始興縣體育事業發展“第十一個五年計劃”
體育是社會經濟發展的重要體現,體育水平如何體現一個地方綜合實力。體育同時又是黨和政府連接人民群眾的重要橋梁和紐帶,是黨和政府凝聚民心,增強黨支部和政府號召力,凝聚力的重要渠道,因此體育在某種意義上說有著舉足輕重的作用,為此在我縣第十一個五年計劃中,應把對發展體育事業列入黨和政府重點考慮發展的位置上來。
為了進一步發展我縣體育事業,鞏固全國體育先進縣成果,推進體育事業與經濟社會協調發展,以大力發展全民健身為基礎,努力提高體育競技水平,在第十一個五年計劃中,努力把我縣體育推向新的臺階,并在這五年中以建設新的體育中心為契機,帶動始興體育朝著健康向上的方向發展,為此特訂立始興縣體育事業發展“第十一個五年計劃”實施辦法。
一、今后五年的體育,要把它擺上縣委政府的一項重要工作。要真正認識到體育工作的重要,要看到我們從體育先進縣與其他兄弟縣市相比目前的差距,我們必須在發展經濟的同時,全面協調發展體育事業要加強對體育工作的領導,加大對新體育中心建設的力度,加大投入,確保五年內全面實施完成新體育中心的建設。
二、完善對體育投入機制,確保體育工作健康有序進行。體育工作不是可有可無的,它必須是隨著經濟同步發展的,如果我們忽略了它的發展,忽視了對體育的投入,那么我們的體育將會是一段時期的落后,要建立一套完整的預算計劃內的投入,才能確保體育的穩定向前發展,因此,政府必須每年對群眾體育、競技體育、體育場館、體育人才培養等有較為穩定的投入才能確保,政府應在第十一個五年計劃中向人大提出預算內計劃投入方案,財政要確保投入,投入必須到位,要將有限的資金用最恰當的位置上。
三、通過各種有益的有準備的比賽及活動促進始興體育的發展。要舉辦多種多樣的活動,多搞真正的全民健身活動,要把始興縣運動會搞起來??h運會1972年搞了以后,一直23年始興縣運動都搞不起來,建議2008年搞一次始興運動會,通過2008縣運會所產生的運動員就可以直接參加2009年韶關市第十三屆運動會。今后的五年每年應有龍舟賽,有球類聯賽,中學生籃球賽,羽毛球、乒乓球、田徑賽,學校有運動會,機關有每年一次健步跑,每年三個節日有比賽活動,每年一至二次與外地交流的比賽表演活動。鄉鎮區域性體育比賽應支持鼓勵,今后的五年應每二年搞一次小型“墨江杯”籃球賽、羽毛球、乒乓球、田徑賽、小型比賽及老年人運動會。規格要求較高,參賽隊伍要齊,真正為縣運會作準備。今后的五年計劃中每三年搞一次全縣性中小學生運動會。今后五年的各項活動既要考慮群體工作又要考慮競技比賽,既要考慮平時活動,又要著眼長遠項目的穩定和縣運會、市運會的更好銜接,既考慮機關鄉鎮又考慮學校,又考慮老年人既考慮當地又考慮交流,促進全方位發展。
四、體育人才培養要加大力度。體育就是競爭,競爭就是實力的體現,沒有體育人才的競爭就等于一般參與,沒有名次的參與就是沒有實力的象征。因此加大對體育人才的引進和體育苗子的培養至關重要,首先要以傳統運動項目學校為基礎,加大對教練員的引進工作,引進外地退役教練、運動員或與高等體育院校掛鉤派下來教練或采取運動員調上去學等方式培訓,同時也可以在保障經費的基礎上進行體育俱樂部方式運作,對取得成績的運動員和上送省隊運動員進行獎勵,制定政策對引進的教練可以放在好的單位領薪,教練本人專職從事教練工作等多種多樣的方式支持體育工作。各單位也要制訂政策,招收體育人才并安排其工作,以優惠的政策吸引體育人才,促進始興體育的良性循環。
五、建立穩定的體育場館運作機制,確保體育場館的正常使用。縣財政應在預算內每年拿出一定資金用于場館維護和運行,在確保運作基礎上采取以館養館,達到良性循環。體育館目前功能不齊備,需要使用的項目多比賽多,不能確保平時訓練使用。還要加快對新體育中心的建設進程。
六、學校體育是始興競技體育的基礎,學校體育以傳統運動項目學校 為基地,從全縣各學校選拔優秀運動員到指定學校讀書訓練,小學是逸夫小學,中學是墨江中學進行集中學習培訓。學校體育每年參加一次韶關市“英東杯”文體競賽,全縣每二年舉行一次中小學生田徑運動會,每兩年舉行一次中學生籃球賽,每二年參加一次韶關市中學生鍵球比賽,每二年參加一次韶關市中小學傳統運動項目比賽。通過定期的比賽和平時傳統項目的訓練,以及體校集訓和外聘教練員及上送培訓達到學校體育競技水平的不斷提高。
七、著眼長遠,狠抓新社區和住宅小區體育設施建設,在城建規劃中,每個新社區,住宅小區應充分考慮安排體育場地,鄉鎮村也應充分考慮市鎮、村體育設施功能的安排,通過逐年建設的辦法,把體育設施建設提高到一個新的水平。
八、加強對體育的宣傳力度,體育能聚人氣和人心,因此對體育的宣傳應加大力度,形成全社會支持關心、熱愛體育的熱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