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關于印發始興縣氣象災害應急準備工作認證實施細則(試行)的通知

 始府辦〔2012〕52號

關于印發始興縣氣象災害應急準備工作認證實施細則(試行)的通知

 
各鄉鎮人民政府, 縣政府有關部門、有關直屬機構:
《始興縣氣象災害應急準備工作認證實施細則(試行)》業經縣政府同意,現印發給你們,請認真貫徹落實。
 
 
 
始興縣人民政府辦公室
      2012年10月16日
 
 
 
始興縣氣象災害應急準備工作認證實施細則(試行)
 
第一章 總則
第一條 氣象災害及其衍生災害突發性強,破壞力極大。為有效提高氣象災害的應急能力和公眾防御意識,減輕氣象災害影響,制定本細則。
第二條 氣象災害應急準備工作認證,是對鄉鎮氣象災害重點防御單位、其他企事業單位、農業行業等氣象防災減災基礎設施和組織體系進行評定,促進氣象災害應急準備工作的落實,提高氣象災害預警信息的接收、分發、應用能力和氣象災害的監測、報告、應對能力,從而確保重大氣象災害發生時能夠有效保護人民群眾的生命財產安全。
第二章 認證對象
第三條 始興縣氣象災害應急準備工作認證制度的實施對象為鄉鎮、企事業單位、行業、個體等。各鄉鎮人民政府應當申報氣象災害應急準備工作認證,鼓勵大中型企業、學校、車站、醫院、賓館、酒店、重要公共場所等氣象災害防御重點單位申報認證,各企事業單位、行業、個體實行自愿申報。
(一)始興縣行政區域內各鄉鎮人民政府。
(二)氣象災害重點防御單位。學校、醫院、車站、商場、賓館、酒店、碼頭、林區、庫區、農貿市場等重要公共單位和場所;大中型企業、生產危險度較高的企業、礦區等;居民社區、小區、流動人口聚集區等。
(三)農業氣象災害防御單位。農業企業、合作社、協會、農業大戶等。
(四)氣象災害一般防御單位。其他企事業單位。
第三章 認證條件
第四條 鄉鎮認證條件。
(一)有組織機構。有分管氣象工作領導及氣象服務站站長,鄉鎮氣象服務站至少要有1名或1名以上氣象信息員,每個行政村有1名或1名以上氣象信息員。
(二)有獨立場所。建立鄉鎮氣象服務站,并懸掛統一的“農村氣象服務站”標牌,在災害性天氣和氣象災害影響期間有可以擔負24小時值班且通信暢通的工作場所。
(三)有工作平臺。鄉鎮氣象服務站配備一臺以上計算機并開通寬帶網絡,服務站必須配置氣象電子顯示屏和鄉村氣象預警喇叭等信息發布設備,以及電視機、機頂盒、打印機、照相機等信息設備。
(四)有工作制度。鄉鎮氣象服務站有服務登記、服務項目公示、定時開放、設備管理、信息審查、信息員職責和考核指標等方面的管理制度。每項制度都應具有針對性、可操作性,保證落實到位。鄉鎮氣象服務站工作職責和工作流程要公開。
(五)有自動氣象站。鄉鎮轄區內至少建設安裝2套以上自動氣象站,自動氣象站布設由縣氣象部門統一規劃建設,設備選型要與原觀測系統無縫結合。
(六)有氣象災害防御規劃。有制定氣象災害防御規劃,減輕氣象災害損失。
