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始興縣沈所鎮人民政府“十二五”發展規劃

始興縣沈所鎮人民政府“十二五”發展規劃

 

一、發展基本思路。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堅持以科學發展觀統領經濟社會發展全局,在縣委、縣政府的正確領導下,以經濟建設為中心,以“農業增效,農民增收,農村穩定,鎮級財政增長”為總體目標,突出發展第一要務,堅持“生態立鎮,農業穩鎮,科教強鎮,旅游旺鎮”戰略,搶抓機遇,切實抓好招商引資、產業優化、新農村建設和林區整治等工作,全力創建全國環境優美鄉鎮;進一步加強基層領導班子、民主政治和精神文明等建設。

二、發展目標定位。2015年,國民生產總產值達到29069萬元,年均增長7%三個產業比例達到20.644.335.1,力爭把沈所建成經濟繁榮、人民富裕、環境優美、社會安定、和諧文明的全國環境優美鄉鎮、教育強鎮、 旅游強鎮。經濟結構更趨合理,生態環境更加良好,社會更加安定團結,人民生活水平明顯改善,黨的建設進一步加強。建立并完善農村醫療保障制度,基本實現農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促進我鎮農村經濟和社會各項事業上新臺階。

三、基礎設施建設。以基礎設施建設為重點,繼續加強交通、水利、通訊等配套設施建設,不斷完善農村基礎設施功能。以創建全國優美鄉鎮為契機,抓好污水處理池、墟鎮道路綠化、美化和生態示范村等建設。大力推廣農村沼氣建設,著力開展農村環境整治,重點做好“改水、改路、改灶、改廁、改圈、改氣(沼氣和天然氣)”等六改工作,努力為農民創造一個良好的生產生活環境。

四、產業發展重點

 十二五期間,我鎮將繼續做大做強以旅游、黃煙、林化、農藝、家私五大產業體系為主的支柱產業。為此,我鎮將按照縣委、縣政府的要求,舉全鎮之力打好旅游招商引資攻堅戰,重點抓好“阿公巖”景區旅游綜合開發等項目的跟蹤服務工作;加強與香港(亞洲)山水旅游開發有限公司的聯系,耐心細致做好銅鐘寨、品碗軒、平湖度假酒店、石下古村落、始興縣河塘生態農莊、始興縣陽光假日農場等項目的服務工作;積極做好干部群眾服務招商的教育工作,營造“領導帶頭招商、干部主動招商、群眾服務招商”的良好招商氛圍,全力創建旅游強鎮,發展壯大沈所經濟。

(一)第一產業。立足我鎮農業資源優勢,繼續發展壯大煙桑菜果等農業產業,促進我鎮農業產業朝規模化、產業化方向發展。

(二)第二產業。以加快基礎設施建設為載體推進工業發展。一是加強農村飲水工程改造和沈所河堤建設,二是加快牛牯坑至沈江公路段旅游公路和天然氣工程建設進度,三是立足資源優勢力爭培育和引進“生態、休閑、環保型”的工業企業。

(三)第三產業。主要以旅游業為龍頭,帶動第三產業發展。是創建“紅圍”廣東省黨員干部教育基地、廣東省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工作。按照縣委、縣政府規定的時間,做好原廣東省委舊址“紅圍”修繕的工作,并且配合縣委、縣政府做好修繕建設和管理工作。二是完善銅鐘寨的景區建設、擴展工作。完善景區的交通道路設施,將鎮道從峽谷引到景區的上峰上,以方便旅游區的開發,提高旅游價值。三是搞好啊公巖景區的前期開發工作。根據縣委、縣政府的指示,協調好開發商與村民之間的關系,做好啊公巖景區旅游開發規劃等問題。

五、任務以及措施

全面落實我鎮“十二五”期間經濟社會發展目標任務,完成各項指標,緊緊實現經濟發展的新跨越,牢牢抓住發展這個第一要務,突出重點,理清思路,抓住關鍵,強化措施,尋求新的突破。

