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始興縣國民經濟
和社會發展統計公報
2010年,在縣委、縣政府的領導下,我縣加快經濟發展方式轉變,推動產業結構優化升級,主攻“項目”(固定資產投資項目、產業招商項目)推進,突破“兩區”(縣城規劃區、工業園區)建設,全年經濟運行良好,國民經濟總體呈現逐步加快發展態勢。
一、綜合
國民經濟持續加快發展,縣域經濟綜合實力日亦增強。據初步核算,全縣全年實現生產總值(GDP)329788萬元,按可比價格計算(下同),同比增長13.1%。其中:第一產業完成增加值108845萬元,同比增長5.6%;第二產業完成增加值105367萬元,同比增長20.2%;第三產業完成增加值115576萬元,同比增長11.8%,按現行價格計算,三次產業結構為33.0:32.0:35.0。
縣域經濟規模較小和基礎設施不夠完善仍是制約我縣經濟發展的主要因素,如何以南嶺山地森林生態及生物多樣性功能區(簡稱南嶺生態示范區,包涵四個示范區:生物多樣性保護示范區、生態休閑度假旅游示范區、綠色食品生產示范區、人與自然和諧發展示范區)、“二高一鐵”(韶贛高速、湘深高速、韶贛鐵路)和工業轉移園區等的規劃建設為契機,全面實現我縣經濟跨越式大發展將是我縣目前面臨的一個重大挑戰。
二、農林牧漁業
農業保持平穩發展,農業生產條件進一步得到改善,產業化程度逐步提高。全年實現農林牧漁業總產值177466萬元,同比增長6.3%。其中種植業總產值112154萬元,增長5.1%;實現林業產值20680萬元,同比增長5.9%;牧業產值37143萬元,增長9.8%;漁業產值4901萬元,增長8.0%,農林牧漁服務業產值2588萬元,增長6.3%。全年農作物總播種面積411574畝,比上年增加11131畝,增長2.8%。其中:糧食作物播種面積215261萬畝、蔬菜種植面積100763、水果種植面積54605畝,分別比上年同期增長0.6%、8%和25.5%。全年生豬出欄121842頭,家禽215.8萬只,分別比上年同期增長3.7%和5.5%。
主要農產品產量如下: 單位:噸
農產品名稱 | 2010年 | 比上年增長% |
糧食 | 85086 | - |
其中:稻谷 | 75984 | -0.2 |
蔬菜 | 179220 | 11.6 |
大豆 | 1906 | 10.6 |
花生 | 9388 | 9.9 |
煙葉 | 5015 | 19.4 |
水果 | 45038 | 11.6 |
蠶繭 | 3588 | 5.6 |
果用瓜 | 25029 | 7.4 |
茶葉 | 269 | 13.0 |
肉類 | 12685 | 5.6 |
其中:豬肉 | 9029 | 6.2 |
水產品 | 5698 | 6.9 |
農業生產條件繼續改善。全年農業機械總動力148944千瓦,比上年增長6.5%;農用肥施用量(按折純量計算) 7331噸,增長0.6%;有效灌溉面積128435畝,增長0.2%;全年農村用電量達3850萬度,增長5.7%。
三、工業和建筑業
工業經濟實現平穩較快增長,經濟效益保持較好水平。2010年,全縣實現工業總產值397021萬元,同比增長10.1%,其中:36家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完成產值372477萬元,同比增長9.7%,規模以下工業企業完成產值24586萬元,同比增長13.2%;全縣實現工業增加值83650萬元,同比增長20.2%,其中: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完成增加值56637元,同比增長24.6%。規模以上工業產銷率達97.5%,比去年同期提高1.8個百分點。
工業經濟效益明顯提高。全縣規模以上工業企業2010年實現主營業務收入35.95億元,同比下降9.28%,利潤總額1.59億元,同比增長2.18倍;應交增值稅0.69億元,同比增長1.3倍;企業效益的提高和工人工資的大幅增長推動我縣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率從上年的12.7%提升為今年的15.2%,提高2.5個百分點。
規模以上工業主要產品產量如下:
