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氣安全事故防范和應急處理(二)
發(fā)布時間:2017-09-01
三、觸電
(一)觸電傷害類型
人體觸及帶電體,并且有電流通過,使其受到電擊或電傷,即構(gòu)成觸電。
1、電擊
發(fā)生電擊時,電流通過人體內(nèi)部破壞人體內(nèi)部組織,影響呼吸、心臟及中樞神經(jīng)系統(tǒng)的正常功能,危及人的生命。電擊致傷的部位主要在人體內(nèi)部,形成最危險的觸電傷害,據(jù)統(tǒng)計,大部分觸電死亡事故都是由于電擊所致。觸電通常分為單相觸電、兩相觸電、跨步電壓觸電三種類型,如圖3―20所示。
(1)單相觸電。此時人體的某一部分與一相帶電體及大地(或中性線)構(gòu)成回路,當電流通過人體流過該回路時,即造成人體觸電。
(2)兩相觸電。這是人體某一部分介于同一電源兩相帶電體之間并構(gòu)成回路所引起的觸電現(xiàn)象。
(3)跨步電壓觸電。當帶電體接地時,有電流向大地擴散,其電位分布以接地點為圓心向圓周擴散,在不同位置形成電位差。當人站在這個Ⅸ域內(nèi),兩腳之間的電壓稱為跨步電壓,由此所引起的觸電稱為跨步電壓觸電。

2、電傷
電傷是電流的熱效應、化學效應或機械效應對人體造成的傷害。電傷會在人體皮膚表面留下明顯的傷痕,如電弧燒傷、金屬濺傷等。電弧燒傷是由弧光放電引起的,主要分為接觸灼傷和電弧灼傷。發(fā)生高壓觸電事故時,電流通過人體皮膚的人、出口處造成灼傷,一般入口處比出口處的灼傷程度更加嚴重。當拉開裸露的閘刀開關時,開關處產(chǎn)生的電弧可能燒傷人的手部和面部;錯誤操作造成的線路短路可導致電弧燒傷;在線路短路、開啟式熔斷器熔斷時,熾熱的金屬微粒飛濺,有時也會造成燒傷等。
(二)造成人體觸電的主要原因
(1)缺乏安全用電知識。不知道哪些地方帶電,什么東西會導電,如誤用濕布擦抹電燈泡或帶電的電器,或隨意擺弄燈頭、開關、電線、電器等,都有可能造成觸電。
(2)用電設備安裝不合格。沒有將設備的金屬外殼接地,沒有足夠的安全距離,一旦設備漏電,當人碰觸其外殼時,就會造成觸電。
(3)用電設備沒有及時檢查、修理和更換。例如,開關、插座、燈頭等日久失修,設備外殼破裂,實驗室電器或電動機受潮,塑料老化漏電,使用已經(jīng)老化或破損的舊電線等,這些都很容易引起人身觸電。
(4)高壓線附近作業(yè),未達到電業(yè)操作安全距離時,由于高壓放電或感應電壓而造成觸電;電力線斷落搭到通信線、樹枝、其他導體或斷落在地面上,一旦碰觸,就會造成人員觸電。
(三)觸電的防護措施
發(fā)生實驗室觸電事故時,根據(jù)電擊時電流通過人體的途徑和人體觸及帶電體的方式,可分為直接觸電和間接觸電。直接觸電是指操作人員直接觸及或過分接近正常運行的帶電體時所發(fā)生的觸電事故。間接觸電是指接觸正常情況下不帶電而在發(fā)生事故時卻偶然帶電的金屬物件而發(fā)生的觸電事故。預防觸電事故的發(fā)生,做好保護接地是有效措施之一,同時還可以采取以下安全措施:
(1)絕緣。采取隔離帶電導體的做法,使人體不能直接接觸導體,并具有足夠的抗電強度。一般情況下單憑采用涂漆、漆包等工藝作為絕緣防護措施是不夠的,還要配合其他安全措施,如對某些儀器可采用雙重絕緣或加強絕緣等辦法,防止工作絕緣損壞后在易接近的部位出現(xiàn)危險的電壓,以達到防護的目的。
(2)屏護。采用屏護裝置,如常用電器的絕緣外殼、金屬網(wǎng)罩、金屬外殼、變壓器的遮欄、柵欄等,將帶電體與外界隔絕開來,以杜絕不安全因素。凡是金屬材料制作的屏護裝置,應妥善接地或接零。
(3)間隔。
