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基本情況
(一)總體情況
上半年我縣10個鄉鎮在“百千萬工程”鎮域經濟考評中整體排中后位,鎮域經濟發展勢頭有待進一步加強。分鄉鎮看,全市9個重點鎮(街):太平鎮56.83分,排第7名;30個中心鎮:馬市鎮38.96分,第29名(黑榜),頓崗鎮32.3分,第30名(黑榜),城南鎮63.56分,第9名;60個一般鄉鎮:沈所鎮66.58分,第9名,澄江鎮43.87分,第44名,羅壩鎮36.91分,第51名,深渡水瑤族鄉36.4分,第53名,司前鎮58.92分,第23名,隘子鎮40.48分,第48名。綜合10個鄉鎮上半年各月排名情況看,主要呈現退位趨勢。各鎮上半年“百千萬工程”綜合得分、排名情況如下:
(一)主要經濟指標完成情況
1.在建產業項目投資規模整體偏小。上半年,全縣各鄉鎮在建產業項目共44個,本年完成投資額2.76億元,投資規模在全市各縣區鄉鎮(街道)合計數中排第七。分鄉鎮看,太平鎮在建產業項目8個,本年完成投資額0.53億元;馬市鎮在建產業項目5個,完成投資額0.16億元;頓崗鎮3個,完成投資額0.06億元;城南鎮7個,完成投資額0.43億元;沈所鎮3個,完成投資額0.52億元;澄江鎮6個,完成投資額0.03億元;羅壩鎮2個,完成投資額0.06億元;深渡水2個,完成投資額0.06億元;司前鎮4個,完成投資額0.73億元;隘子鎮4個,完成投資額0.19億元。10個鄉鎮僅城南鎮、沈所鎮、司前鎮達到并超過全市同類鄉鎮均值,各鎮在建產業項目投資完成情況及得分情況如下圖。
2.新增產業項目偏少。上半年,我縣10個鄉鎮中有8個鄉鎮(除羅壩鎮、隘子鎮)新增有產業投資項目,共新增項目14個,占全市鄉鎮(街道)新增產業項目數的6.8%,數量偏少。14個新增產業投資項目計劃總投資3.74億元,分項目規模來看,計劃總投資500-2000萬元項目10個,2000-5000萬元項目1個,5000萬元-1億元項目2個,1億元以上項目1個。14個項目累計完成投資額1.19億元,拉動全縣上半年投資增長6.5個百分點,占全市鄉鎮(街道)新增產業項目投資總量的8.3%。分鄉鎮看,太平鎮新增產業投資項目3個,完成投資額0.20億元;馬市鎮1個,完成0.03億元;頓崗鎮1個,完成0.01億元;城南鎮2個,完成0.43億元;澄江鎮2個,完成0.01億元;司前鎮2個,完成0.19億元;沈所鎮2個,完成0.28億元;深渡水1個,完成0.04億元。上半年,全縣落地鄉鎮(街道)的新增縣級及以上主導產業投資項目7個,占全市該類項目數的4.9%,項目數明顯偏少。
3.竣工投產(營業)產業投資項目數偏少。上半年,我縣鄉鎮主導的產業投資項目竣工投產(營業)共8個,占全市該類項目數的3.7%,數量明顯偏少。分鄉鎮看,馬市鎮1個,頓崗鎮2個,沈所鎮1個,澄江鎮1個,羅壩鎮1個,隘子鎮2個。
4.新增規模以上企業數偏少。上半年,全縣只太平鎮主導新增1家餐飲企業,數量僅為全市的2.7%。
5.鎮域地區生產總值保持平穩。上半年,太平鎮鎮域生產總值28.1億元,同比增長3.2%,拉動全縣經濟增長1.8個百分點。中心鎮鎮域地區生產總值10.22億元,同比增長3.1%,拉動全縣經濟增長0.7個百分點。一般鄉鎮的鎮域地區生產總值合計10.45億元,同比增長3.1%,拉動全縣經濟增長0.7個百分點。各鄉鎮鎮域地區生產總值見下表。
6.強鎮富村發展不平衡。上半年,馬市鎮、沈所鎮、澄江鎮強鎮富村公司取得較快發展,平均營業收入超過全市同類鄉鎮平均水平,平均利潤總額處于較高水平。其他鄉鎮強鎮富村公司平均收入、利潤處于全市同類鄉鎮靠后位置。上半年,全縣各鎮鄉村振興車間35個,占全市各鎮鄉村振興車間數的4.4%,總量偏少,各鎮鄉村振興車間數均未達到同類鎮平均水平,其中馬市鎮、頓崗鎮、深渡水鄉車間數為0。
二、存在問題
上半年,我縣鎮域經濟發展整體靠后,突出短板指標主要有產業投資項目、新增規模以上企業、強鎮富村發展等。
(一)部分鄉鎮產業投資項目發展較弱。一是新增產業投資項目較少,截至上半年,中心鎮馬市、頓崗均僅有1個主導新增產業投資項目,且項目計劃投資額小于1000萬元,規模較小,與同類鄉鎮差距較大,一般鎮羅壩、隘子仍無鎮主導新增產業投資項目。二是在建產業項目投資完成額規模較小。由于目前鄉鎮在建產業項目多數為往年度入庫項目,項目建設已進入中后期,投資完成額增量較小,今年以來,共有7個在建產業項目投資完成額為0。
(二)鄉鎮主導培育新增“四上”企業力度不足。
三、下一步工作建議
一是要提高認識,加強學習,狠抓發展。加大對新鎮域經濟考評指標及評分辦法的學習,以指標體系為抓手,將思想與行動統一到省、市關于“百千萬工程”的決策部署中來,奮力爭先進位,推動鎮域經濟高質量發展,實現強鎮富村惠民。二是要大力開展招商引資,促產業項目入庫納統。通過強化要素保障,優化營商環境,大力招商,精準招商,緊抓招商引資項目落地動工,動態跟蹤項目開工建設、施工進度等情況,對符合入庫條件的項目及時入庫納統。三是要全面夯實基層統計基礎,強化應統盡統。確保鎮村統計工作人員的穩定性,加強各項統計基層基礎建設工作指導,提高農業統計、項目入庫報數質量,健全完善各類統計臺賬,加強企業(項目)入庫納統的指導和培訓,完善數據支撐臺賬,做到及時準確完整統計。四是各鎮要強化普查結果運用,積極推動達到規模的企業、個體戶上規上限,全面盤點鄉村振興車間有關情況,及時納入統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