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度始興縣機構編制委員會辦公室預算公開
目 錄
第一部分 部門預算基本情況說明
一、部門基本情況
二、收入預算說明
三、支出預算說明
四、“三公”經費預算說明
五、其他需要說明的情況
第二部分 部門預算表
一、部門收支總表
二、部門收入總表
三、部門支出總表
四、部門基本支出表
五、部門項目支出表
六、財政撥款收支總表
七、一般公共預算支出表
八、一般公共預算基本支出表
九、一般公共預算項目支出表
十、一般公共預算安排的機關運行經費及“三公”經費支出表
十一、政府性基金預算支出表
部門預算基本情況說明
一、部門基本情況
(一)部門機構設置、職能。 根據《中共始興縣委、始興縣人民政府關于印發〈始興縣人民政府機構改革方案〉的通知》(始委發〔2010〕9號),設立始興縣機構編制委員會辦公室,正科級,既是縣委的工作部門,又是縣政府的工作部門,列縣委機構序列。主要職能是貫徹執行中央、省、市有關行政管理體制和機構改革以及機構編制管理的方針政策和法律法規,加強推進行政管理體制改革的職責,加強推進行政審批制度改革等;內設機構有綜合股、行政編制股、事業編制股、行政審批股(加掛監督檢查股)四個內設股室,直屬機構有事業單位登記管理局。
(二)人員構成情況:人員編制10名、后勤服務人員1名,實有10人,其中公務員9人、統發后勤1人。
(三)預算年度的主要工作任務:1、貫徹執行中央、省、市有關行政管理體制和機構改革以及機構編制管理的方針政策和法律法規,起草機構編制規范性文件,擬訂我縣機構編制有關政策,統一管理全縣黨政群機關(含黨委、政府各部門,人大、政協、法院、檢察院機關,民主黨派和人民團體機關,以及其他行政機構,下同)和事業單位的機構編制。
2、加強推進行政管理體制改革的職責。負責擬訂全縣行政管理體制和機構改革總體方案并組織實施;審核縣直機關和鄉鎮機構改革方案;指導和協調鄉鎮行政管理體制和機構改革以及機構編制管理工作。
3、加強推進行政審批制度改革職責,負責研究行政審批制度改革有關重大問題,提出對策建議。
4、管理縣直機關和鄉鎮機關的職能配置、機構設置、人員編制和領導職數。
5、協調縣直機關各部門之間以及各部門與鄉鎮之間的職責分工。
6、負責擬訂全縣事業單位管理體制和機構改革總體方案并組織實施;審核和管理縣直事業單位的機構編制;審核除承擔行政職能事業單位外的正、副科級事業單位和股級事業單位的設立、調整。
7、監督檢查全縣行政管理體制和機構改革方案、事業單位管理體制和機構改革方案、縣直機關和鄉鎮機關“三定”規定和事業單位機構編制方案以及機構編制各項政策法規的執行情況。
8、負責全縣事業單位登記和管理工作。
9、承辦縣委、縣政府、縣機構編制委員會和上級機構編制管理機關交辦的其他事項。
(四)始興縣機構編制委員會辦公室負責本級預算和所屬單位預算的匯總公開工作。
二、收入預算說明
2018年收入預算121.61萬元,其中:一般公共預算撥款121.61萬元,其他收入(財政專戶撥款、基金預算撥款等)0萬元。比上年增加17.29萬元,增幅16.57%,原因是2017年9月新招公務員1名和機關事業單位網上名稱管理、行政審批標準化、賦碼發證、事業單位法人信息抽查等項目支出增加。
三、支出預算說明
2018年支出預算121.61萬元,其中:一般公共預算撥款安排支出121.61萬元,其他收入撥款(財政專戶撥款、基金預算撥款等)安排支出0萬元。
一般公共預算撥款支出按用途劃分:
(一)基本支出預算109.14萬元,占預算撥款支出的89.75%,比上年增加13.82萬元,增幅14.5%,原因是2017年9月新招公務員1名。其中:工資福利支出70.44萬元。
(二)項目支出預算12.47萬元,占預算撥款支出的10.25%,與上年預算相比,增長38.55%,原因是機關事業單位網上名稱管理、行政審批標準化、賦碼發證、事業單位法人信息抽查等項目支出增加。其中:001項目用于機關事業單位網上名稱注冊管理費74700萬元,與上年增加0.47萬元,主要是2017年度欠中辦機關事業單位網上名稱注冊管理費;002項目用于行政審批標準化工作的辦公設備購置、資料印刷2萬元,與上年數相比持平;003項目用于機關事業單位賦碼發證(三證合一)費1萬,與上年數相比持平;004項目用于事業單位法人信息抽查的資料印刷、接待等支出2萬元,與上年增加2萬元,主要是抽查資料印刷、接待等支出增加。
四、“三公”經費預算說明
2018年一般公共預算撥款“三公”經費預算為5.2萬元,與上年數相比減少0.2萬元,減少3.7%,原因是壓縮支出。按資金來源分,財政撥款5.2萬元,其他資金0萬元;按具體項目分,因公出國(境)支出0萬元,公務用車購置及運行維護支出2.5萬元(其中公務用車購置0萬元,公務用車運行維護費2.5萬元),公務接待費支出2.7萬元。
五、其他需要說明的情況
(一)機關運行經費一般公共預算27萬元,包括辦公2萬元、印刷費0.5萬元、郵電費1.5萬元、差旅費1.5萬元、公務接待費2.7萬元、手續費0.1萬元、工會經費0.5萬元、專用材料0萬元、一般設備購置費0萬元、培訓費0.5萬元、電費0.6萬元、辦公用房取暖費0萬元、辦公用房物業管理費0萬元、公務用車運行維護費2.5萬元、其他交通費用4.5萬元、其他費用10.6萬元。
(二)政府采購預算0萬元。
(三)預算績效目標情況。2018年,主要工作目標有:完成行政審批標準化建設、機關事業單位網上名稱管理、賦碼發證、事業單位法人信息抽查等4項工作,依法合規并安全高效的做好支出工作,力爭100%達到部門整體績效目標。
(四)國有資產占有情況。截止2017年底固定資產35.43萬元,其中交通設備(小汽車)16.18萬元、通用設備19.25萬元。
(五)國有資本經營預算撥款收支情況。收入0,支出0。
(六)專業名詞解釋。
1.一般公共預算:指對以稅收為主體的財政收入,安排用于保障和改善民生、推動經濟社會發展、維護國家安全、維持國家機構正常運轉等方面的收支預算。
2.部門預算:指與財政部門直接發生預算繳款、撥款關系的政府機關、社會團體和其他單位,依據國家有關法律、法規規定及其履行職能的需要編制的本部門年度收支計劃,涵蓋部門各項收支,實行一個部門一本預算。
3.機關運行費:即部門(單位)公用經費,包括辦公及印刷費、郵電費、差旅費、會議費、福利費、日常維修費、專用材料及一般設備購置費、辦公用房水電費、辦公用房取暖費、辦公用房物業管理費、公務用車運行維護費及其他費用。
4.“三公”經費包括因公出國(境)經費、公務用車購置及運行維護費和公務接待費。其中:因公出國(境)經費指市直行政單位、事業單位工作人員公務出國(境)的住宿費、差旅費、伙食補助費、雜費、培訓費等支出;公務用車購置及運行維護費指市直行政單位、事業單位公務用車購置費、公務用車租用費、燃料費、維修費、過橋過路費、保險費等支出;公務接待費指市直行政單位、事業單位按規定開支的各類公務接待(外賓接待)費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