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始興縣人民政府辦公室關于印發始興縣主動融入珠三角實現加快發展行動計劃(2016-2018年)的通知

始府辦20165

始興縣人民政府辦公室關于印發始興縣主動融入珠三角實現加快發展行動計劃(2016-2018年)的通知

各鄉鎮人民政府,政府各部門、各直屬機構:

《始興縣主動融入珠三角實現加快發展行動計劃(2016—2018年》已經2016年1月12日縣政府十四屆第26次常務會議討論通過,現印發給你們,請遵照執行。執行中遇到的問題,請徑向縣發展改革局反映,聯系電話:3315101。

始興縣人民政府辦公室

2016年1月26日        

 

 

始興縣主動融入珠三角實現加快發展行動計劃(2016—2018年)

為貫徹落實《韶關市主動融入珠三角實現加快發展行動計劃(2015-2018年)》精神,推動始興主動融入珠三角,實現加快發展,結合我縣實際,制定本行動計劃。

一、總體要求

(一)指導思想。

深入貫徹落實黨的十八大和十八屆二中、三中、四中全會精神,以珠三角新一輪轉型升級為機遇,以交通、產業、市場、人才等領域為重點,主動對接、積極融入、錯位競爭、優勢互補,不斷增強我縣融入珠三角的能力,全力推進我縣與珠三角融合發展、互補發展、合作共贏,促進我縣經濟持續健康發展。

(二)總體目標。

到2018年,進一步完善始興交通運輸網絡,形成快速便捷、銜接順暢、城鄉對接的融入珠三角的交通運輸體系,構建一批珠三角產業配套企業,建成一批面向珠三角的農產品市場、旅游市場,引進一批經濟管理人才、科技人才,使始興與珠三角的交通聯系更加緊密、產業合作更加深入、商品流動更加暢通、人才交流更加頻繁、融入珠三角的能力明顯增強。

(三)基本原則。

1.堅持理念創新、開放融合。樹立區域經濟一體化和開放競合發展的新理念,打破行政區劃界限,摒棄封閉排斥心理,以理念創新推動思路創新和工作接軌,經驗互鑒,主動接軌,積極融合。

2.堅持市場主導、政府推動。遵循市場經濟規律,形成市場主導、政府推動、企業主體、社會參與的區域合作機制,發揮政府的引導、協調和服務功能,發揮企業的主體作用和社會中介組織的助力作用,以交通對接促企業合作,以企業合作促產業合作,以產業合作促區域合作。

3.堅持優勢互補、合作共贏。發揮比較優勢,發展與珠三角城市之間的競合關系,強化城市主體功能和發展特色,推進分工協作,促進資源共享、要素整合、優勢互補、合作共贏,實現特色發展、差異化發展、協調發展。

4.堅持突出重點、統籌兼顧。大膽探索,有序推進,以交通、產業、市場、人才等領域對接合作為重點,統籌帶動經濟社會發展各領域的合作,形成全方位、寬領域、多層次合作交流新格局。

二、重點行動

以主動融入珠三角實現加快發展行動計劃為基礎,重點實施交通互聯、產業對接、市場互通和人才共享等四大行動,推動我縣加快融入珠三角步伐,實現加快發展。

(一)交通互聯行動。

1.工作目標。

統籌各種運輸方式的發展,加快基礎設施的建設,合理規劃布局,促進綜合交通整體效益發揮,加強多種運輸方式的相互銜接,形成便捷、通暢、高效、安全的現代綜合交通運輸體系,實現與韶關、乃至珠三角交通的全面有效對接并連為一體,著力將始興打造成韶關市交通樞紐縣城之一。

2.主要任務。

(1)加快推進高速公路項目,完善區域大通道建設,提升我縣區位優勢。主要是要加快武深高速始興段、武深高速公路始興南互通立交連接線、武深高速與韶贛高速始興連接線等項目建設進度。(責任單位:縣交通運輸局)

(2)加快干線公路的升級改造及重要聯絡通道的建設,促進區域經濟協調發展,主要是加快國道323線縣城過境段改線和省道S343線改造。(責任單位:縣交通運輸局、始興公路局)

(3)加強農村公路建設,完善縣、鄉農村路網,構建社會主義新農村,力爭用3年時間完成縣鄉道路改造,改建縣道里程132公里,鄉道里程138公里。(責任單位:縣交通運輸局)

(4)啟動北江航運始興段前期工作。加快碼頭建設,提升航道等級,爭取實施湞江航道升級改造延伸至始興,完善航道支持保障系統。到2020年,實現始興段40.3km段按內河V級航道,通航500t級內河船舶的目標。(責任單位:縣水務局)

