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技術中心|喬科化學
您好!歡迎閣下光臨喬科化學!幫助中心 |網站導航 | 新浪微博

首頁>技術中心>技術資訊>熒光猝滅法測定微量鐵

熒光猝滅法測定微量鐵

發布時間:2017-09-01

近年來,食品中重金屬的分析由化學方法(主要為比色法)向光譜分析法(主要為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發展。按照鐵對鄰菲咯啉的熒光有明顯的猝滅作用,把它作為顯色劑利用分光光度計測定微量鐵,具有操作簡便、測定快速、重現性好、靈敏度高、線性范圍寬、選擇性好等優點,在分析化學中有廣泛的應用。本實驗由于沒有使熒光物質的吸收光譜改變,所以屬于動態猝滅。

一、實驗部分

1.實驗儀器和試劑

(1)實驗儀器

WGY-10型熒光分光光度計(天津,港東);PHS-3C型精密pH計(上海,雷磁);AL204型電子天平(上海)。

(2)實驗試劑

①Fe(II)標準溶液:準確稱取(NH4)2Fe(SO4)?6H2O(含量:97%,天津,分析純)7.2396g,用80mL鹽酸(1+1)溶解后,定量轉移到1L的容量瓶中,用去離子水稀釋到刻度,配制1000mg/L的儲備液,用時逐級稀釋為2mg/L的工作液。

②鄰菲咯啉溶液:準確稱取1.8203g鄰菲咯啉(含量:99.0%,天津,分析純),用無水乙醇溶解,并定容到1L的容量瓶中,得到濃度為1.0×10-2mol/L的溶液,使用液為5×10-5mol/L溶液。

③緩沖溶液:用六次甲基四胺和鹽酸配置。

④所用的試劑為分析純,實驗用水為二次水。

2.實驗方法

于10mL比色管中依次加入一定量的Fe(II)標準溶液,0.5mL鄰菲咯啉溶液,2mL(CH2)6N4-HCl緩沖溶液,用水稀釋至刻度,搖勻。放置10min,以292nm波長激發,于362nm波長處測定熒光強度。

二、實驗結果與討論

1.激發波長與發射波長的選擇

按實驗方法測定了在(CH2)6N4-HCI介質中,Phen,Phen-Fe(II)的激發光譜和發射光譜。結果表明,Phen的激發和發射波長分別為292nm與362nm,加入Fe(II)后,峰高明顯下降,而峰形和峰位都沒有發生變化。

實驗條件:Fe(II)濃度:2mg/L;鄰菲咯啉濃度:5×10-5mol/L;pH=5.5;激發波長:292nm;發射波長:362nm。

2.酸度的影響

緩沖溶液pH對體系熒光強度的影響如圖1所示,由圖1可見,緩沖液pH在4.6~7.1之間時,ΔF達到最大。故本實驗選用pH值為5.5的緩沖液進行研究。

<CTSM>圖1不同pH值對體系熒光強度的影響</CTSM>

實驗條件:Fe(II)濃度:2mg/L;鄰菲咯啉濃度:5×10-5mol/L;激發波長:292nm;發射波長:362nm。

固定溶液的pH值,研究了緩沖溶液的濃度對體系熒光強度的影響,結果如圖2所示。由圖2可知,緩沖溶液的最佳加入量是2mL。

<CTSM>圖2緩沖液的用量對體系熒光強度的影響</CTSM>

實驗條件:Fe(II)濃度:2mg/L;鄰菲咯啉濃度:5×10-5mol/L;激發波長:292nm;發射波長:362nm。

3.鄰菲咯啉用量的影響

實驗條件:Fe(II)濃度:2mg/L;pH=5.5;激發波長:292nm;發射波長:362nm。

Phen濃度對體系熒光強度的影響如圖3所示,當Phen濃度在5×10-5mol/L時,體系的ΔF達到最大。故本法選用5×10-5mol/L的Phen 0.5mL進行研究。

<CTSM>圖3Phen的濃度對體系熒光強度的影響</CTSM>

4.時間的影響

在實驗條件下,該體系在10min內反應完全,其熒光強度至少在3h內保持不變。

5.線性范圍

在實驗確定的最佳條件下,Fe(II)含量在(2.4~11.2)ng/mL范圍內,工作曲線呈線性關系,其回歸方程為ΔF=27.21845+0.84757×Cr=0.99975。結果如圖4所示。

<CTSM>圖4Fe2+的線性范圍</CTSM>

實驗條件:鄰菲咯啉濃度:5×10-5mol/L;pH=5.5;激發波長:292nm;發射波長:362nm。

三、結束語

Fe(II)與Phen反應生成紅色的絡合物,使鄰菲咯啉的熒光明顯猝滅。在最佳實驗條件下,測得Fe(II)含量在(2.4~11.2)ng/mL范圍內,工作曲線呈線性關系。

作者單位【山東省德州市計量檢定測試所】



本文由喬科化學&云試劑商城整理編輯,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

 
聯盟委員交流群
156018797
統一服務熱線
400-6226-9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