(七)有氣象災害防御預案。以氣象災害防御規劃為依據,制定合理可行的氣象災害防御預案,當遭受氣象災害時,及時啟動防御預案,每年組織不少于一次的演練。有安全的避災場所,在重大災害性天氣發生時,安置轉移人員。避災場所的容納力應根據實際情況和需求確定,要求地勢較高、交通便利、鋼混結構、防雷設施檢測合格、能抵御12級以上大風等重大災害性天氣的襲擊。醫療救治、電力供應、救災物資有保障。避災場所醒目位置應掛置“氣象災害應急避險安置點”標志。
(八)有氣象科普場所。各鄉鎮氣象服務站應設立氣象科普宣傳欄,及時發布氣象信息和涉農信息,開展經常性的氣象防災減災科普宣傳和培訓等活動,更新和維護氣象信息櫥架和宣傳欄,向當地氣象部門反饋農民氣象服務需求。
(九)有應急氣象頻道。確保廣東省應急氣象頻道進村入戶,為廣大農民提供及時天氣預報及突發事件預警信息。
(十)有雷電防御工程。建立雷電防御示范工程,加強雷電防御措施,提高農民防御雷電災害能力。
第五條 重點防御單位認證條件。
(一)有氣象災害警報點,在災害性天氣和氣象災害影響期間有24小時值班且通信暢通的工作場所。
(二)有氣象災害防御工作分管領導和至少1名氣象信息員,負責氣象災害應急防御工作。
(三)有氣象災害應急處置預案,并在一年內組織不少于一次的演練;有安全的避災場所,可在災害性天氣發生時,安置轉移人員。
(四)至少有1個可實時監測當地天氣狀況的自動氣象站或其他氣象監測設施,并能向縣氣象部門進行數據傳輸和收集上報氣象災情。有氣象災情的報告人員,并能向縣氣象部門進行情況通報或數據傳輸。
(五)有渠道(設備)能夠接收縣氣象局氣象災害預警信息,能與縣氣象災害預警中心保持通信暢通。
(六)有及時傳播分發災害性天氣預警信息渠道,如在公共場所設置自動接收、播放災害性天氣警報的裝置(包括廣播設備、預警電子顯示屏、氣象警報器等)。
(七)能夠及時收集上報氣象災害信息,并及時協助縣氣象部門人員進行氣象災害現場調查和處置。
(八)有面向員工的氣象科普活動和氣象災害防御培訓計劃,且每年至少開展一次氣象災害防御知識宣傳和培訓活動。
第六條 其他企事業單位和農業行業認證條件。
(一)有氣象警報接收固定渠道或裝置,能接收縣氣象部門的氣象預警信息。
(二)有氣象災害防御分管負責人和氣象信息員,能及時收集上報氣象災情。
(三)有氣象災害應急處置辦法或方案。
(四)氣象災害預警信息能在本單位、本行業及時傳播分發。
(五)災害影響期間具有24小時通暢的通信設施和聯絡方式。
(六)有面向職工的氣象科普活動和氣象災害防御培訓計劃,且每年至少開展一次氣象災害防御知識宣傳和培訓活動。
參加縣、鄉鎮氣象災害防御或其他氣象專題培訓,每年不少于一次。
第四章 認證機構
第七條 縣氣象局負責組建始興縣氣象災害應急準備工作認證專家評估組,負責全縣氣象災害應急準備工作認證申報單位的初審;由縣氣象災害應急準備工作認證管理辦公室(設在縣氣象局,以下簡稱認證管理辦公室),具體承擔認證日常工作和管理,縣應急辦、縣氣象局共同負責認證審核監督。
第五章 認證程序
第八條 申報方式。
(一)書面申報。申報表可以在縣行政服務中心氣象窗口獲取。電子版的氣象災害應急準備工作認證申請書可從始興縣政府網上行政審批服務平臺上獲得。申報單位在表格下載、打印填寫后,加蓋單位公章,郵寄到始興縣氣象局認證管理辦公室(地址:始興縣河南南路3號,郵編512500)。
