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技術中心|喬科化學
您好!歡迎閣下光臨喬科化學!幫助中心 |網站導航 | 新浪微博

首頁>技術中心>技術資訊>氮、磷化合物測定(一)

氮、磷化合物測定(一)

發布時間:2017-07-22

1、引導問題

排水中的氨主要來自新陳代謝和工業的加工處理,水中的氨是水可能受細菌、污水和動物排泄物污染的指示劑,而且能轉化為亞硝酸鹽和硝酸鹽,魚類對水中的氨比較敏感,當氨氮(ammonia-nitrogen)濃度高時會導致魚類死亡。近年來,氨氮是水主要污染物之一,通過污水處理和檢驗,控制其排放具有重要意義。

2、方案描述

氨氮常用分光光度法測定,有些污水處理廠已實現了氨氮在線檢測。

碘化汞和碘化鉀的堿性溶液與氨反應生成淡紅棕色膠態化合物,此顏色在410~425nm較寬波長范圍內有強烈吸收,吸光度與氨濃度成正比,通過測量吸光度,制作校準曲線確定氨的濃度,能與被測物質生成有色化合物的試劑稱為顯色劑,生成有色化合物的反應稱為顯色反應。

水樣帶色或渾濁以及含其他一些干擾物質,影響氨氮的測定。為此,在分析時需做適當的預處理。對較清潔的水,可采用絮凝沉淀法,加適量的硫酸鋅于水樣中,并加氫氧化鈉使呈堿性,生成氫氧化鋅沉淀,再經過濾除去顏色和渾濁等。對污染嚴重的水,則用蒸餾法消除干擾,調節水樣的pH6.O~7.6,加入適量氧化鎂使呈微堿性,蒸餾釋放出的氨被吸收于硼酸溶液中。自動在線測定系統往往使用濾膜過濾法去除干擾。水中常見的鈣、鎂、鐵等離子能在測定過程中生成沉淀,可加入酒石酸鉀鈉掩蔽。

3、方案實施

【納氏試劑法】

(1)試劑

本法所有試劑均需用不含氨的純水配制,無氨水可用下面兩種方法制備。

蒸餾法制備無氨水:每升蒸餾水中加O.1mL硫酸(p20=1.84g/mL),在全玻璃蒸餾器中重蒸餾,棄去50mL初餾液,接取其余餾出液于具塞磨口瓶,密塞保存。每升餾出液加10g強酸型陽離子交換樹脂,進一步交換銨離子除銨(酸性溶液中,NH3轉化為NH4+)。

離子交換法制備無氨水:使蒸餾水通過強酸型陽離子交換樹脂柱,將餾出液收集在帶有磨口玻璃塞的玻璃瓶內,每升餾出液加10g同樣的樹脂,以利用于保存,電導率≤0.7μS/cm。

輕質氧化鎂:將氧化鎂在500℃下加熱,以除去碳酸鹽。

溴百里酚藍指示液(0.5g/L);氫氧化鈉溶液(40g/L、250g/L);防沫劑,mool/L鹽酸溶液。

硼酸吸收溶液(20g/L):稱取20g硼酸溶于水,稀釋至1L。

硫酸鋅溶液(100g/L):稱取10g硫酸鋅(ZnSO4·7H20),溶于少量純水中,并稀釋至100mL。

酒石酸鉀鈉溶液(500g/L):稱取50g酒石酸鉀鈉溶于100mL純水中,加熱煮沸至不含氨為止,冷卻后再用純水補充至100mL。

納氏試劑:稱取16g氫氧化鈉,溶于50mL水中,充分冷卻至室溫。另稱取7g碘化鉀和10g碘化汞(HgI2)溶于水,然后將此溶液在攪拌下徐徐注入氫氧化鈉溶液中,用水稀釋至100mL,貯于聚乙烯瓶中,密塞保存。

注:配制試劑時應注意勿使碘化鉀過剩,過量的碘離子將影響有色絡合物的生成,使顏色變淺。貯存已久的納氏試劑,使用前應先用已知量的氨氮標準溶液顯色,并核對吸光度,加入試劑后2h內不得出現渾濁,否則應重新配制。