產品名稱 | 計量單位 | 2010年 | 同比增長% |
服裝 | 萬件 | 465 | 24.0 |
生絲 | 噸 | 179 | -29.3 |
玩具 | 萬元 | 126623 | 26.5 |
機制紙 | 噸 | 7626 | -16.0 |
VO板 | 萬平方米 | 1430 | -5.5 |
刨花板 | 立方米 | 45338 | 17.6 |
激光盤 | 萬片 | 9000 | 12.4 |
鎢精礦折含量 | 噸 | 717 | 10.1 |
發電量 | 萬千瓦小時 | 38331 | 64.0 |
供電量 | 萬千瓦小時 | 25039 | 8.8 |
其中:企業用電量 | 萬千瓦小時 | 12640 | 5.3 |
自來水生產量 | 萬噸 | 371 | 10.8 |
建筑業發展較快。全縣三級以上資質的獨立核算建筑企業3個,全年完成建筑業增加值21717萬元, 同比增長20.9%。
四、固定資產投資
固定資產投資規模持續擴大。2010年,我縣全年完成固定資產投資363272萬元,比上年增長24.3%,其中:城鎮完成投資273095萬元,同比增長28.6%,完成農村投資90177萬元, 同比下降35.9%。在總計中:第一產業完成投資26403萬元,同比增長31.5%,第二產業完成投資71176萬元,同比增長17.5%,第三產業完成投資189133萬元,同比增長50.8%;工業和基礎設施完成投資68196萬元,同比增長12.6%;完成建安工程量316327萬元,同比增長24.3%。
五、交通、郵電和旅游
交通運輸穩步發展,道路建設實現歷史性突破。全社會全年客運量485萬人次,旅客周轉量14065萬人公里;貨運量584萬噸,貨物周轉量17714萬噸公里。同比分別增長13.8%,14.2%,16.3%,17.2%。年末公路通車里程
郵電通訊、信息傳輸基礎設施建設日趨完善,通信能力明顯增強。全縣郵政業務總量1633萬元,比上年增長11.8%,收、發函件、包件27.42萬件, 比上年增長42.5%;電信業務總量8500萬元,比上年增長3.6%;固定電話交換機總容量為8.3萬門,本地電話年末用戶3.97萬門,比上年下降1.86%;年末移動電話用戶12.86萬戶, 比上年增長56.7%;年末寬帶用戶1.05萬戶,比上年增長47.8%。
旅游、休閑再上新臺階。全縣名勝風景區4個,星級飯店3家,星級飯店客房140間,全年接待旅游人數89.2萬人,比上年增長30.0%;旅游經營收入59757萬元,比上年增長60.2%,全年接待旅游人數和旅游經營收入雙雙創歷史新高。
六、貿易、外經
消費品市場供應充足, 價格基本穩定,居民消費旺盛,各種大型商場、超市、連鎖店發展較快。全年完成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93134萬元,比上年同期增長15.5%,其中:批發零售貿易業實現零售額84457萬元,增長15.4%;住宿和餐飲業實現零售額8677萬元,增長16.4%。
招商引資、對外貿易實現快速增長。全年實際引進資金6344萬美元,其中:實際利用外資1700萬美元,同比增長57.9%;對外貿易突破億元大關,據海關統計,2010年我縣實現外貿出口總額10916萬美元,同比增長53.2%。
七、財政、金融
財政收保持快速增長,收入質量明顯提高。全縣全年財政總收入62312萬元,比上年增長29.1%,地方一般預算收入16676萬元,比上年增長30.9%,其中:稅收收入13518萬元,比上年增長36.1%,非稅收入3158萬元,比上年增長12.9%,非稅收入占全部收入的18.94%,比重比上年下降3.09個百分點;財政一般預算支出55566萬元,比上年增長32.4%,其中一般公共服務支出11034萬元,教育支出9319萬元,社會保障和就業支出7761萬元,醫療衛生支出6356萬元,環境保護支出2218萬元,同比分別增長30.0%、10.5%、3.9%、26.2%和373.9%。全年財政收支基本平衡。
金融業不斷強化和完善服務功能,存、貸款穩步增加。全縣年末金融機構存款余額438263萬元,比上年增長19.7%,其中蓄存款余額336422萬元,比上年增長19.4%;年末金融機構貸款余額105001萬元,比上年增長26.3%,其中短期貸款15389萬元,比上年下降73.0%。
