始興縣2008年預算執行情況和2009年預算草案報告 —— 2009年2月25日在始興縣第十三屆人民代表大會第四次會議上 財政局局長 陳倫煌 各位代表: 我受縣人民政府委托,向大會作2008年財政預算執行情況和2009年財政預算(草案)的報告,請予以審議,并請縣政協委員和其他列席人員提出意見。 2008年,我縣財政工作在縣委和縣政府的正確領導下,在縣人大、政協和社會各界的監督支持下,認真貫徹落實黨的十七大精神,按照 “生態立縣、工業富縣、農業穩縣、旅游旺縣”的發展思路,以科學發展觀統領財政工作,加快了公共財政體系建設,積極組織財政收入,堅持依法理財,合理安排財政支出,較好地完成了財政各項工作任務,為始興各項事業發展提供了有力的財力保障。 一、2008年財政預算執行情況 2008年,全縣經濟快速發展,財政收入持續穩定增長。財政總收入43666萬元。其中:上級補助收入30227萬元,上年結余及批復決算補助2796萬元,調入資金142萬元;財政一般預算收入完成10501萬元,為年初預算的112.89%,超收1199萬元,同比增長30.95%,財政一般預算收入突破億元大關,又是一次歷史性的飛躍。在此基礎上,財政支出規模也不斷擴大,2008年財政總支出為39772萬元,其中:一般預算支出38449萬元,上解支出1138萬元,增設預算周轉金支出185萬元。收支對比結余3894萬元,其中結轉下年度支出3759萬元,實際凈結余135萬元,實現了財政預算收支平衡、略有結余的目標。 2008年上劃中央級收入7304萬元,增長21.86%。其中:上劃“兩稅”完成5578萬元,同比增收1106萬元,增長24.77%;上劃中央所得稅1726萬元,同比增收203萬元,增長13.33%。上劃省級“四稅”收入累計完成1481萬元,同比增收302萬元,增長25.61%。 (一)一般預算收入主要項目的完成情況 一般預算稅收收入累計完成8145萬元,同比增收2004萬元,增長32.63%,占一般預算收入的77.57%。其中:國稅部門累計完成本級稅收收入2240萬元,同比增長46.21%;地稅部門累計完成本級稅收收入4890萬元(其中煙葉稅1169萬元),同比增長45.62%;財政部門完成本級收入3038萬元,同比增長19.04%。主要稅種完成情況如下: 1、增值稅累計完成1858萬元,增長24.78%。 2、營業稅累計完成1690萬元,同比增收549萬元,增長48.12%,主要是建安營業稅收入增收。 3、企業所得稅累計完成569萬元,同比增收153萬元,增長36.78%,主要是改變煙草企業的所得稅征管方式增收。其中國稅局382萬元,地稅局187萬元。 4、個人所得稅累計完成290萬元,同比增收66萬元,增長29.46%。 5、城市維護建設稅累計完成407萬元,同比增收111萬元,增長37.50%。 6、房產稅累計完成213萬元,同比減收5萬元,下降2.29%。 7、城鎮土地使用稅累計完成559萬元,同比增收281萬元,增長1.1倍。 8、土地增值稅累計完成96萬元,同比增收33萬元,增長52.38%。 9、煙葉稅累計完成1169萬元,同比增收220萬元,增長23.18%。 10、耕地占用稅累計完成685萬元,同比增收105萬元,增長18.10%。主要是加強鄉鎮耕地占用稅的征收。 11、契稅累計完成330萬元,同比減收1萬元,下降0.30%。 一般預算非稅收入累計完成2356萬元,同比增收478萬元,增長25.45%。占財政一般預算收入的22.43%,具體如下: 1、行政事業性收費罰沒收入累計完成1008萬元,同比增收285萬元,增長39.42%。 2、專項收入累計完成461萬元,同比增收156萬元,增長51.15%。其中:教育費附加收入完成244萬元,同比增收66萬元,增長37.08%;排污費收入完成89萬元,同比增收30萬元,增長50.85%。 3、國有資本經營收益累計完成603萬元,同比增收103萬元,增長20.60%。 4、國有資源(資產)有償使用收入累計完成284萬元,同比減收38萬元,下降11.80%。 5、其他收入無收入,同比減收28萬元。 (二)財政一般預算支出主要項目的完成情況 2008年,縣財政一般預算支出累計完成38449萬元,同比增支4656萬元,增長13.78%。今年的財政預算支出,在確保工資發放和上級有關政策支出的前提下,保證了科教、公共衛生、農業、社會保障等各項重點支出的需要。主要的支出項目執行情況如下: 1、一般公共服務支出累計完成6827萬元,同比增支1068萬元,增長18.54%。 2、國防支出累計完成193萬元,同比增支53萬元,增長37.86%。 3、公共安全支出累計完成2903萬元,同比增支1443萬元,增長98.84%,主要是按省要求,保障公檢法等單位公用經費和上級專款增支。 4、教育支出累計完成8385萬元,同比減支32萬元,下降0.38%,主要是上級危房改造資金支出減支造成。 5、科學技術支出累計完成546萬元,同比增支364萬元,增長2倍。 6、文化體育與傳媒支出累計完成366萬元,同比增支67萬元,增長22.41%。 7、社會保障和就業支出累計完成6219萬元,同比增支536萬元,增長9.43%。其中行政事業單位離退休增支426萬元,增長12.80%。 8、醫療衛生支出累計完成4202萬元,同比增支980萬元,增長30.42%,主要是農村合作醫療、衛生事業專項補助和醫保醫療經費增支。其中醫療保障支出2937萬元,同比增支1129萬元,增長62.44%。 9、環境保護支出累計完成336萬元,同比減支330萬元,下降49.55%,主要是上級排污治污補助減支。 10、城鄉社區事務支出累計完成990萬元,同比增支525萬元,增長1.3倍。 11、農林水事務支出累計完成4875萬元,同比增支407萬元,增長9.11%。 12、交通運輸支出累計完成326萬元,同比增支68萬元,增長26.36%。 13、工業商業金融等事務支出累計完成1757萬元,同比減支347萬元,下降16.49%。 14、其他支出累計完成524萬元, 同比減支146萬元,下降21.79%。其中住房改革支出430萬元, 同比增支60萬元,增長16.22%。 (三)預算執行的主要特點 2008年,一般預算收入實現了較快增長,具體表現在: 1、一般預算稅收收入增長32.63%,而非稅收入則增長25.45%,稅收收入增長高于非稅收入增長7.18個百分點;大稅種普遍大幅增收,如增值稅增收369萬元,增長24.78%,營業稅增收549萬元,增長48.12%,城鎮土地使用稅增收281萬元,增長1倍,煙葉稅增收220萬元,增長23.18%;財政綜合增長率達到26%,比上年提高10個百分點。增收的原因除了我縣經濟的健康有序發展外,財稅部門加強征管,努力挖掘增收潛力也促進了我縣財政收入的快速增長。 2、收入結構合理,質量有所提高。表現是稅收收入和非稅收入的比例基本合理,稅收收入占一般預算收入的77.57%,同比升高0.99%,而非稅收入占一般預算收入的22.43%,同比下降了0.99%。 3、支出增長基本平穩。一般預算支出主要是圍繞“保吃飯、保運轉、促發展”原則,進一步調整優化財政支出結構,重點向社會保障、教育、農業、公共衛生等人民群眾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民生支出方面傾斜,著力提高財政公共服務水平。 (四)一般預算變動情況 2008年財政一般預算收入最后調整數為10501萬元,對比年初縣人大通過的一般預算收入計劃9302萬元,超收1199萬元。 2008年,縣財政一般預算支出調整預算數為38449萬元,資金來源包括以下幾項: 1、本級財政一般預算收入10501萬元。 2、稅收返還2075萬元。 3、一次性專款補助收入11184萬元。 4、省轉移支付補助13463萬元,其中財力性轉移支付補助13027萬元,專項轉移支付補助436萬元。 5、市財力安排補助收入2594萬元,其中一次性專款補助1437萬元,專項補助1157萬元。 6、省批復決算及上年結余2796萬元。 7、增設預算周轉金省配套111萬元。 8、調入資金142萬元。 