(二)產業對接行動。

1.工作目標。

圍繞我縣未來產業的主攻方向,全面加強與珠三角的產業對接,力爭到2018年,引進文具制筆產業上下游企業5家以上,完成民營企業基地一期建設,引進民營企業15家以上,完成家具產業基地一期建設,引進家具生產企業10家以上。

2.主要任務。

(1)加強文具制筆產業對接。依托東湖坪工業片區中國制筆研發基地的平臺,以盛怡實業有限公司為龍頭,以“神十”太空筆為契機,對接珠三角市場,實施產品創新,倡導產品差異化,從產品結構、造型、性能、原材料、工藝等要素進行創新,賦予產品一定的科技含量,培育科技自主創新能力,推出具有本基地金牌特色,高附加值的文具制筆,并在包裝上下功夫,建設華南乃至全國有影響力的制筆基地。(責任單位:縣經濟和信息化局、縣工業園區管委會)

(2)加強有色金屬產業對接。推進深圳市中金嶺南有色金屬股份有限公司韶關(始興)冶煉廠整體環保搬遷建設,打造華南最大有色金屬基地,以國家大力鼓勵發展新能源為契機,引進一批鉛鋅配套企業。(責任單位:縣經濟和信息化局、縣工業園區管委會)

(3)加強新材料產業對接。以新能源材料為突破口、形成新材料開發、生產和加工產業集群式發展,加快建滔銅覆板、永捷電子線路板、日本電產微電子以及塑料再生資源基地等上下游產業鏈建設,積極承接珠三角一批科技含量高、具有自主品牌、高附加值的新式材料企業。(責任單位:縣經濟和信息化局)

(4)加強家具產業對接。積極推進家具產業與珠三角融合發展,建立原料進口、加工、銷售、展示、檢測、研發設計、制造完整的現代產業體系,到2018年,規劃建設5000畝的始興高端家具生態產業園,力爭家具產業總產值達20億元,稅收6000萬元。(責任單位:縣經濟和信息化局、縣工業園區管委會)

(5)著力發展物流業。依托韶贛鐵路、粵贛高速和武深高速等跨省交通樞紐優勢,規劃物流園區,積極打造集電子商務、物流倉儲、交易平臺為一體的綜合性物流中心。引導珠三角大型物流企業來我縣投資發展,積極推進我縣中轉、倉儲、配送和物流加工等現代物流業發展,加強物流對接廣州港。(責任單位:縣經濟和信息化局)

(6)著力建設民營企業創業基地。突出“企業創業”和“產業配套”兩大核心發展思路,重點承接家電生產、五金配件、機械電子等產業項目。在2016年年底前,建成約5萬平方米標準廠房及配套功能建筑群,力爭到2018年,總規劃的500畝建設用地全部開發完畢,規模以上民營企業達20家,年上繳稅金2000萬元,增加值年均增長20%,年產值達到4億元。(責任單位:縣工業園區管委會、東莞塘廈對口幫扶指揮部)

(7)打造珠三角農產品供應基地。充分利用生態環境的資源優勢,突出生態特色,調整農業產業結構,加快轉變農業發展方式,大力發展高效、生態、安全的綠色農業,積極發展農業新的生產經營模式,提高農業科技含量,加強農業基礎設施建設,增強農業綜合性生產能力,推進農業現代化,著力打造珠三角地區優質農產品生產供應基地,著力培育物流龍頭企業,大力發展第三方物流和冷鏈物流,推進農產品設施等物流倉儲項目建設。(責任單位:縣農業局)

(三)市場互通行動。

1.工作目標。

以生態休閑度假旅游市場為重點,加強與珠三角地區的市場對接。力爭到2018年,努力將始興打造成為面向珠三角的重要旅游目的地。

2.主要任務。

(1)加強旅游市場對接。充分利用始興與珠三角地區旅游資源互補的優勢,加強宣傳合作,共同開發旅游客源市場,促進旅游客源相互延伸流動。推動旅游產業在資源共享、產品整合、線路連接方面形成合力,共同策劃、開發、包裝、推介旅游精品線路,努力營造我縣與珠三角地區旅游業合法經營和有序競爭的優良環境。優化旅游投資環境,引導珠三角地區有實力的旅游企業來始興投資。加強旅游行業人員教育培訓合作,努力提高我縣旅游專業服務水平。(責任單位:縣旅游局)