(二)電子郵件申報。申報單位可以從始興政務網下載申請表,填寫完畢后發送電子郵件到認證管理辦公室(sxqx121@126.com),認證管理辦公室收到后將在7個工作日內以電話的形式給予回復。
第九條 申報時需提供的材料。
(一)填報規范和信息完整的氣象災害應急準備工作認證申請表。
(二)本單位基本概況和氣象災害應急準備工作情況介紹。
第十條 材料初審。專家評估組對申請表及相關材料進行初審,若不符合申報要求,由專家評估組提出整改意見并通知申報單位改進后重新申報。
第十一條 調查評估。材料初審通過后,縣氣象局指派不少于2名成員的專家評估組對申報單位進行調查評估。評估人員經現場調查核實后,簽署評估意見報認證管理辦公室審核。
第十二條 認證審核。認證管理辦公室牽頭會同有關單位,根據專家評估組的評估意見和相關文件,派出不少于3名成員的認證考核組對申報單位進行審核。考核方式采取聽取介紹、檢查臺賬、實地察看等。并按照《氣象災害應急準備工作認證評分標準及考核辦法》(附表3-5)進行打分,得分95以上(含95分,滿分100分)將認定為氣象災害應急準備工作達標單位。若不合格,則由認證管理辦公室負責指導申報單位進行改進和完善,接受下一次的審核驗收。凡通過認證達標單位,由縣應急辦、縣氣象局聯合頒發認證標志和榮譽證書。
第十三條 認證儀式。對認證達標的單位將予以公布,并適時舉行頒發儀式。
第十四條 認證期限。對獲得認證的單位每年進行一次檢查,每3年進行一次復審。復審合格者將重新頒發證書。復審不合格者將吊銷認證,收回認證標志和榮譽證書。
第六章 認證監督
第十五條 獲得氣象災害應急準備工作認證的單位應接受全社會的監督,認證管理辦公室隨時接受組織和個人的反映,如調查確認獲得認證的單位不再符合氣象災害應急準備工作認證的條件,將收回其氣象災害應急準備工作認證標志和榮譽證書。
第七章 認證復審
第十六條 認證資格自頒發認證標志和榮譽證書之日起生效。在認證失效前六個月內,認證管理辦公室將通知已獲得認證的單位重新申請認證。認證管理辦公室將本著科學有效的原則,按照最新的評估標準,對認證單位進行指導。
第八章 認證吊銷
第十七條 若已獲得認證的單位在有效期后不再申請重新認證,認證管理辦公室將收回其氣象災害應急準備工作認證標志和榮譽證書。
第九章 激勵機制
第十八條 通過氣象災害應急準備工作認證的單位,在財產保險理賠氣象災害證明(評估)、政府救災經濟補助等方面,享受優惠政策或優先待遇。財產保險機構在認證達標的企事業單位辦理財產保險業務時,保險費率中的個體風險評估系數可按低檔套用;縣、鄉鎮兩級政府在撥付救災經費時優先考慮補助認證達標單位;對在氣象災害防御工作中做出重要貢獻的認證達標單位和個人,縣政府將予以表彰獎勵。
第十章 聯絡方式
第十九條 有關氣象災害應急準備工作認證的問題、評論或建議,請聯系始興縣氣象局。
電話:0751-3334123;傳真:0751-3330165;E-mail:sxqx121@126.com;地址:始興縣河南南路3號,郵編512500。
第十一章 附則
第二十條 本細則自發布之日起施行。
第二十一條 本細則由縣氣象局負責解釋。
 
