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7月14日)
宋在軍
剛才,華關書記代表縣委常委會作了工作報告,系統部署下半年重點任務,我們要認真學習領會、抓好貫徹落實。下面,我就做好下半年全縣經濟工作講兩點意見。
一、認真分析、科學研判,堅定推動縣域經濟高質量發展、跨越式增長的信心決心
今年以來,面對經濟下行、國際市場低迷等不利因素,在市委、市政府和縣委的堅強領導下,我們舉全縣之力狠抓經濟工作,推動縣域經濟平穩健康發展。上半年,全縣地區生產總值預計完成49.5億元,增長1.8%;農林牧漁業總產值22.94億元,增長10.7%,是上半年經濟增長的重要支撐;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完成9.06億元,下降12%,降幅持續收窄;限上住宿業、限上餐飲業營業額分別增長38.7%、11.7%;商品房銷售面積預計增長36.5%;一般公共預算收入1.83億元,下降22.6%;固定資產投資完成24.2億元,增長12.9%;縣域經濟總體呈現“一產穩、二產降、三產強”的態勢。招商引資成效明顯,新簽約招商引資項目59個,其中億元以上項目21個,簽約金額119億元,是近10年來簽約項目最多、簽約金額最大的一年;新開工招商引資項目31個,新竣工投產項目9個,實際到位資金12.44億元。項目建設全面提速,59個重點項目已開工48個,開工率為81.6%,完成投資19.2億元,固定資產投資增速排名全市前列。“百千萬工程”扎實推進,高規格組建“百千萬工程”縣級指揮架構和工作專班,出臺縣級實施方案和行動方案,縣域、鎮域高質量發展勢頭明顯。生態環境持續鞏固,深入實施綠美始興生態建設行動,“創森”進入迎接評審攻堅階段,4月、5月在綠美韶關生態建設考核中連續2個月排名全市第一。民生福祉不斷增進,全縣各類民生支出10.7億元,占一般公共預算支出的83%,5所公辦幼兒園、4所鄉鎮衛生院、7個老舊小區改造、養老服務中心等項目進展順利,2022年深化醫藥衛生體制改革考核成績排名全市第一。
看到成績的同時,我們也要看到經濟運行中存在的突出問題。一是經濟增長不如預期,在縣域經濟考核中排名全市倒數,完成全年增長7%目標壓力大。二是工業經濟收窄難度大,受國際市場低迷影響,企業外貿訂單銳減,全縣45家規上企業有30家出現負增長,企業投資擴產意愿隨之下降。三是固定資產投資增長后勁不強,隨著武深高速始興聯絡線等重大項目投資強度下降,在庫項目不足以支撐固投高速增長。四是財政收支平衡壓力大,全縣一般公共預算收入僅完成年初預算的42%,民生實事、債券付息等支出逐年增加,加劇財政收支矛盾。
盡管當前縣域經濟面臨不少困難,但我們要清醒認識到,縣域經濟仍然保持穩定向好趨勢。農業方面,我們成功列入國家農村產業融合發展示范園創建名單,蔬菜省級現代農業產業園項目進展順利,億帝玉米罐頭、聯俄母豬擴繁場等項目將在下半年投產,農業穩增長支撐力度大。工業方面,我們開辟了竹產業和新能源兩條新賽道,華鸝竹木四素分離、新飛年產2萬噸特種薄頁紙、馬市集中光伏一期等項目順利動工,預計全年有8家企業“上規”,將有效緩解工業下行趨勢。投資方面,全縣新增入庫項目38個,總投資47億元,新能源產業全年完成投資10億元以上,有效支撐固投增長。
同志們,困難與希望同在、挑戰與機遇并存。只要我們正視問題、找準差距,持續振奮干事創業的精氣神,以“不能說不行、要說怎么辦”的扎實作風狠抓落實,就一定可以完成全年目標任務。
二、錨定目標、加壓奮進,全力以赴做好全年經濟工作
全縣各級各部門要認真學習貫徹省委“1310”工作部署及市委十三屆五次全會精神,落實好此次縣委全會部署要求,目標不變、干勁不松,堅決完成縣委、縣政府年初制定的全年增長目標。
一要抓招商促落地。圍繞六大主導產業和新能源、農旅產業,精準開展產業鏈招商,持續跟進建溢集團總部搬遷、華洲木業竹材新型人造板等在談項目。牢固樹立“落地”比“簽約”更重要的鮮明導向,加強已簽約項目全流程服務,推動賽潔無紡布增資擴產等項目在下半年順利動工,變成一個個熱火朝天的建設工地,確保簽約項目新開工21個以上,實際到位投資22億元以上。
