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始興縣經濟和信息化局“三定方案”

 

始府辦〔2010〕47號

 

 

印發始興縣經濟和信息化局主要職責

內設機構和人員編制規定的通知

 

各鄉鎮人民政府,縣政府各部門、各有關直屬機構:

《始興縣經濟和信息化局主要職責內設機構和人員編制規定》已經縣人民政府批準,現予印發。

 

 

                       二○一○年十月九日

 

 

 

始興縣經濟和信息化局主要職責內設機構和人員編制規定

 

根據《中共始興縣委、始興縣人民政府關于印發〈始興縣人民政府機構改革方案〉的通知》(始委發〔2010〕9號),設立始興縣經濟和信息化局,掛始興縣安全生產監督管理局牌子,為縣人民政府工作部門。

一、職責調整

(一)將原縣經濟貿易局職責,以及縣科學技術局(縣信息產業局、縣知識產權局)信息產業的管理職責整合劃入縣經濟和信息化局。

(二)取消和調整已由縣人民政府公布取消和調整的行政審批事項。

二、主要職責

(一)貫徹執行國家和省、市有關國民經濟運行和信息化工作的方針政策和法律法規,擬訂有關規范性文件。

(二)擬訂工業、商貿流通業、信息產業發展規劃、計劃,提出優化產業布局、結構的政策建議,制定并組織實施產業結構調整實施方案。

(三)監測分析工業、商貿流通業、軟件業和信息服務業運行態勢,進行預測預警和信息引導,組織實施近期經濟運行調控措施,統籌協調經濟運行和信息化建設中的重大問題并提出政策建議。

(四)負責工業、商貿流通業、軟件業和信息服務業的監督管理,組織實施行業技術規范和標準。

(五)編制工業、商貿流通業和信息化領域企業技術改造、技術創新等專項資金年度投資計劃并組織實施,負責工業、商貿流通業和信息化領域企業技術改造投資項目審核、上報和辦理工作,參與工業、商貿流通業和信息化領域固定資產投資項目審核、上報工作,提出促進工業、商貿流通業和信息化領域企業技術改造投資的措施和意見,指導工業、商貿流通業和信息化領域企業開展國際化經營。

(六)指導工業、商貿流通業、軟件業和信息服務業的技術進步、技術創新、技術引進、消化吸收和再創新、重大技術裝備國產化、重大技術裝備研制和設備招標工作,推進相關科研成果產業化,推動軟件業、信息服務業等新興產業發展,指導企業質量管理工作,負責組織實施名牌帶動戰略和產業集群發展規劃,指導相關行業加強安全生產管理。

(七)擬訂并組織實施能源節約、循環經濟、資源綜合利用和促進清潔生產的有關規劃,組織協調相關重大示范工程建設和新產品、新技術、新設備、新材料的推廣應用。

(八)擬訂并組織實施產業轉移總體規劃,研究產業轉移重大問題并提出政策建議,推進工業、商貿流通業、信息化領域現代產業體系建設。

(九)負責推進統一開放、競爭有序的市場體系建設,培育發展城鄉市場,組織開拓國內市場,監測分析商品市場運行狀況,承擔組織實施分工管理的重要消費品市場調控和重要生產資料流通管理的責任,組織擬訂生產性服務業發展規劃和相關政策并組織實施,推進生產性服務業發展,推行連鎖經營、物流配送、電子商務等現代流通方式,促進服務業與制造業融合發展,依法對酒類、生豬屠宰進行監督管理,負責繭絲綢生產流通協調工作。

(十)負責中小企業(含鄉鎮企業)發展的宏觀指導、服務,協調解決有關重大問題。

(十一)統籌推進全縣信息化工作。推進信息技術和互聯網的普及應用,組織協調和指導信息資源開發共享、電子政務建設、電子商務推廣以及社會和經濟各領域的信息化應用,推廣信息化領域新技術、新標準。

(十二)負責全縣信息網絡設施建設的規劃、協調和管理,協調通信管線、站點、公共通信網規劃,推進面向社會服務信息網絡的資源共享和互聯互通。

(十三)協助推進重點信息化工程,負責信息安全的統籌規劃、組織推動和協調管理,協調信息安全保障體系建設。

(十四)配置和管理無線電頻譜資源,依法監督管理無線電臺(站),負責無線電監測、檢測、干擾查處工作,協調處理電磁干擾事宜,維護空中電波秩序,依法組織實施無線電管制。