(2)加強金融市場對接。充分利用珠三角地區金融中心輻射力度,吸引珠三角地區資金參與城市建設,重點加強城市公共服務、旅游開發、物流項目建設、PPP項目合作等領域的合作。(責任單位:縣經濟和信息化局、縣財政局、縣住房城鄉規劃建設局、縣旅游局)

(四)人才共享行動。

1.工作目標。

建立健全人才交流合作機制,創新人才引進方式,著力從珠三角地區引進一批經濟管理人才、科技人才,力爭到2018年,實現始興與珠三角地區人才合作機制更加完善,人才流動更加頻繁。

2.主要任務。

(1)積極參與全市與珠三角地區人才交流合作。加強與珠三角地區溝通合作,采取定期舉辦培訓班和組織我縣人才工作者到珠三角地區交流學習先進經驗等方式,提高我縣人才工作者的業務水平,拓寬工作思路。與東莞塘廈鎮建立區域人才協作聯盟,實現塘廈始興兩地人才“無障礙流動”。(責任單位:縣委組織部、縣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局)

(2)創新人才引進方式。建立和完善高層次人才信息庫,創新人才信息統計、核實機制。建立高層次人才、緊缺人才需求信息定期發布制度,及時公布本地高層次人才、緊缺人才的需求信息。加快人才與科技的融合,利用人才交流活動的平臺,加快人才和科技的整合,吸引珠三角地區人才推進向始興流動。(責任單位:縣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局、縣科技局)

(3)提升人才管理服務水平。加強對企業人力資源現狀和需求情況的研究,及時掌握企業人才總量、結構和分布現狀。做好人才跟蹤服務,暢通人才引進特別是高層次人才的“綠色通道”。優化人才創業環境,廣泛宣傳人才創新創業的先進事跡和科研成果,召開人才表彰大會,獎勵人才工作先進單位和有突出貢獻的各類人才。(責任單位:縣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局)

三、保障措施。

(一)加強組織領導。縣委、縣政府把這項工作擺上重要議事日程,加強組織領導、完善協調機制。成立專門機構,完善制度,強化職能。建立完善城市間合作交流機制,建立健全領導機構和工作班子,定期開展與珠三角主要城市、鄉鎮的互訪交流活動,把融入珠三角工作落到實處。各鄉鎮、各部門要結合實際,制定本單位融入珠三角的政策意見和具體措施,認真籌劃組織和跟蹤落實融入珠三角的規劃、工作方案和主要項目。進一步完善考核機制,充實考核內容,加大對縣有關部門融入珠三角工作的考核力度。

(二)加強融資服務。積極爭取國家、省市在金融方面的支持,積極對接廣東制造2025基金、粵東西北振興發展股權基金等基金。積極推進企業債券發行,積極探索在地下綜合管廊、養老產業、城市停車場等領域發行專項債券;積極探索在垃圾處理、污水處理、電力、保障性住房等行業領域,開展項目收益債券發行試點。繼續做好創業投資、政資企社合作、優化企業融資環境等工作。充分發揮市場機制的作用,鼓勵社會資本參與融入珠三角行動計劃。強化企業投融資服務,引導銀企合作,為企業提供高效的金融服務。

(三)加強政務服務。實行“非禁即入”的準入政策,按照“案例援引”原則,凡是能夠利用的優惠政策,都積極使用,打造有吸引力的政策環境。深化行政審批制度改革,大力推進企業商事登記制度改革,加快建立生產性項目前置審批、工程報建和竣工驗收“綠色審批通道”,實行并聯審批、聯合辦理,打造高效便捷的行政服務環境。保護投資人合法權益,打造公平有序的市場環境,營造放心、安心、舒心的創業環境。

(四)加強招商引資。圍繞文具制筆、家具等產業,充分發揮對口幫扶作用,以小分隊的形式開展招商,掀起新一輪的招商引資高潮,吸引更多外來企業來我縣投資落戶。建立投資促進信息平臺和客商資源庫,加強與珠三角地區投資咨詢公司的聯系,積極開展中介招商、委托招商。

(五)加強宣傳引導。加強融入珠三角的宣傳報道,突出宣傳融入珠三角的重要意義、具體措施、支持政策和主要成果,努力營造主動融入珠三角的良好政策和輿論環境。積極發揮各類媒體的作用,引導社會各界關注和參與,切實增強機遇意識、合作意識和責任意識,形成全社會合力推動融入珠三角的輿論氛圍。

附件下載:

關閉窗口 打印本頁

智能互動 手機版
微信
始興發布
圖片2 圖片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