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始興縣人民政府辦公室關于印發始興縣加強天然林保護、規范天然林采伐利用和更新工作有關規定的通知

各鄉鎮人民政府、劉張家山林場及有關單位:

《始興縣加強天然林保護、規范天然林采伐利用和更新工作有關規定》已經縣政府同意,現印發給你們,請認真貫徹執行。
 
 
                           始興縣人民政府辦公室
                             2013年8月13
 
  
 
始興縣加強天然林保護、規范天然林采伐利用和更新工作有關規定
 
為切實加強全縣天然林保護工作,提升我縣森林生態水平,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林業行業標準LY/T1690-2007-《低效林改造技術標準》、《廣東省林業廳關于林木采伐剩余物有關問題的復函》(粵林復函〔2012〕521號)及《韶關市林業局林木采伐管理規定》(韶法審〔2012〕10號)要求,結合我縣森林資源實際,特制定本規定。
一、天然林采伐設計原則
(一)根據《韶關市林業局林木采伐管理規定》第二十四條規定嚴格商品林中的天然闊葉林和針闊混交林的采伐管理。要在森林分類區劃的基礎上,科學經營,嚴格控制其采伐量和采伐方式,確保天然闊葉林和針闊混交林的面積不減少、質量不下降。
在坡度大于25°且易發生水土流失的林地,連片皆伐面積原則上不得超過20公頃。
(二)根據《韶關市林業局林木采伐管理規定》第二十五條規定凡涉及水庫、大江、大河兩岸,鐵路、高速公路、國道、省道公路干線兩側第一層山脊以內的林木和其它水源林以及生長在坡陡和巖石裸露地方的森林,只準進行撫育間伐和更新擇伐,一律禁止皆伐。水電站主干渠兩側和蓄水池周邊15米內的林木嚴禁皆伐。
二、伐區剩余物的確定及銷地要求
采伐剩余物是指在主伐、中幼林撫育、低產林改造、山場造材等采伐作業過程中不形成森林采伐產品和未被利用的樹丫、梢頭、灌木、樹樁(伐根)、枯倒木、遺棄材及截頭等木質物質。根據《廣東省林業廳關于林木剩余物有關問題的復函》(粵林復函〔2012〕521號),伐區剩余物產量在和木材產量總量不超過伐區蓄積量的前提下,按實際情況實事求是設計,經營者必須嚴格執行國家頒布的制材標準,嚴禁人為地將規格木材造材為剩余物。
我縣的闊葉樹剩余物原則上銷往始興縣華洲木業有限公司。
三、造林原則及造林技術要求
(一)堅持因地制宜、適地適樹和優化森林結構的原則,推進良種壯苗,優化樹種結構,保護和發展生物多樣性,提升森林生態效能。
(二)天然林采伐跡地更新按碳匯林造林技術標準實施。根據碳匯林造林技術標準,實施皆伐的采伐跡地更新必須設計種植220株/畝以上,且要求帶狀混交或小塊狀混交,種植鄉土闊葉樹種比例須占50%以上(帶狀混交每一樹種在五行以內,小塊狀混交每一樹種連片種植面積控制在一畝以內);擇伐的伐區跡地更新后必須達到上述要求(即鄉土闊葉樹種保留110株/畝以上),各經營者在領取林木采伐許可證之前簽訂責任書并交納一定的造林押金,原則上造林押金須不低于碳匯林營造成本。
四、天然林伐區更新應采取的措施
(一)控制對現有植被的破壞,采取的作業措施應盡量避免或減少新的水土流失和風沙危害,盡量減少改造過程對自然環境的負面影響。
(二)林地坡度大于25度的低效林,改造中宜采用帶狀、塊狀的林地清理方式,以盡量減少改造過程中的水土流失。
(三)天然林伐區禁止煉山作業,以補植造林、天然更新為主,保持和發展多樣性植被。
五、天然林采伐的申報審批程序
(一)申報
天然林采伐實行先審批再設計并簽訂造林承諾書的原則,林木經營者要采伐天然林,須向縣林業主管部門提出申請,并提交造林承諾書,經審批同意后方可進行伐區設計工作。
(二)審批
1.縣林業局下屬林場的申請需經縣林業局林場管理總站初審并出具書面意見,簽訂造林承諾書,再提交縣林業局。
2.非公有制林場和農村集體林地、個人承包經營者的申請需經所在鄉鎮人民政府初審并出具書面意見,簽訂造林承諾書,再提交縣林業局。
3.縣林業局應派出有資質的調查設計機構進行現場勘查核實,對申報山林資源情況、區位重要性等情況進行評估后作出是否同意采伐,同時加強對批準采伐的伐區設計和采伐跡地更新工作的管理。
六、罰則
(一)采伐跡地未按碳匯林技術標準進行更新或者造林質量不合格的,縣林業局可責令經營者整改或者重新造林,也可沒收造林押金,用于該伐區跡地更新。
(二)伐區設計人員未按照本規定及有關技術規程開展采伐設計和造林設計工作的,視情節輕重,按照有關規定,嚴肅處理。
(三)從事林木采伐管理的林業行政主管部門工作人員和其他國家機關的有關工作人員濫用職權、玩忽職守、徇私舞弊、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尚不構成犯罪的,依法給予行政處分。
(四)各鄉鎮、林場應加強對天然林采伐伐區的監管工作,切實防范濫伐天然林現象,如出現監管不力、隱瞞不報,造成濫伐天然林等現象的,追究有關人員的責任。
本規定從公布之日起執行,由縣林業局負責解釋。
附件下載:

關閉窗口 打印本頁

智能互動 手機版
微信
始興發布
圖片2 圖片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