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始興縣環境保護局關于武深高速始興南互通立交連接線延伸段(東一至沙水)公路新建工程項目環境影響報告書進行審查的公示

 

根據建設項目環境影響評價審批程序的有關規定,經審議,我局擬批準《武深高速始興南互通立交連接線延伸段(東一至沙水)公路新建工程項目環境影響報告書》,為體現公開、公正的原則,強化公眾參與,現予公示5個工作日(2016年12月19日至2016年12月23日),如有意見,請在公示期內來信或來電向我局反映。

聯系地址:始興縣太平鎮丹鳳東路5號,郵編:512500

聯系電話:0751-6973009

  真:0751-3334203

聽證告知: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許可法》,自公示之日起五個工作日內申請人、利害關系人可對以下擬作出的建設項目環境影響評價文件批復決定提出聽證申請。

項目名稱

武深高速始興南互通立交連接線延伸段(東一至沙水)公路新建工程項目

建設單位

始興縣政府投資建設項目代建管理局

建設地點

始興縣境內

環評機構

湖南綠鴻環境科技有限公司

項目概況

武深高速始興南互通立交連接線延伸段(東一至沙水)公路新建工程位于始興縣境內,起點位于始興縣東一(樁號K0+000),與縣道X344線相交,經東一村水村組、東一村枧頭組、清化河、羅壩河、瑤村,終點位于始興縣沙水(K2+954),與省道S343線交接。線路全長2.954公里,呈西南-東北走向,采用一級公路標準設計,雙向六車道,規劃道路寬度43.5米,設計車速為80km/h。工程內容包括:道路工程、橋梁工程、排水工程、交通工程、綠化工程及照明工程。項目總投資16464.9019萬元,其中環保投資968萬元。

主要環境影響及預防或者減輕不良環境影響的對策和措施

1.廢氣防治措施

    施工期廢氣主要包括施工揚塵、瀝青煙和汽車尾氣。在裝卸物料時應規范操作,堆場周圍設置擋風板,加強現場管理、采取灑水抑塵措施,運輸物料的車輛必須密閉,避免運輸過程中撒漏物料或物料被風吹起揚塵,在居民區附近鋪設瀝青路面時,應避免在清晨和晚間大氣擴散條件相對不好的時候進行。運營期廢氣主要為汽車尾氣,禁止尾氣超標車輛上路行駛。

2.噪聲防治措施

施工期合理設置施工場地及施工時間、選用低噪施工設備并加強設備維護保養、設置施工圍擋和臨時移動聲屏障等措施,以減輕施工期噪聲影響。運營期加強道路交通管理,以控制對附近有敏感點的路段采取綠化帶、減速帶等降噪措施。

3.廢水防治措施

   施工期嚴禁將施工期產生的廢水及棄土傾入墨江及羅壩水中,在施工區設置修建好隔油隔渣沉砂池,施工期產生的沖洗廢水經沉淀處理后回用于施工場地綠化抑塵,不得外排;跨河橋梁施工地應采用鋼護筒圍堰削減懸浮泥沙進入環境水體中的重金屬量,減少懸浮物對水體影響;在施工區建設完善好三級化糞池等生活污水處理設施,項目施工期產生的生活污水必須經三級化糞池處理后用于綠化用水,不得外排。運營期加強道路管理,設計完善的排水系統,將路面徑流引入路基排水溝,以防路面產生的路面徑流和危險品泄露進入河流,并定期清理排水系統及全線的邊溝,確保排水系統疏通

    4.固體廢物防治措施

施工期建筑垃圾、生活垃圾等固體廢物及時清運至市政部門指定的消納場所。

    5.生態保護措施

減少道路臨時占地,及時恢復臨時用地的植被,做好水土保持工作。

    6.事故環境風險防范措施

     擬定詳細的事故應急預案,制定風險防范措施,加強對運輸危險品車輛管理,若發生危險品運輸車輛事故,應立即通知有關部門,并啟動應急預案。

公眾參與情況

本項目公眾參與的方式包括網上媒體公示信息、現場張貼公告和問卷調查。調查范圍主要為項目評價范圍內受影響的村及有關單位等,調查對象包括直接接受項目建設影響、關注項目建設的人群代表,本項目共發放公眾調查表50份,回收有效問卷50份調查結果顯示,100%的被訪者支持項目建設;從環保角度考慮,有92%被調查者認為公路施工期間主要環境問題是噪聲,80%被調查者認為公路運行期間主要環境問題是交通噪聲。共發放單位調查問卷6份,回收有效問卷6份。對東一一組和東一二組的拆遷戶共發放公眾調查表8份,有效回收表格8份。

我局受理該項目環評文件后,在始興縣人民政府網重點領域信息公開專欄進行了環境影響報告書(公示版)全本公示,公示期間未收到反饋信息。

2016年12月18

 

附件下載:

關閉窗口 打印本頁

智能互動 手機版
微信
始興發布
圖片2 圖片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