2008年我縣財政預算追加支出共2746萬元,剔除上級政策硬性配套增支910萬元,實際追加1836萬元,占一般預算支出38449萬元的4.78%。 二、2008年財政完成的主要工作情況 2008年,財政工作全面落實科學發展觀,服務和服從于全縣改革發展與穩定大局的需要,緊緊圍繞建設“生態和諧始興”的目標,切實履行財政的監督管理職責,公共財政職能進一步體現,財政工作取得了長足的進步。主要有: (一)積極組織財政收入,圓滿完成財政收入任務 財稅部門加強財源調查,認真分析我縣經濟發展形勢,在組織財稅調研小組到外地調研的基礎上,縣政府頒發了《關于做好2008年協稅護稅工作的通知》等三個文件,實行協稅護稅工作激勵機制,充分調動各協稅護稅單位以及鄉鎮對稅收征管的積極性,為完成全年的財稅任務目標奠定了基礎。 進一步加強非稅收入管理,采取切實有力措施,積極推行綜合預算,將公檢法預算單位收費罰沒收入納入預算管理,規范了非稅收入的“收支兩條線”管理,增強了政府調控能力。 定期召開財稅協調工作會議,及時、準確地分析我縣經濟形勢,全面了解我縣經濟運行狀況和存在問題,各部門通力合作,采取積極有效應對措施,嚴厲打擊“逃、漏、騙、抗”稅行為,確保財政收入穩定增長。 (二)深化財政各項改革,完善公共財政體系 2008年,主要加強了如下幾項財政改革工作的管理,取得了明顯的成效。 1、加大部門預算編制改革力度,加快推進公共財政的進程。根據我縣財力的實際情況,不斷加大我縣部門預算改革工作。所有行政事業單位已實行了部門預算,范圍包括了鄉鎮政府、縣屬學校等單位。同時,不斷規范預算編制程序,提高預算編制的科學性、規范性,增強預算編制的透明度,保障了各行政事業單位的正常運轉。 2、穩步推進財政國庫集中支付管理制度改革工作。2008年,我縣全面推進國庫集中支付改革擴面工作。至年底止,我縣共對68個部門預算單位實行了國庫集中支付改革,完成了上級部門和縣委縣政府對部門預算單位全面完成國庫集中支付改革的工作任務。目前,我縣納入集中支付的財政資金包括人員經費、公用經費、小車費、項目經費、政府采購資金及基本建設資金等。2008年,我縣實行集中支付的財政資金總額11342萬元,比上年增加6572萬元,增長137%,其中直接支付7891萬元,占69.57%,授權支付1924萬元,占16.96%,政府采購資金1202萬元,占10.60%,其他324萬元,占2.86%。 3、繼續推進政府采購工作。2008年,我縣政府采購工作按照“公平、公正、公開”的原則,不斷健全和完善政府采購管理制度,擴大政府采購范圍,增加了采購的透明度,簡化了采購程序,提高了采購效率。全年共進行了103宗政府采購活動,總采購預算金額1093萬元,實際采購金額962萬元,節約資金131萬元,節約率達12%,為財政和采購單位節約了資金,有力促進了我縣的廉政建設。 (三)關注民生,充分履行公共財政職責 1、“一保五難“、“新型農村合作醫療”、“低保五保”、“種糧補貼”、“義務教育”、“職業教育”等是新形勢下黨中央、國務院為切實解決“三農”問題,統籌城鄉、區域、經濟社會協調發展的重要舉措,也是繼農村稅費改革后的又一項重大惠民政策,有利于促進農村經濟發展,維護社會穩定,構建和諧社會。2008年,我縣財政撥付:“一保五難”中的低保資金、農村合作醫療資金、優撫資金、五保供養經費等資金共計2526.32萬元。 2、為落實中央和省市有關支農、支教政策,及時足額撥付相關資金,財政部門與鄉鎮相關部門到農戶家中摸清情況,并登記造冊后公示,群眾無異議后通過農村信用社、鄉鎮財政結算中心實行“一折通”方式撥付。2008年撥付種糧直補(8元/畝)、綜合補貼(49.50元/畝)、良種補貼(10元/畝)資金共計1162萬元;撥付農村和城鎮義務教育補助資金1221萬元,學校危房改造專項資金1725萬元。 3、大力支持農村生產和農林水利氣象建設,撥付農林水利氣象部門事業經費共231萬元(本級),撥付農林水專項資金共3247萬元。其中:農業綜合開發土地治理570萬元,沼氣工程360萬元,農田基本建設專項資金88萬元,水果種植推廣費15萬元,尖背水庫防災減災工程453萬元,面上水庫移民議案140萬元,各電站改造工程118萬元,三防電排等專項資金488萬元。