①安全距離隔離。為防止操作人員和_]二具觸及臨近的帶電體或過分接近帶電體,在帶電體與地面之問、帶電體與其他設備之間,應保持一定的安全間距。其大小取決于電壓的高低、設備類型、安裝方式等因素。
②空間環(huán)境隔離。主要是防止工作絕緣損壞時,人體同時觸及兩個不同電位的地點。在環(huán)境危險性不大,墻和地坪都是絕緣體時,2m以上的空間距離即可滿足這個要求。
③電氣隔離。采用隔離變壓器或有同等隔離能力的發(fā)電機供電.以實現(xiàn)電氣隔離,防止裸露導體偶然帶電時造成的電擊。
(4)安全電壓。安全電壓是根據(jù)人在不同環(huán)境下工作確定的對人體不產(chǎn)生危害,即觸電時能自主地擺脫電源的相應安全使用電壓。它是相對于高壓、低壓而言的,我國規(guī)定安全電壓工頻有效值分別為42 V,36 V,24 V,12 V,6 V。當電氣設備采用的電壓超過安全電壓時,必須按規(guī)定采取防止直接接觸帶電體的保護措施。
目前,我國安全電壓根據(jù)發(fā)生觸電危險的環(huán)境條件不同,分為如下三個等級:
①特別危險(潮濕、有腐蝕性蒸氣或游離物等)的建筑物中,安全電壓為12 V。
②高度危險(潮濕、有導電粉末、炎熱高溫、金屬品較多等)的建筑物中.安全電壓為36V。
③沒有高度危險(干燥、無導電粉末、非導電地板、金屬品不多等)的建筑物中,安全電壓為65V。
國際上,對安全電壓的要求更高,通用的允許接觸的安全電壓分為以下三種情況:
①人體大部分浸于水中的狀態(tài):安全電壓小于2.5V。
②人體顯著淋濕或人體一部分經(jīng)常接觸到電氣設備的金屬外殼或構(gòu)造物的狀態(tài):安全電壓小于25V。
③除以上兩種以外的其他情況,對人體加有接觸電壓后,危險性高的接觸狀態(tài):安全電壓小于50V。
(5)自動斷開電源。當出現(xiàn)不正常情況時,能在規(guī)定時間內(nèi)自動斷開電源,就能防止觸電的危險。如采用漏電保護器,一般規(guī)定其動作電流不超過30 mA,動作切斷電源時間低于0.1s。
(6)等電位環(huán)境。電位差為零的點就是等電位,通常為避免電位差對人體的觸電危害,應使不同的電器設備的漏電電位相同,一般將等電位直接接地。
(7)嚴格控制溫度。溫度控制是指設備本身的溫度和設備所處環(huán)境的溫度控制,重點部位是環(huán)境空調(diào)、電源系統(tǒng)、設備電源模塊和大發(fā)熱量部件及其散熱系統(tǒng)。確保散熱系統(tǒng)各部件(如散熱風扇等)的可靠_丁作和散熱通道的暢通是控制溫度的主要技術措施。
(8)確保線路暢通。線路中存在過多的中間接頭,線束松動扭折拉扯而斷,線束受外物損傷以及發(fā)生鼠害等原因.都會造成線路不通,尤其是突然斷電會導致設備的損壞或損毀,因此必須做好線路維護,保持暢通。另外,弱電系統(tǒng)線路很多,要注意線路分類,避免相互干擾,大電流線路要做好發(fā)熱核算,并留有足夠裕度,從而有效地保護設備。
(四)觸電的應急措施
當觸電事故發(fā)生時,應立即想法讓觸電者脫離電源。對于不能立即脫離電源而發(fā)生嚴重電休克,甚至呼吸、心搏驟停的觸電者,應就地進行急救。如果接觸有電線,應拔掉電源,戶外電線不能切斷電源時,用干木棒或木板、橡膠棒等絕緣體撥開電線。當無法撥開電線時,一定要用木棒把觸電的人從電線處推開,最好戴上橡皮手套、穿上膠鞋或站在絕緣墊上,千萬不能用手直接去拉。因觸電者本身就是良好的導電體,直接用手去拉,同樣會引起自身觸電。對心跳、呼吸已停止的觸電者,必須在現(xiàn)場立即進行人工呼吸,心臟體外按摩,并立即送醫(yī)院急救。
參考資料:實驗室安全與環(huán)境保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