(2)儀器

全玻璃蒸餾器;具塞比色管(50mL);分光光度計。

Odysseyr DR/2500分光光度計光路見圖1—23,其結構如下。


① 鎢燈(W)、UV燈(UV)、3個LED燈(D1/D2/D3)光源。

②斬光器(BS)將50%的光線送到樣器光路,將另50%的光線送到參比光路。參比光路確保實驗結果穩定、重復、準確。

③經過樣品(CV)的光線由棱鏡(L4和L5)聚焦。

④光導纖維(F1和F2)分別將參比光束和樣器光束傳輸至分光計人口狹縫。

⑤參比光束與樣品光束以不同的角度從入口狹縫(S)進入到分光計中。

⑥參比光束與樣品光束在分光計內由固定光柵(G)衍射,以減小內部反射。

⑦陣列式樣品及參比固體半導體檢測器(DT),分別檢測樣品光線及參比光線,并將其轉換成數字信號,這項技術與高級數碼相機采用的技術相同,可以通過顯示屏幕看到以數字形式表示的實驗結果。

DR/2500波長范圍365~880nm,DR/4000VIS波長范圍320~1100nm,DR/4000 UV-VIS紫外可見光分光光度計波長范圍190~1100nm(圖1—24)。使用波長掃描功能,可以在所需要的波長范圍測量樣品的吸收譜圖或透射率譜圖。利用光標導航模式查看掃描細節,跟蹤整個掃描譜帶。放大功能查看詳細數據,可以在掃描譜圖中快速定位峰值或峰谷。儀器根據被測參數,自動選擇正確波長,保證波長精度為±1nm,減少人為誤差。多波長分析可以同時在多達4個不同波長下測量樣品的濃度、吸光度、透射率。軟件根據用戶選樣的方式,計算并顯示復合多波長測量結果。

時間掃描程序可以在用戶定義的時問間隔內,測量樣品在單波長下的吸光度譜圖或透射率譜圖,以便確定樣品顏色形成的速度、樣品的穩定性、樣品的衰竭周期等。

(3)水樣保存

水樣中氨氮不穩定,采樣時每升水樣加O.8mL硫酸(p20=1.84mg/L),4℃保存并盡快分析。

注:對于直接測定的水樣。加硫酸固定時注意酸的用量。一般水樣,每升加0.8mL硫酸已足夠,堿度大的水樣可適當增加,應注意勿使過量,以免使加顯色劑后pH值不能控制在10.5~11.5。

(4)水樣預處理

蒸餾:取250mL純水于全玻璃蒸餾器中(圖1-25),加入0.25g輕質氧化鎂及數粒玻璃珠,加熱蒸餾,直至餾出液用納氏試劑檢不出氨為止,稍冷后傾出并棄去蒸餾瓶中殘液,量取250mL水樣(或取適量,加純水稀釋至250mL)于蒸餾瓶中,用氫氧化鈉溶液或鹽酸溶液調節水樣至pH7左右。加入0.25g輕質氧化鎂和數粒玻璃珠立即連接氮球和冷凝管,導管下端插入吸收液液面下,加熱蒸餾,用250mL容量瓶為接收瓶,內裝50mL硼酸溶液作為吸收液,待蒸出150mL左右,使冷凝管末端離開液面,繼續蒸餾以清洗冷凝管,最后用純水稀釋至刻度,搖勻,供比色用。



混凝沉淀:取100mL水樣,加入1mL硫酸鋅溶液混勻,加入0.1~0.2mL氫氧化鈉溶液(250g/L),至pHl0.5,靜置數分鐘,傾出上清液供比色用。經硫酸鋅和氫氧化鈉沉淀的水樣,靜置后一般均能澄清,如必須過濾時,應注意濾紙中的銨鹽對水樣的污染,必須預先用無氨純水將濾紙反復淋洗,至用納氏試劑檢查不出氨后再使用。

參考資料:實用水質檢驗技術



 
聯盟委員交流群
156018797
統一服務熱線
400-6226-9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