公益林補償金514萬元,森林植被費48萬元,病蟲害防治及林區改造專款92萬元。 4、2008年,財政部門和縣人事局積極開展了全縣行政事業單位財政供養人員的調資工作,在去年完成行政單位調資套改的基礎上,全面完成了參公單位和事業單位調資套改工作,保證了財供人員工資的及時足額發放。 (四)加強財政干部隊伍的素質建設 財政部門堅持科學民主決策,健全民主集中制度。認真貫徹落實《行政許可法》,做好政務公開工作。堅持廉潔從政,做好黨風廉政建設工作。2008年,財政部門全體業務骨干分兩批到省財校接受業務培訓,加強了政治理論和財經業務知識的學習,努力建設一支綜合素質高、業務能力強、辦事效率高的財政隊伍,不斷提高政治素質、工作質量和工作效率,確保各項財政工作的圓滿完成。 三、2009年財政預算(草案) 2009預算編制的指導思想是: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黨的十七大、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精神,以科學發展觀統領全局,進一步解放思想,堅持改革開放,不斷深化公共財政改革,完善部門預算編制;努力培植財源,強化收入征管,積極組織財政收入;繼續調整和優化財政支出結構,突出“以人為本、關注民生”的理財理念,保工資,保運轉,保穩定,促發展,嚴格控制一般性支出。通過不斷完善公共財政框架,實現依法行政,依法理財, 促進我縣國民經濟和各項事業持續健康發展。 根據上述原則和2009年我縣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計劃要求,現將2009年我縣財政預算收支安排情況及部門預算編制情況分別說明如下: (一)財政收入安排 2009年財政預算總收入為31321萬元,其中:一般預算收入11564萬元,上級補助收入15763萬元,上年滾存結余3894萬元,調入資金100萬元。財政預算總收入對比2008年計劃數增收5442萬元,增長21.03%。 1、一般預算收入預計11564萬元,比2008年實際完成數增收1063萬元,增長10.1%。其中:稅收收入9044萬元,占一般預算收入的78.21%,比08年實際完成數增收899萬元,增長11%,其中:(1)國稅稅收2464萬元,比08年實際完成數增收224萬元,增長10%;(2)地稅稅收5600萬元(含煙葉稅1320萬元),比08年實際完成數增收709萬元,增長14.5%;(3)財政征管的契稅、耕地占用稅980萬元,比08年實際完成數減收34萬元,下降3.35%。非稅收入2520萬元,占一般預算收入的21.79%,比2008年實際完成數增收164萬元,增長7%,其中:(1)罰沒、行政性收費收入計劃1089萬元,比08年實際完成數增收81萬元,增長8%;(2)國有資本經營收入計劃485萬元,比08年實際完成數減收118萬元,下降19.6%;(3)國有資源有償使用收入計劃450萬元,比08年實際完成數增收166萬元,增長58.5%;(4)專項收入計劃496萬元(其中:排污費收入96萬元,教育費附加收入250萬元,其他收入150萬元),比08年實際完成數增收35萬元,增長7.6%。 2、上級補助收入預計15763萬元,其中:新舊體制核定返還和所得稅返還凈額2015萬元;一般性轉移支付補助6666萬元,調整工資轉移支付補助3921萬元,農村稅改轉移支付補助2135萬元,財力性固定補助150萬元,市補助收入876萬元。 3、上年滾存結余3894萬元(其中:凈結余135萬元)。 4、調入資金100萬元。 (二)財政支出安排 2009年財政預算支出按照嚴格控制一般性支出, “量入為出,收支平衡”和“保吃飯,保運轉,促發展”的原則進行安排,重點保障五保低保等社保的政策性增支,保障行政事業人員工資的適當增長,保障免費義務教育支出需要。根據以上編制原則,編成2009年我縣財政預算總支出為31308萬元,比2008年增加支出5432萬元,增長20.99%,其中:本級支出比2008年增加支出5121萬元,增長20.46%。