始府辦函〔2012〕16號
易發分區 | 高 易 發 區 和 重 點 防 治 區 (A) | 中易發區和次重點防治區(B) | 低易發區和一般防治區(C) | 合計 | |||||||||
分區代號 | A1 | A2 | A3 | A4 | 小計 | B1 | B2 | 小計 | C1 | C2 | C3 | 小計 | |
主要地質災害類型 | 崩塌、滑坡、泥石流 | 崩塌、 滑坡 | 崩塌、 泥石流 | 崩塌、 地面塌陷 | | 崩塌、滑坡 | 崩塌 | | 崩塌、滑坡 | | | | |
分布位置 | 深渡水、 羅壩 | 太平、馬市 | 澄江 | 太平、城南、頓崗 | | 司前、 隘子 | 澄江、 羅壩 | | 深渡水、 馬市 | 司前、羅壩 | 隘子 | | |
面積(km2) | 213.4 | 98.5 | 31.7 | 45.4 | 389 | 367.4 | 186.6 | 554 | 934.9 | 172.9 | 105.5 | 1213.3 | 2156.3 |
地貌類型 | 低山、丘陵 | 低山 | 低山、 丘陵 | 丘陵、平原 | | 低山、丘陵 | 低山、 丘陵 | | 低山、丘陵、平原 | 低山 | 低山 | | |
主要特征 | 坡度陡,巖石風化強烈,花崗巖、板巖為主 | 坡度陡,巖石風化強烈、殘坡積層厚。花崗巖為主 | 坡度陡,巖石風化強烈。花崗巖為主 | 河谷平原,第四系沉積物較厚,下覆巖層主要有石灰巖、砂頁巖 | | 坡度陡,巖石風化強烈、殘坡積層厚。花崗巖、砂巖為主 | 坡度陡,巖石風化強烈、殘坡積層厚。花崗巖主 | | 地貌多樣,巖石風化強烈,北部多見花崗巖,南部及中部多見砂礫巖 | 巖石風化較強烈,多見花崗巖、砂礫巖 | 海拔高,人類活動較少,以花崗巖為主 | | |
誘發因素 | 暴雨、人類工程活動 | 暴雨、人類工程活動 | 暴雨、人類工程活動 | 暴雨、人類工程活動 | | 暴雨、人類工程活動 | 暴雨、人類工程活動 | | 暴雨、人類工程活動 | 暴雨、人類工程活動 | 暴雨、 | | |
面積(km2) | 213.4 | 98.5 | 31.7 | 45.4 | 389 | 367.4 | 186.6 | 554 | 934.9 | 172.9 | 105.5 | 1213.3 | 2156.3 |
地貌類型 | 低山、丘陵 | 低山 | 低山、丘陵 | 丘陵、平原 | | 低山、丘陵 | 低山、丘陵 | | 低山、丘陵、平原 | 低山 | 低山 | | |
危險點 | 范圍 | 災種 | 防治對策 | 防災 責任人 | |
主 要 居 民 區 | 始興縣羅壩鎮 和平村車斗背 | 崩塌滑坡 | 整村搬遷已完成,著重拆除老村莊,條件允許的情況下改造成農用地 | 羅壩鎮鎮長 | |
成立防治領導小組,制定應急方案,落實責任人,組織群測群防,暴雨間加強巡查、檢測,并盡快組織治理或搬遷 | |||||
始興縣隘子圩鎮 | |||||
隘子鎮鎮長 | |||||
主 要 礦 山 | 始興澄江鎮師姑山 礦區 | 礦渣泥 石流 | 設立專門監測機構和應急指揮中心,單獨編制礦山防災預案,并開展治理工作 | 澄江鎮鎮長 | |
始興梅子窩鎢礦 | 梅子窩鎢礦責任人 | ||||
石人嶂鎢礦(蓮花山北坡開裂山體) | 北坡開裂 | 石人嶂鎢礦責任人 | |||
水利 設施 | 全縣中、小水電站及山塘水庫、電站溝渠的引水工程 | 壩基及庫區邊岸的崩塌、滑坡 | 設立專門機構對壩基及庫區邊岸的穩定性進行監測,及時發現和處理險情 | 所在地的鄉、鎮人民政府負責人和水利設施負責人 | |
縣鄉公路 | S343線、S346線、X345線 | 崩塌滑坡 | 設立警示標志及時清理險情 | 公路管理部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