(十五)組織協調全縣煤炭、電力、油品等供應,負責工業、商貿流通業和信息服務業的應急管理和產業安全有關工作。

(十六)負責民用爆炸物品及其生產、流通安全的監督管理。

(十七)指導協調工業、商貿流通業、信息化領域的對外合作與交流,指導各種經濟成分企業發展,協調煙草工業生產和專賣管理。

(十八)承辦縣人民政府和市經濟和信息化局交辦的其他事項。

三、內設機構

根據上述職責,縣經濟和信息化局設7個內設機構:

(一)人秘股。

協助局領導處理日常政務工作;負責擬訂本局年度計劃,建立健全本局機關內部管理制度;起草綜合性文件和會議組織、文秘、檔案、保密、政務公開、新聞報道、政務信息、招商簡報;負責聯系和安排領導的外事活動和接待工作;負責局機關、文明小區的后勤、安全管理工作。

負責局機關及指導直屬單位的機構編制、干部人事管理、勞動工資、職稱評定有關工作;黨務工作、工、青、婦工作、信訪、老干部服務工作;負責局機關及指導直屬單位的紀檢、監察工作、黨風廉政建設反腐倡廉、查處違法違紀行為和案件;對干部履行首問責任制等制度的貫徹進行督辦;組織協調局機關及系統內開展公務員知識等培訓教育。

(二)貿易能源股。

1.培育發展和完善市場體系,研究和指導流通體制改革,負責市場規劃建設和管理。

2.宏觀指導,工業商貿企業的生產質量管理,組織實施連鎖經營、物流配送、電子商務等現代物流管理的推廣,參與實施名牌帶動戰略及技術性貿易壁壘研究與應對工作,指導行業開展產業安全的有關工作。

3.組織實施輕紡、機械、汽車、石油、化學、煤炭、冶金、有色金屬、稀土及流通服務等產業政策,開展產業競爭力研究。

4.實施國家、省、市有關車輛生產準入的有關工作。

5.擬訂流通服務業的發展戰略,行業規劃和優化流通產業結構、深化流通體制改革等。編制關系國計民生的重要消費品儲備的管理和市場調控,建立健全、規范市場體系的政策性文件、按規定對租賃、舊貨流通進行監督管理,指導老舊汽車更新、報廢汽車管理。

6.編制酒類、鹽業、再生資源回收與利用、生豬定點屠宰等行業發展計劃并依法實施行業管理。負責審核和發放相關行業的經營資格的審定工作。

7.負責縣整頓和規范市場經濟秩序辦公室的日常工作。

8.履行國家、省、市有關化工的各項國際公約。實施與監控易制毒化學品生產有關的監督管理,對民用爆破器材生產、流通實施行政管理。

9.負責編制并組織實施工業生產中電力、燃料等能源物的運行調控方案,指導企業合理利用能源、節約能源等綜合利用工作。

10.編制和實施近期電力生產和供應的調控、配置方案,監管電網調度,協調處理電網運行。審核上報煤、油經營單位的經營資格,負責編制實施全縣煤、油的調控配置方案,組織協調工業環境和環保產業發展工作。指導推動節約用電工作。

(三)技改經運股。

1.貫徹執行國家和省有關國有企業改革的方針、政策,推進現代企業制度的建立,對各種經濟成份的企業實行宏觀管理和指導,規范企業行為規則,協調解決經濟運行中的重大問題,指導、協調國有企業和集體企業實施戰略性改組,規范中小企業社會服務體系,負責企業規劃型工作。

2.參與制定與推進企業技術改造及其投資相關政策并組織實施,負責編制并組織實施近期經濟運行調控目標,協調解決經濟運行的重大問題和生產中涉及財政、金融等問題。

3.負責掌握工業企業經濟運行情況,協調工業生產中的重大問題和生產中涉及的政策性問題。

4.指導工商企業、金融機構及社會資金的工商領域投資與技改項目的審核上報和協調落實工作,貫徹執行國家和省有關企業進步、技術創新、技術引進及重大裝備國產化的法規、政策和措施;指導企業申報國家、省級新產品、新技術鑒定工作,申報項目引進設備免稅、國產設備抵稅及項目竣工驗收工作。

5.指導工業、商業等行業的質量管理工作,組織協調工業、商貿企業推廣ISO9000族標準等現代化管理工作,協調分析重大生產質量事故并督促企業進行整改。

6.貫徹落實國家、省、市有關國有資產管理的方針、政策,提出國有資產的優化配置及增值增效的有關措施,代表國家行使出資人職責。

7.提出國有企業向外商轉讓資產、股權、經營權及相關兼并、承包、租賃工作的有關政策并實施監督。協調解決外資企業運行中的有關問題;承擔反傾銷、反補貼的國內工作和繭絲綢協調工作,負責審核上報外資開辦商品零售、批發企業。