附表:1.始興縣氣象災害應急準備工作申請/認證表(鄉鎮)
2.始興縣氣象災害應急準備工作申請/認證表(企事        
業單位、重要公共場所)
3.始興縣鄉鎮氣象災害應急準備工作認證評分標準及
        考核辦法
      4.始興縣氣象災害重點防御單位應急準備工作認證評
        分標準及考核辦法
      5.始興縣其他企事業單位和農業行業氣象災害應急準
        備工作認證評分標準及考核辦法

附表1:
始興縣氣象災害應急準備工作申請/認證表(鄉鎮)
 
                                 申請表格有效期至            
鄉鎮信息
鄉鎮
 
 
 
 
通訊聯系
主要聯系點
第二聯系點
  
 
  
 
辦公室
 
辦公室
 
  
 
  
 
郵寄地址
 
郵寄地址
 
  
 
  
 
固話/手機
 
固話/手機
 
E-mail
 
E-mail
 
應急準備現狀(注:若滿足則在內打
有氣象工作分管領導
有縣、鄉鎮、村三級信息互動機制
有鄉鎮氣象服務站并能發揮作用
有突發公共事件預警信息氣象直通網絡電子屏
有氣象信息員職位,有氣象志愿者隊伍
按規定完成百村千戶氣象災害防御培訓計劃
有氣象災害應急處置員,每年不少于一次演練
有一個或以上氣象災害避災場所
有一個以上農村氣象監測站并正常運行
□“信息進村入戶工作取得成效
鄉鎮申請意見
申請意見:
 
日期:
(蓋 章)
負責人簽名:
 
調查評估及審核意見
評估意見:
 
審核意見:
 
日期:
(蓋 章)
日期:
(蓋 章)
簽名:
簽名:
                     

附表2:
始興縣氣象災害應急準備工作申請/認證表
(企事業單位、重要公共場所)
 
                                     申請表格有效期至            
企事業單位、重要公共場所信息
所屬鎮
 
申請單位
 
 
 
 
通訊聯系
主要聯系點
第二聯系點
  
 
  
 
辦公室
 
辦公室
 
  
 
  
 
郵寄地址
 
郵寄地址
 
  
 
  
 
固話/手機
 
固話/手機
 
E-mail
 
E-mail
 
應急準備現狀(注:若滿足則在內打
24小時氣象警報接收點和接收裝置
有氣象災害預警信息傳播分發渠道
有災害影響期間24小時值班場所
有氣象災害防御分管領導
有氣象信息員
有氣象災害應急處置預案
有氣象災害避災場所
有天氣實況報告或氣象災害監測設施
有氣象災害防御培訓計劃和培訓活動
 
申請單位意見
申請意見:
 
日期:
(蓋 章)
負責人簽名:
 
調查評估及審核意見
評估意見:
 
審核意見:
 
日期:
(蓋 章)
日期:
(蓋 章)
簽名:
簽名:
                     

附表3:
始興縣鄉鎮氣象災害應急準備工作認證評分標準及考核辦法
 
   
基本分
評分方法
實得分
建有“五有”有職能、有人員、有場所、有裝備、有考核標準的鄉鎮氣象服務站,在災害性天氣和氣象災害影響期間有可以擔負24小時值班且通信暢通的工作場所。
10
有五有標準的氣象站得10分,每少一項扣2
 
鎮氣象服務站要有牌子,有班子,年初要有年度計劃,年底做好工作總結并上報縣氣象局備案。
8
有牌子、班子、計劃、年度總結,各得2
 
有氣象災害防御工作的分管領導,有一名以上的鄉鎮氣象信息員,每個行政村有一名以上的氣象信息員。
8
有分管領導得2
有鎮氣象信息員得2
有村氣象信息員得4
 
有鄉鎮氣象災害應急處置預案,每年組織不少于一次的演練;有安全的避災場所,可在重大災害性天氣發生時安置轉移人員。
8
有應急預案得3
有演練得2
有避災場所得3
 
有可實時監測當地天氣狀況的自動氣象站及其他監測設施,并能向縣氣象部門進行數據傳輸。
6
沒有則不合格
 
有渠道或設備(手機短信、電子顯示屏、固定電話、傳真、電腦網絡、廣播、電視)能夠接收縣氣象局災害性天氣預警信息,能與縣氣象災害預警中心視頻會話系統保持通信暢通。
8
3種渠道或設備得3分,每增加一種加1分,通信暢通得2
 
有及時向轄區傳播分發災害性天氣預警信息渠道和設施,如公眾顯示屏、網絡、公告信息欄等。
6
3項以上得6
每少一項扣2
 
能夠及時收集上報氣象災害信息和其他有關的突發公共事件信息,并及時開展或協助縣氣象部門人員進行氣象災害現場調查和處置。
10
有災情不上報不得分
 
有面向公眾的氣象災害防御培訓計劃,并開展氣象災害防御知識宣傳和培訓活動。
6
制定培訓計劃得2分,開展宣傳培訓活動4
 
、鄉鎮、村三級信息互動機制,積極推進氣象預警信息“進村入戶”。
5
沒有則此項不得分
 
有氣象災害防御科普工作組織領導體系,有2個以上的氣象災害防御科普村,鄉鎮人員密集區有一個氣象防災科普窗。
10
有組織領導體系2分,有2個以上科普村6分,有氣象防災科普窗2
 