2009年預算安排中新增的支出因素及調整支出結構后減少的支出因素如下: 1、一般預算支出情況 2009年一般預算支出計劃30150萬元,各具體支出項目及對比2008年支出計劃情況如下: (1)基本公共管理和服務支出5358萬元,增長23.09%。 (2)國防支出170萬元,增長14.86%。 (3)公共安全支出2527萬元,增長14.14%。 (4)教育支出6616萬元,增長12%。 (5)科學技術支出395萬元,增長14.16%。 (6)文化體育與傳媒支出291萬元,增長20.25%。 (7)社會保障和就業支出5726萬元,增長22.27%。 (8)醫療衛生支出1934萬元,增長16.09%。 (9)環境保護支出280萬元,增長8.95%。 (10)城鄉社區事務支出342萬元,增長5.88%。 (11)農林水事務支出1349萬元,增長52.6%。 (12)交通運輸支出96萬元,同比持平。 (13)采掘電力信息等事務支出256萬元,增長3.64%。 (14)糧油物資儲備及金融監管等事務支出1257萬元,增長50.14%。 (15)國債事務316萬元,同比持平。 (16)其他支出3237萬元,增長8.33%。 2、2009年新增的支出因素 2009年新增支出7165萬元,主要支出因素包括以下幾方面: (1)人員經費增支1588萬元,主要是增加行政事來人員崗位津貼、生活補貼及增人增支。 (2)公用經費增支756萬元,主要是公檢法司和森林分局按上級要求標準安排公用經費,其罰沒和收費收入全部納入預算管理的增支。 (3)對個人和家庭補助等增支761萬元,主要是住房公積金配套,低保五保醫保增支,義務教育增支等。 (4)其他增支4061萬元,主要是上年結轉支出及預備費等的增支。 3、2009年調整支出結構后減少支出因素 2009年按照公共財政的要求,繼續加大支出結構調整力度,壓減2008年一次性支出共2045萬元。 以上1、2項相抵比2008年初凈增本級支出5121萬元。 (三)預算收支平衡方面 資金來源方面: 1、本年縣級預算收入為11564萬元; 2、上級補助收入為15763萬元; 3、上年決算結余3894萬元; 4、調入資金100萬元(煙草上繳收入)。 本年收入總計31321萬元。 資金運用方面: 1、本年縣級預算支出為30150萬元; 2、上解支出為1158萬元。 本年支出總計為31308萬元。 以上收支對比,本年預算結余為13萬元。 (四)2009年縣級部門預算草案 按照2009年部門預算編制方案,按“二上二下”規定程序完成了76個單位的部門預算編制工作。76個部門預算單位編制情況詳見2009年部門預算草案匯總表。 2009年部門預算編制的指導思想是確保個人收入適當增加,公用經費標準不變,項目支出原則維持原標準,為此,我們主要圍繞完善編制方法,規范編制手段來促進我縣部門預算的編制工作。 完善編制方法:主要是圍繞“二上二下”的各個程序,加大對編制單位上報數據的審核力度,著重審核單位的編制情況、人員情況、收費情況,試行項目支出的績效評價。完善了編制方法,提高了編制的透明度和科學性。 完善編制手段:2009年,我們全面使用了財政部推廣的部門預算編制軟件,提高了部門預算編制的準確性,提高了工作效率,增加工作主動性和互動性,也為今后完善部門預算編制質量打下了良好的基礎。 四、2009年財政工作安排 受國際金融風暴的影響,2009年將是財政十分困難的一年。收入方面,國家調整了一系列稅費政策,將造成地方財政收入的減收。支出方面,扶持產業調整和升級,保障和改善民生,加強“三農”、教育、社會保障、醫療衛生、科技、節能減排等經濟社會發展薄弱環節,地方財政支出將保持剛性增長。因此,我們必須清醒地認識到面臨的困難,狠抓增收節支。 2009年全縣財稅工作的總體思路是:認真貫徹黨的十七大精神,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繼續深化財政各項改革,加快構建公共財政體系,促進財政收入穩定增長,大力支持縣域經濟發展;積極調整和優化支出結構,確保重點項目支出的需要。 (一)強化收入征管,確保收入目標任務的圓滿完成 一是要嚴格執法,依法征收,努力做到應收盡收。各征收部門要緊緊圍繞人代會批準的收入目標任務,堅決打擊“偷、逃、騙、抗”稅等違法行為,確保財稅收入目標任務的圓滿完成。二是繼續抓好國有資產管理、產權交易管理等工作,使有限的資源發揮最大效益。三是繼續抓好“收支兩條線”管理工作,加強對行政性收費、罰款及預算外收入的管理。 (二)加強支出管理,優化支出結構,集中財力保重點 支出方面,突出“以人為本,關注民生”。扶持產業調整和升級,加強“三農”、教育、社會保障、醫療衛生、科技、節能減排等經濟社會發展薄弱環節的扶持力度,保障和改善民生。優化財政支出結構,合理分配有限財力,嚴格控制消費支出,集中財力保障行政事業單位職工工資、社會保障、科學教育、救災支農、重點建設項目等支出需要。進一步抓好城鄉低保工作,認真執行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城鄉醫療保險和醫療救助制度。認真落實就業和再就業政策。加大對農民工的培訓力度,加快農村勞動力轉移和勞務輸出,促進農民增收。通過深化農村綜合改革,逐步增加對農村教育、衛生、文化、交通建設等事業的投入;加大農村水利基礎設施等農業基礎設施建設投入力度;繼續支持新農村建設。 (三)繼續抓好財政各項改革 一是深化部門預算管理改革,積極推進綜合部門預算。2008年,全縣60個行政事業單位、6所直屬學校、10個鄉鎮共計76個單位已全部納入部門預算管理。我們將進一步細化預算編制,完善部門預算編制方法,對部門預算單位預算內外資金實行統籌安排。完善財政供養人口基本信息庫,建立政策性和經常性項目庫,實行滾動分類管理并逐步將經常性項目支出納入公用經費定額的軌道,提高部門預算編制的準確性、完整性和合理性。 二是建立績效評價機制,提高財政資金的使用效益。將提高資金使用效益作為財政分配的出發點和基本導向,不斷增強績效觀念,加強對財政資金的監督和績效評估,逐步建立以效益為主導的財政分配機制。不斷創新財政監督方式和方法,加強預算執行情況的績效評價,將績效評價的結果作為預算安排的重要依據,建立事前績效評審、事中績效跟蹤和事后績效檢查的管理機制。 三是深化國庫集中支付制度改革。從2006年5月開始試點至2007年底止全縣已經有59個行政事業單位納入國庫集中支付管理工作,10個鄉鎮也已納入鄉鎮財政結算中心管理。我們將完善各項配套措施,加快各項收入直接繳入國庫的進程;嚴格支付方式,規范支付流程,強化預算約束;加快財政支出管理電子平臺建設,增強預算執行信息透明度,進一步簡化環節,提高財政資金運行效率,增強國庫資金調控力度。 四是完善政府采購體系。推進政府采購預算和政府采購資金國庫集中支付。進一步擴大政府采購范圍和規模,逐步提高政府采購占財政支出的比重;嚴格開標、評標程序,規范政府采購行為。 (四)是認真貫徹黨的十七大精神,加強財政隊伍建設 我局以組織財政收入為中心,以推進財政改革為重點,以提高監管水平為關鍵,以強化干部素質為基礎,開拓創新,銳意進取,內強素質,外樹形象,為做好公共財政服務工作,我們必須深刻領會黨的十七大精神,樹立思相大解放,促進大發展的思想。按照提高機關工作效能,優化服務環境的要求,加強財政隊伍素質建設。增強財政干部職工的法制觀念、效率觀念和服務觀念;要提高財政工作的透明度,繼續推行政務公開制、服務承諾制和首問責任制;加強黨風廉政建設,大力表彰先進,強化制度管人管事、預防和懲治相結合的管理模式,特別是加強鄉鎮財政所的管理工作。建設一支綜合素質高,業務能力強,辦事效率高的財政隊伍,確保各項財政工作的圓滿完成。 各位代表,2009年的財政工作任務十分艱巨。我們將在縣委、縣政府的正確領導下,在人大、政協的有力監督和關心支持下,將思想和行動統一到黨的十七大精神上來,認真履行保運行、促發展的財政職責,開拓進取,求真務實,扎實工作,戰勝困難,努力完成各項財政工作目標任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