二要抓工業補短板。主動加強尼得科、萬達、忠信等重點企業跟蹤服務,落實激發企業活力推動高質量發展三十條措施,穩定重點企業生產。積極培育發展新動能,加快國瑞科技等項目建設進度,推動澳泉醫療、億帝玉米罐頭等項目盡快投產,抓好穎興新材料、創建建材、美的連等8家企業上規工作。培育壯大竹產業,扎實做好國家農村產業融合發展示范園創建工作,加快推動華鸝竹木四素分離、新飛年產2萬噸特種薄頁紙等項目建設。培育壯大新能源產業,主動服務屋頂分布式光伏、馬市集中光伏一期等項目建設,扎實做好馬市集中光伏二期三期、南網儲能電網側電池儲能等項目前期工作,盡快完成韶關山口抽水蓄能電站項目生態紅線調出工作,爭創新型電力系統示范縣。
三要抓農業穩大盤。守牢糧食安全底線,做好早稻收割和晚稻播種,確保完成全年糧食生產任務。高質量打造“三個10萬畝”農業產業帶,加快推進蔬菜省級現代農業產業園、馬市聯俄母豬擴繁場等項目建設。做大做強高端設施農業和功能農業,推動櫻弘農業春節大櫻桃、中荷(鉿科)農業科技創新示范園、韶關生物科技藥用木瓜、生命之友葡聚糖大米等項目早日落地,不斷壯大現代農業產業集群。加快創建“張九齡宰相粉”區域公共品牌,高標準打造張九齡宰相粉產業園。
四要抓項目增后勁。加強重點項目調度管理,統籌推動武深高速始興聯絡線、國道G323線改線等59個重點項目全面提速,形成更多有效投資,力爭完成固投全年增長12%目標。扎實做好項目謀劃工作,緊跟專項債券、中央預算內資金、EOD項目政策,謀劃實施一批重大基礎設施項目,重點加快垃圾分類收集轉運處理、綜合應急研訓基地等項目前期工作,力爭納入上級政策盤子。
五要抓鎮域夯基礎。全面落實鎮域經濟激勵政策,激發鄉鎮抓招商、推項目、搞建設的積極性,力爭在全市鎮域經濟考核中取得優異成績。全力抓好鎮域產業培育工作,推動沈所糧食儲備、司前龍泰溫泉等項目早日落地,加快澄江十錢工貿、城南香水檸檬等項目建設進度。指導強鎮富村公司做大做強,力爭每家強鎮富村公司年營業收入均達到500萬元以上。
六要抓財稅強保障。持續抓好協稅護稅工作,深入挖掘重點稅源稅收潛力,盡快出讓江口物流產業園地塊,年底前完成司前甘太楊梅山陶瓷土礦、總甫溫泉、劉張家山溫泉3宗采礦權出讓,爭取全年形成水田指標900畝以上。深入實施國企改革,做活做強國企。快速推進石湖農貿市場、城東區雨污分流等專項債項目,按時完成專項債券、涉農資金、中央預算內資金等各類資金支出。
七要抓生態增底色。深入推進綠美始興生態建設六大提升行動,加快實施湞江始興段治理工程和墨江流域農村污水治理工程,全力爭創國家森林城市,力爭成為綠美廣東示范縣。扎實推進省生態產品價值實現機制試點建設,探索林業碳匯交易,大力發展林下經濟,加快推動茯苓深加工項目落地。著力發展旅游業,重點抓好滿堂客家大圍創5A級景區工作,推動東方文旅度假民宿、恒榮健康谷等已簽約項目盡快落地,加快紀元假日半島花園、客家民宿度假村等項目建設進度,籌辦好全國無線電測向錦標賽等“在始興”系列文旅活動。
八要抓營商環境優服務。嚴格落實優化營商環境十八條措施,持續深化企業開辦、投資審批、工程建設審批制度改革,對標提升營商環境重要量化指標,爭取在全市營商環境考核中爭先進位。落實好縣領導掛點聯系企業、“產業大講堂”、產業聯席會、政企早餐會等服務機制,及時協調解決企業生產銷售端遇到的各類難題,及時兌現各項惠企政策,當好有事必應、無事不擾的“店小二”。
九要抓統計提質量。扎實做好各項經濟指標統計服務工作,重點關注農業基礎數據上報和固定資產投資每月報數指導,做好“四上”企業培育工作,主動摸排企業生產經營情況,力爭信譽燃氣、金葉大酒店、粵興能源等企業在年底前成功“上限”。開展好第五次全國經濟普查工作。
十要抓民生增福祉。聚焦就業創業、教育醫療、養老社保等重點領域,集中力量辦好各類民生實事,加快推進5所公辦幼兒園、4所鄉鎮衛生院、7個老舊小區改造、養老服務中心、中等職業學校搬遷新建等民生項目建設,解決好群眾“急難愁盼”問題,不斷提升群眾幸福感、獲得感、安全感。時刻繃緊安全生產這根弦,常態化開展安全隱患排查整治,營造安全穩定的發展環境。
同志們,征途漫漫、唯有奮斗!讓我們不折不扣貫徹落實縣委各項決策部署要求,真抓實干、勇毅前行,堅決完成全年經濟發展目標,奮力譜寫始興高質量發展、跨越式增長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