(四)外經股。

1.負責管理全縣進出口商品目錄,辦理進出口貿易、一般貿易的進出口物資的申報工作。

2.掌握全縣進出口業務的進展情況及存在問題,負責全縣一般貿易的進出口許可證的管理。

3.負責一般貿易和“三來一補”企業的出口退稅稽核工作;會同有關部門擬訂開拓國際(境外)市場規劃,研究和推廣各種新貿易方式(含電子商務),依照法律、法規核報或核準各類企業的進出口經營資格和國際貨運代理資格。

4.申辦和組織赴國(境)外舉辦展銷會、洽談會,協辦境內各種對外經貿交易會、展銷會等,協調指導對臺貿易,指導外經貿倉儲行業管理,指導出口廣告宣傳。

5.擬定和執行機電產品進出口計劃、中長期規劃和年度指導性計劃,管理機電產品進出口目錄,編報和執行機電產品配額的年度進口方案,管理技術引進、設備進口,參與國際招標,分析機電產品進出口情況,報送有關動態。

6.負責局本部及所屬單位出訪考察項目的審核工作和持多次往返港澳地區人員的審核上報工作。

7.審批或轉報外商投資項目的設立,申辦外商投資企業批準證書,核報外商投資項目的合同、章程及其變更。

8.指導外商投資企業管理,監督檢查外商投資企業執行法律、法規和合同、章程情況。

9.宏觀管理加工貿易工作,核準縣管理權限的加工貿易業務,分析加工貿易發展情況。

10.會同有關部門對外商投資企業進行聯合年檢工作,定期向縣人民政府和市外經貿局報送有關動態,提出有關建議。

(五)引進股。

1.參與制訂外商投資戰略及改善投資環境的政策措施。

2.參與組織全市性以上大型經貿洽談、招商引資展銷等重要活動,組織開展投資促進信息化建設,負責與境外投資機構聯系交流。

3.負責擬訂本地區橫向經濟技術協作計劃及實施方案、規定和措施。

4.協調招商業務,服務投資項目。

5.負責與外地建立經濟協作關系,溝通行業與兄弟省、市、縣的對口協作渠道,開展市內外和區域的交流與協作。

(六)財會企業管理股。

1.負責全縣外貿出口總值計劃、收匯計劃,主要出口商品計劃以及利用外資計劃的編報和下達,并協調組織實施。 

2.會同有關部門研究、落實涉及外經貿的外匯、稅收、信貸、價格、保險等政策。

3.負責對外貿易業務和利用外資業務的統計工作和本局信息發布、政策法規研究工作;負責局機關的財務及財務收支有關的經濟活動的審計工作,指導外經貿行業的財會業務。

4.負責編報全縣外經貿的動態簡報。

(七)信息產業股。

1.貫徹執行國家、省、市有關法規、對全縣信息產業及信息市場實施行政管理。

2.負責組織擬訂全縣信息產業年度計劃和實施。

3.組織推廣應用信息技術、推動信息化的普及教育。

4.協助有關部門保障通信與信息安全。

5.承辦上級信息產業主管部門布置的工作。

四、直屬單位

縣中小企業局

貫徹實施國家和省、市有關中小企業的政策、法規,協調相關部門對中小企業進行指導和服務,提出促進中小企業發展的政策措施,協調解決有關重大問題;指導中小企業改革與創新,推進中小企業服務體系建設和擔保體系建設;指導創業基地建設;指導中小企業與大企業協作配套發展;指導中小企業提高自主創新能力,促進產學研結合、產業結構和產品結構優化調整;推動中小企業信用擔保行業發展。

五、人員編制

縣經濟和信息化局機關行政編制20名。其中:局長1名、副局長3名,中小企業局局長1名(由副局長兼任)。后勤服務人員數3名。

六、其他事項

縣經濟和信息化局作為負責調節近期國民經濟運行、推進國民經濟和社會信息化的綜合經濟部門,主要是管規劃、管政策、管標準,做好近期經濟運行分析、預警和信息化推廣應用,搞好綜合協調服務。堅持政企分開的原則,不干預企業生產經營活動。

七、附則

本規定由縣機構編制委員會辦公室負責解釋,其調整由縣機構編制委員會辦公室按規定程序辦理。

 

 

地址:廣東始興永安大道新政府大樓3樓

聯系人:謝曉芹

電話:3334579

傳真:3337998

郵箱:jxj@gdsx.gov.cn

郵政編碼:512500

 

 

主題詞:機構  經濟和信息化△  通知

抄送:縣委各部、委、辦、局,縣人大辦,縣政協辦,

縣紀委,縣法院,縣檢察院。

始興縣人民政府辦公室           2010年10月9日印發

 
   

 

附件下載:

關閉窗口 打印本頁

智能互動 手機版
微信
始興發布
圖片2 圖片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