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技術中心>技術資訊>電子經緯儀一測回水平方向標準偏差測量結果不確定度分析
電子經緯儀一測回水平方向標準偏差測量結果不確定度分析
發布時間:2017-09-01
一、概述
依據JJG100-2003《全站型電子速測儀檢定規程》,在溫度為(20±10)℃、檢定室干燥潔凈、檢定裝置穩定、無震動影響的測量環境條件下,對Ⅱ、Ⅲ、Ⅳ級電子經緯儀一測回水平方向標準偏差測量結果不確定度進行評定。
1.測量標準(見表1)
<CTSM> 表1</CTSM>
2.測量方法
用多齒分度臺(391或552齒)與平行光管組成的裝置檢定電子經緯儀一測回水平方向標準偏差,檢定中,往測時多齒分度臺逆時針旋轉,返測時多齒分度臺順時針旋轉。往返測為一個測回,具體檢定方法如下:
置多齒分度臺于零位,照準平行光管目標,水平度盤讀數置零,順時針方向旋轉1周,照準平行光管目標,盤左讀數兩次,多齒分度臺則按預先布點逆時針方向旋轉,直至第2檢定位置,順時針方向旋轉并照準平行光管目標,盤左讀數兩次。以同樣的方法檢定直至n位置,最后回到零位。
翻轉望遠鏡180°,逆時針方向旋轉照準部,照準目標后盤右兩次讀數,順時針方向轉動多齒分度臺到第2檢定位置,電子經緯儀照準部以逆時針方向旋轉照準部,照準目標進行第2位置檢定。同樣方法檢定直到n位置,直至回歸零位。
3.電子經緯儀各等級測回數及受檢點數
Ⅱ級測回數為2,受檢點數為12;Ⅲ、Ⅳ級測回數為1,受檢點數為12。
二、測量模型
依據JJG100-2003,在第i回觀測中,目標j相對于目標1的角度為
式中:Lij、Rij――目標j在第i測回的盤左、盤右讀數;Li1、Ri1――目標1在第i測回的盤左、盤右讀數。
一測回水平方向標準偏差:
式中:m――測回數;n――照準目標數。
三、方差與傳播系數
1.由于每個方向都是等精度測量,所以它們的標準偏差相等,設為u(φ),即
則由式(1)知:
由求方差得:
由式(2)得:
由式(5)和式(4)得:
由上得,傳播系數c為:
2.對于Ⅱ級電子經緯儀,m=2,n=12,則其方差傳播公式為:;而對于Ⅲ、Ⅳ級電子經
緯儀,m=1,n=12,則其方差傳播公式為:
四、計算一測回水平方向標準偏差測量結果的標準不確定度分量
1.由目標讀數測量值重復性引入的不確定度分量
目標讀數測量重復性包括多齒臺測量重復性、讀數的估讀誤差實驗數據和實驗結果,如表2所示(測量點為78°15′39.1″)。
<CTSM> 表2</CTSM>
由貝塞爾公式,在經緯儀檢定中,目標讀數為兩次測量平均值,則:
,結
果如表3所示。
<CTSM> 表3</CTSM>
2.經緯儀檢定裝置標準值引入的不確定度分量
由于參與經緯儀檢定結果處理的標準角值沒有進行修正,根據經緯儀檢定裝置計量檢定證書,水平、豎角目標定位重復性結果的擴展不確定度U=0.1″,k=2,故u2=0.1″/2=0.05″。
3.經緯儀安置誤差引入的不確定度分量
在安置經緯儀時,豎軸鉛垂,但是儀器精確安置水平后,經緯儀豎軸仍存在微小傾斜。豎軸傾斜誤差s同樣會產生縱向傾斜和橫向傾斜兩個分量。望遠鏡視準軸處于水平方向時,豎軸的傾斜對水平角測量結果的影響可忽略不計,但隨望遠鏡視準軸俯仰范圍的增大,豎軸的傾斜對水平角的測量結果影響也將增大。一測回水平方向標準偏差的檢定,視準軸位于水平方向,所以該不確定度分量可以忽略。
五、合成標準不確定度
依據Ⅱ級、Ⅲ、Ⅳ級電子經緯儀其方差傳播公式,可得到如表4所示的結果。進而可得到如表5所示的結果。
<CTSM> 表4</CTSM>
<CTSM> 表5</CTS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