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探索綠色發展與鄉村振興的新路徑上
一種名為巨黃竹的優質竹種
憑借其卓越的生態與經濟價值
成為多地爭相引進種植的明星竹子
近年來
我縣按照
“全竹利用、三產融合、可持續可循環”的發展思路
扎實推進竹產業發展
將閑散、低效的土地集中流轉
大面積栽種適生能力強、產材量高的巨黃竹
通過規模化經營
實現生態效益和經濟效益雙豐收
在沈所鎮烏嶺水巨黃竹苗圃基地,負責人李國輝領著記者到山頭查看,這些漫山遍野的巨黃竹都是今年五月初種植的,面積有500畝,目前巨黃竹都長得生機勃勃,有的已經開始長分枝了。
今年5月13日,我縣開始引進種植巨黃竹,接近兩個月時間,已經長到一米多高了,第二個芽孢也已經長出來。四個月之后,到九月份,巨黃竹會長到4至5根竹筍,到第二年,巨黃竹的竹筍可以達到10幾根,目前巨黃竹的長勢良好。
李國輝介紹,巨黃竹是多年生植物,種下3年到4年即可成材砍伐,是造紙和提取纖維的上等原料,巨黃竹品質優良、易存活,栽植前3年適時澆水、松土、除草、施肥,后期管理無需花費太大心力,做好病蟲害防治即可。與當地的品種相比,巨黃竹具有抗旱、抗寒、纖維高、產量高、材質好的優點,可筍、可竹兩用,增收見效快,是優良的經濟作物。正是因為對巨黃竹進行了深度考察和了解,他們才會下定決心大面積發展種植。
李國輝說,在考察的時候了解到巨黃竹比較粗大,可以抗風抗雪壓,而且枝丫少、產量高、纖維好,是用來做竹漿的好材料。考察回來后,始興縣就把巨黃竹作為一個發展項目引進投資,從現在長勢看達到了預期效果。預計,豐產后一畝巨黃竹產量大概是4到5噸,按照每噸450元計算,按照正常采伐除去成本之后,每畝純收入高達一千元,是提高農民收入的一個好項目,種植巨黃竹不僅經濟價值好而且生態效益好。
在可持續發展與綠色經濟的浪潮中,巨黃竹的優質竹種正逐漸成為眾多企業競相追捧的原材料新寵。它憑借其獨特的生長特性和廣泛的應用價值,巨黃竹的種植不僅為生態環境帶來了積極的變化,更為企業提供了穩定且高質量的原材料供應,助力企業實現綠色轉型與高質量發展。
始興華洲木業有限公司生產部經理農平海介紹,這兩年他們企業也在大力推廣竹刨花板新產品,在市場上的反饋也非常好,這需要大量的竹子作為原材料,政府正大力推廣巨黃竹種植,對企業有非常好的幫助。“因為在原材料采購方面,我們能夠方便就近有更豐富的原材料作為生產研發。我們有理由相信在不久的將來種植巨黃竹將為企業的發展注入新的強勁動力。”
隨著國家對生態文明建設和鄉村振興戰略的深入實施,竹產業的發展前景愈發廣闊。縣委縣政府和企業紛紛加大對竹產業的支持力度,通過政策引導、資金扶持、技術推廣等措施,推動竹產業向規模化、標準化、品牌化方向發展。同時,隨著消費者對環保產品的需求不斷增加,竹制品的市場需求也在持續擴大,為竹產業的發展提供了強勁的動力。竹產業,這一綠色產業的新星,正以其獨特的魅力和無限的潛力,引領著綠色發展的新潮流,種下更多的綠色希望,收獲更多的生態與經濟雙豐收。
縣林業局副局長鄧明乾介紹,下一步,我縣將持續抓好竹產業發展,一是抓一產擴面,重點抓巨黃竹等優質竹種的擴面種植,為竹產業發展提供優質的原材料;二是抓招商引資,推進竹子精深加工產業發展,提升竹產業附加值;三是抓三產融合,推進林下仿野生食用菌、竹林康養旅游等“竹下”經濟發展,全面帶動竹農增收致富,全力推進“百千萬工程”高質量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