八、文教、衛生和體育
教育事業穩定發展,科研事業有新突破。全縣共有幼兒園34所,接受幼兒教育的人數6723人;小學67所,其中完小21所,在校生15784人,小學適齡兒童入學率為100%;普通中學12所,在校生15278人,初中升學率99%,初中階段入學率為100%;普通高級中學2所,職業高級中學1所,高中升學率76.2%;2010年考入國內高等院校1508人,其中:本科510人,專科998人。年末教職工總數3213人,其中:教師2302人;科學研究事業再傳捷報,2010年,我縣專利申請數61件,比上年同期大增408.3%。
文化事業基礎設施建設邁出新步伐。新建成的青少年宮已經投入使用,新的影劇院正在興建;全縣有放映單位2個,放映1356場次,比去年增加856場次,電影觀眾達16萬人次,比上年增加6萬人次;公共圖書館1個,公共圖書館藏書總量5.5千冊。
衛生事業穩步發展,醫療保健水平持續提高。年末全縣有醫療機構20個,其中醫院4個,床位560張;衛生技術人員629人,其中主治醫師88人;衛生防疫人員27人,全縣5歲以下兒童死亡率5.66‰,比上年同期下降0.2個千分點,產婦住院分娩比例達到99.96%;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工作取得較好成績,參加農村新型合作醫療人數191926人,占全部農村人口的94.52%。
體育基礎設施建設再掀高潮,體育競技再創佳績。擁有超過2000個座位,預計總投資5200萬元的縣人民體育中心建設已經接近竣工,它將為我縣人民群眾體育健身再添一個好去處。2010年我縣體育健兒在各類競技比賽中再創佳績,其中在廣東惠州舉行的廣東省第十三屆運動會上,我縣共派出49名運動員代表韶關市代表團參加10個項目的比賽,19名始興運動員在21個小項目獲得名次:其中官見梅和李愛偉分別在少年乙組女子4×
九、氣候、生態資源和環境保護
我縣2010年全年降雨量
全縣年末森林資源總面積260萬畝,生態林面積66.3萬畝;年末活立木總蓄量1073萬立方米,比上年增長5.1%,砍伐量10.62萬立方米,當年造林面積
環境保護事業發展穩定有序,生態建設再傳捷報。全縣設有環境監測站1個,自然保護區5個,污水處理廠1座,自然保護區面積
十、人口、就業、社會保障與人民生活
控制人口增長取得積極成效。2010年,全縣年末戶籍總人口為247087人,比上年末增加434人,增長0.18%。年內出生人口2926人,出生率為11.4‰,死亡人口1509人,死亡率為5.9‰,人口自然增長率為5.5‰;在戶籍人口中,按性別分:女性124575人,占50.42%,男性122512人,占49.58%,按地域分,鄉村人口196856人,占總人口的79.67%,非農業人口50231人,占20.33%。
促進就業再創佳績。2010年,全縣從業人員109613人,比上年同期增加340人,一、二、三產業從業人員分別是59510人、22111人和27992人,全年新增非農業從業人員950人;城鎮登記失業人員7674人,比上年增加561人,失業率為3.12%,較上年下降0.38個百分點。
社會保障和救助水平穩步提升。全縣參加養老保險職工人數32000人,參加醫療保險職工人數13097人,參加失業保險人數14942人,分別比上年增長10.35%、-4.0%和-5.7%;全年養老保險基金收繳額5138萬元,比去年同期增長29.0%,社保金收繳率達100%。年末擁有敬老院9個,各種社會福利收養性單位床位365個,敬老院供養人數211個;全年城鎮居民最低生活保障828人,農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7226人。
城鄉居民生活水平穩步提高。全縣城鄉居民人均收為8457元,比上年同期增加1084元,增長14.7%,農民人均純收入6471元,比上年增長18.6%,城鎮居民人均收入12197元,增長11.0%;全縣在崗職工工資總額48916萬元,在崗職工人均年平均工資21679元,分別比上年增增長16.4%和18.7%。
注:本公報公布數據為年快報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