。當漏電發生時,漏泄的電流如果遇到電阻較大的部位,會產生局部高溫。此外,在漏電點產生的漏電火花當溫度達到可燃物的燃點時,均會致使附近的可燃物著火,從而引起火災。
(2)短路火災。電氣線路中的裸導線或絕緣導線的絕緣體破損后,火線與鄰線,或火線與地線(包括大地)在某一點碰在一起,引起電流突然增大的現象稱為短路。由于短路時電阻突然減少,電流突然增大,其瞬間的發熱量大大超過了線路正常工作時的發熱量,并在短路點極易產生強烈的火花和電弧,不僅能使絕緣層迅速燃燒,有時還會使金屬熔化,引起附近的易燃可燃物燃燒.造成火災。
(3)過負荷火災。當導線中通過的電流量超過了安全載流量時,導線的溫度不斷升高,這種現象稱為導線過負荷。過負荷不只會加快導線絕緣層老化變質,當嚴重過負荷時,隨著導線溫度的不斷升高,甚至會引起導線的絕緣層發生燃燒,并引燃導線附近的可燃物,從而造成火災。
(4)接觸電阻過大火災。眾所周知,凡是導線與導線、導線與開關、熔斷器、儀表、電氣設備等連接的地方都有接頭,在接頭的接觸面上形成的電阻稱為接觸電阻。如果接頭處理良好,接觸電阻不大,則接頭點的發熱量就很小,可以保持正常溫度。如果接頭中有雜質,連接不牢靠或其他原因使接頭接觸不良,就會造成接觸處的局部電阻過大。當電流通過此類接頭時,就會產生大量的熱形成高溫,這種現象稱為接觸電阻過大。在有較大電流通過的電路上,如果在某處出現接觸電阻過大,就會在該處的局部范圍內產生極大的熱量,使金屬變色甚至熔化,引起導線的絕緣層發生燃燒,并引燃附近的可燃物或導線上積落的纖維等可燃物,從而造成火災。
(二)發生電氣火災的原因
(1)過載。電氣設備或導線的負荷超過其額定輸出功率,稱為過載,長時間過載會產生高熱,引發火災。造成過載的主要原因:導線截面大小選擇不當,實際負荷超過了導線的安全載流量;設備或導線隨意裝接增加負荷,造成超載運行;設備檢修、維護不及時,長期處于帶病運行狀態。
(2)短路。由于各種原因使電氣設備或導線接觸或相碰,致使電流突然增大的現象,稱為短路。產生短路的主要原因:設備的選用和安裝與使用環境不符,致使其絕緣體在高溫、潮濕、酸堿環境條件下受到破壞;電氣設備超過其使用壽命,絕緣老化發脆;電源過電壓,使電線絕緣體被擊穿以及違反規定私拉亂接電線和維護不當等原因。
(3)導體接觸不良。導線連接時,由于接頭表面污損、氧化膜未及時清除、鋁質接頭潮濕條件下發生電解腐蝕或者接頭因振動、冷熱變化發生松動等原因造成接頭接觸不良,會導致局部接觸電阻過大,發生過熱,造成火災。
(4)管理不善,疏忽大意。少數操作人員安全意識淡薄,對于用電設備、熱源和火源缺乏妥善處理,如臨下班時碰巧停電,操作人員忘記切斷電源便離開現場;使用的電氣元件,如過電流保護開關等,不符合技術標準以及電熱器、干燥箱等發熱器沒有遠離易燃物等,都會造成火災隱患,甚至發生火災。
(三)實驗室電氣火災的特點
(1)用電設備著火或引起火災后可能并未與電源斷開,仍然帶電。
(2)有些用電設備(如電力變壓器、斷路器、電動機啟動裝置等)本身充油,發生火災時,可能噴油甚至爆炸,造成火災蔓延,擴大火災范圍。
(3)室內放有爆炸性物質和壓力設備,如氣體鋼瓶等,火災易引發爆炸;引燃可燃性物質或化學品,造成火災蔓延,難以控制,產生毒害等。
(四)電氣火災的預防措施
為了杜絕火災的發生,首先要樹立強烈的安全意識,遵守法規制度,這是預防電氣事故和火災的根基所在。堅持預防為主,對電氣環境中的任何一環都要保持應有的警惕。從制度管理和技術手段兩方面人手消除隱患,防止事故的發生。
1、制度管理
(1)前期介入。在規劃、設計、施工、改造、設備購置等各個階段,都要嚴格把關,符合規范,技術合理,保證質量,不留隱患。
(2)合理運行,正確操作。運行期要按照設備或系統的運行條件和要求,做到合理運行,按照各設備的操作規程正確操作。
(3)巡檢認真,及時到位。以設備、線路、關鍵點為主要對象,做到人走電斷,不留后患;維護保養,細致周到;危險物品,定點存放;偶覺異常,絕不放過。
2、技防系統
電氣火災的特性決定其技術防范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典型的技防手段是繼電保護措施和采用火災監控系統。繼電保護是電氣系統的工作安保,而火災監控系統則針對火災防范和控制。
(五)電氣火災的應急處理
1、切斷電源
當發生電氣火災時,若尚未停電,則應想辦法切斷電源,這是防止擴大火災范圍和避免發生觸電事故的重要措施。切斷電源時應注意以下幾點:
(1)必須使用可靠的絕緣工具,以防操作過程中發生觸電事故。
(2)切斷電源的地點選擇要適當,以免影響滅火工作。
(3)剪斷導線時,非同相的導線應在不同的部位剪斷,以免造成人為短路。
(4)如果導線帶有負荷,應先盡可能消除負荷,再切斷電源。
2、防止觸電
帶電滅火過程中,為了防止發生觸電事故,應該帶絕緣橡膠手套,并保持安全距離。只能使用干黃沙和二氧化碳、干粉滅火器進行滅火的場所,不得使用水、泡沫滅火器滅火。救火人員和使用的消防滅火器等不得與有電部分接觸或過于接近有電部分,以免造成觸電事故。
3、充油設備的滅火
撲滅充油設備內部火災時,應注意以下兩點:
(1)充油設備外部著火時,可用二氧化碳、1211、干粉等滅火器滅火;如果火勢較大,應立即切斷電源,用水滅火。
(2)充油設備內部起火時,應立即切斷電源,使用噴霧水槍,必要時可用砂子、泥土等滅火;外泄的油火,可用泡沫滅火器熄滅。
4、電器滅火
應該馬上關閉電源,拔掉電源插頭,然后用濕毯子或濕棉被等蓋住電器,這樣能有效阻止煙火蔓延,一旦發生爆炸也能擋住爆破物碎片飛出傷人。例如。當電視機和電腦著火時,切勿潑水或使用任何滅火器,因為溫度的突然降低,會使熾熱的顯像管和視屏產生爆炸。另外,電視機和電腦內有可能仍帶有剩余電流,潑水可能引起觸電;為了防止顯像管和視屏爆炸傷人,不能正面接近電視機或電腦,只能從側面或后面接近。
5、實驗室滅火
實驗室發生火災時,應首先弄清楚室內有無人員和易燃易爆物品,如果有,應立即組織人員疏散,將危險品搶運出火場,必要時進行降溫處理。與此同時,組織人員進行滅火,如果火勢難以控制,應立即撥打119報警。
參考資料:實驗室安全與環境保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