遇氣象災害襲擊,防御措施得力,應急準備工作到位,無重大人員傷亡,經濟財產損失降低至最低限度。
15
未因災造成重大傷亡10分,無重大經濟損失5分,獲縣級表彰加10
 
  
100
 
 
 
附表4:
始興縣氣象災害重點防御單位應急準備工作
認證評分標準及考核辦法
 
   
基本分
評分方法
實得分
建有氣象災害警報點,在災害性天氣和氣象災害影響期間有可以24小時值班的工作場所,保持通信暢通。
10
有災害警報點得5分,有值班工作場所得5分,通信不暢通扣3
 
有氣象災害防御工作的分管領導,有至少一名氣象信息員負責氣象災害應急防御工作。
10
有分管領導得5分,有氣象信息員得5
 
有氣象災害應急處置預案,每年組織不少于一次的演練;有安全的避災場所,可在重大災害性天氣發生時安置轉移人員。
15
有應急預案得5分,有避災場所得10
 
有可實時監測當地天氣狀況的自動氣象站及其他監測設施,并能向縣氣象部門進行數據傳輸。
8
沒有則不合格
 
有渠道或設備(手機短信、電子顯示屏、固定電話、傳真、電腦網絡、廣播、電視)能夠接收縣氣象局災害性天氣預警信息。
10
3種渠道或設備得3分,每增加一種加1
 
有及時向轄區傳播分發災害性天氣預警信息渠道和設施,如公眾顯示屏、網絡、公告信息欄等。
10
2項以上得10,少于3項每少一項扣5
 
能夠及時收集上報氣象災害信息,并及時協助縣氣象部門人員進行氣象災害現場調查和處置。
12
有災情不上報不得分
 
有面向員工的氣象科普活動和氣象災害防御培訓計劃,且每年至少開展一次氣象災害防御知識宣傳和培訓活動。
10
制定培訓計劃得4分,開展宣傳培訓活動各得6
 
遇氣象災害襲擊,防御措施得力,應急準備工作到位,無重大人員傷亡,經濟財產損失降低至最低限度。
15
未因災造成人員重大人員傷亡得10分,未因災出現重大經濟損失得5分,防災救災獲得縣委縣政府表彰加10分。
 
100
 
 

附表5:
 
始興縣其他企事業單位和農業行業氣象災害
應急準備工作認證評分標準及考核方法
 
   
基本分
評分方法
實得分
有氣象警報接收固定渠道或接收裝置(手機短信、電子顯示屏、固定電話、傳真、電腦網絡),能夠接收縣氣象部門的氣象預警信息。
15
3項得15分,少于3項每少一項扣5分,3項以上每增加一項加3
 
有氣象災害防御分管負責人和氣象信息員,負責氣象災害應急工作。
10
有分管負責人、有氣象信息員各得5
 
有氣象災害應急處置辦法或方案。
15
無則此項不得分
 
氣象災害預警信息能在本單位、本行業及時傳播分發。
10
無則此項不得分
 
災害影響期間具有24小時通暢通信的設施和聯絡方式。
10
每出現一次通信不暢扣3
 
有面向職工的氣象科普活動和氣象災害防御培訓計劃,且每年至少開展一次氣象災害防御知識宣傳和培訓活動。
15
制定培訓計劃得5分,開展宣傳培訓活動得10
 
能及時上報氣象災情和其他突發公共事件。
10
有災情不上報不得分
 
遇氣象災害襲擊,防御措施得力,應急準備工作到位,無重大人員傷亡,經濟財產損失降低至最低限度。
15
未因災造成人員重大人員傷亡得10分,未因災出現重大經濟損失得5分,防災救災獲得縣委縣政府表彰加10分。
 
100
 
 
附件下載:

關閉窗口 打印本頁

智能互動 手機版
微信
始興發布
圖片2 圖片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