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企業的計量管理工作如何開展
發布時間:2017-09-01
一、制定計量管理制度文件
一份完整詳細的制度管理文件為快速開展工作指引方向。新企業在開展計量工作之初,應首先制定一份適合公司發展需要的管理文件,為今后計量工作的順利開展打下堅實基礎。制定的計量管理制度文件應涵蓋公司計量工作的各個方面,由于不同企業的實際情況不同,所制定的文件內容及側重點也有所差異。這里簡要介紹一份基本的計量管理文件所涉及的內容,如圖1所示。
二、明確日常計量檢定流程
計量檢定工作是計量管理工作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建立企業標準的檢定管理流程,能大大提高計量檢定工作效率。企業計量檢定工作主要包括:首次檢定(入庫檢定)、單據交接、實物移交、登記上賬、下發檢定計劃、周期檢定、抽查檢定、臨時檢定、報廢維修處理等內容,各環節之間的流程銜接。
三、建立計量檢定管理平臺
傳統計量管理缺乏高效的信息采集、處理和管理手段,存在檢驗效率低、無法統籌控制、管理效率低、成本高等問題。企業為了確保以高質量產品在市場競爭中取勝,必須運用先進的計量技術提高企業計量水平,從而達到預期的質量目標。建立一個適合企業實際發展需要且高效全面的計量檢定管理平臺顯得尤為重要,如圖3所示。
下面就平臺建設中較重要的幾個模塊進行簡單說明。
1.器具綜合信息管理
全面、完整管理量/檢具的各種信息并且能夠提供檢索功能,器具綜合信息如表1所示。
2.器具校準計劃管理
實現自動生成月度、年度校準檢定計劃,加強器具檢定/校準過程管理和監控,保證器具處于標準范圍內。器具校準計劃管理主要包括以下基本信息:量具檢定日志編號、量具編號、量具名稱、型號規格、出廠編號、有效日期、使用部門、檢定狀態??梢愿鶕枰{整檢定計劃,均衡分配計量工作時間,各部門也可直接通過網絡查看相關信息。
3.器具狀態及校準提醒管理
對所有計量器具進行動態監控。企業計量人員打開系統即可自動提醒“將要到期器具”和“已超期器具”,對即將到期的器具進行黃色預警,對已超期的器具進行紅色預警。
4.器具臺賬管理
自動生成計量器具總臺賬、檢定記錄臺賬、使用記錄臺賬、維修記錄臺賬,方便計量人員查看器具信息及統計信息。
5.器具報表統計管理
能夠實現按周期、按使用部門對“周檢率”及“周檢合格率”進行統計,并且能夠輸出報表格式。
在用工作計量器具周檢率=×100%
四、實際工作中需要注意的關鍵點
1.檢定分類管理
計量器具根據測量過程及對量值的讀取要求分為A類、B類和C類。
在計量器具的管理信息中應包括檢定類別信息,計量器具使用人員根據工藝要求確定檢定類別,計量管理人員依據檢定類別對計量器具進行相應檢定管理。
2.計量校準證書的確認工作管理
由于計量校準證書不作出是否合格的結論,在企業實際工作中需要計量器具的使用人員確認校準證書數據,作出是否滿足工作需要的結論,完成計量校準確認工作。若使用人員不對出具校準證書的計量器具進行確認,很可能計量器具已不滿足生產需求,如使用人員在不知情的情況下繼續使用該計量器具進行生產,將給公司帶來損失。
3.檢驗用計量器具的管理
由于檢驗用計量器具直接用于產品質量的檢驗,所以對檢驗用計量器具的管理應該有別于一般在用的計量器具管理:(1)檢驗用計量器具應有明顯標識;(2)檢驗人員所使用的計量器具應做到專人專用,不與生產人員的計量器具混用;(3)檢驗用計量器具檢定不合格時,應對使用不合格的檢驗用計量器具所檢驗的產品進行質量追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