(一)加大招商引資力度,實現經濟發展騰飛。充分挖掘本地資源優勢并做好宣傳,積極協助已簽約香港老板做好旅游開發的各項協調工作,調解旅游開發占地糾紛,維護開發商和當地村民的合法權益,促進我鎮旅游開發工作的順利進行。

(二)抓好“固本強基”建設,發揮村黨支部作用。在鞏固共產黨員先進性教育活動成果的基礎上,對落后黨支部存在的問題進行排查整治,充分發揮共產黨員的先鋒模范帶頭作用,發揮農村黨支部的戰斗堡壘作用,增強農村黨支部的號召力、凝聚力和戰斗力。

(三)加強農村支柱產業,引導群眾發家致富。以農業產業化建設為重點,加強對黃煙、蠶桑等支柱產業的管理,堅持“公司+基地+農戶”的發展模式,努力打造煙桑專業鎮為發展方向。千方百計拓寬增收渠道,增加農民收入。糧食生產在穩產、高產的基礎上,大力推廣科學種田,以種植優質谷為主,努力提高單位面積的產量和產值。

(四)加強基礎設施建設,全面改善村容村貌。以基礎設施建設為重點,繼續加強交通、水利、通訊等配套設施建設,不斷完善農村基礎設施功能。抓好中心村和生態示范村建設,改善農村居住環境和生態環境。大力推廣農村沼氣建設,著力開展農村環境整治,重點做好“改水、改路、改灶、改廁、改圈、建沼氣池”等五改一建工作,努力為農民創造一個良好的生產生活環境。積極爭取上級的支持,對佛德哥、四清水圳進行全面的維修。鞏固林業體制改革成果,整頓林區秩序,嚴防山火的發生,保護森林資源。

(五)加強農民技術培養,力爭早日實現小康。把培育新型農民作為新農村建設的根本來抓,重點抓好農民轉移就業培訓、務農農民技能培訓和后備勞動力素質培訓,努力提高農村勞動力的科技文化素質和職業技能。開展農村普法教育,提高干部群眾的法律素質和依法辦事的能力。

(六)加強精神文明建設,創立文明和諧沈所。以“爭做新時期新農民、建設富裕文明新農村”為主題,廣泛開展精神文明建設創建活動,讓農民群眾在參與中接受教育、得到提高、獲得實惠。認真抓好誠信文明、社會公德、環保意識的宣傳教育,破除封建迷信,提倡移風易俗,培育文明新風。

(七)加強農村民主管理,建立制度完善機制。繼續做好農村土地承包完善工作,在落實土地承包權的基礎上,合理推動使用權的流轉。規范土地征用工作,依法保護農民利益。

(八)加快各項事業建設,促進社會協調發展。大力實施“科教興鎮”戰略,以農村基礎教育為重點,積極推進九年義務教育。繼續深化教育改革,提高教育質量和教師隊伍的整體素質。加快文化事業發展步伐,充分發揮業余文藝宣傳隊的作用,豐富人民群眾精神文化生活。圍繞縣委、縣政府提出爭創計生全省先進縣和全國優質服務先進縣這兩個目標,全面提高計生隊伍素質,積極開展計生優質服務,力爭2015年全鎮90%以上的村(居)實現無政策外生育村。

(九)加強安全生產工作,經濟又好又快發展。強化安全生產、加強衛生防疫等方面的預防,加強對電站、石場開挖等的安全生產工作,做好預防火災工作,實現安全生產。

(十)加強維穩工作力度,狠抓社會治安秩序。進一步加強人民調解工作, 建立社會矛盾糾紛人民調解、行政調解、司法調解相互銜接的大調解機制。積極穩妥處理人民內部矛盾,認真貫徹《信訪》條例。落實信訪責任制,做到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鎮。進一步完善矛盾糾紛預防、排查、調處機制,認真處理和化解山林、土地、鄰里關系糾紛。嚴厲打擊各種違法犯罪活動,打造平安沈所,構建和諧沈所。

 

 

附件下載:

關閉窗口 打印本頁

智能互動 手機版
微信
始興發布
圖片2 圖片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