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百縣千鎮萬村高質量發展工程”實施以來,隘子鎮大力推動滿堂標兵村提升,積極探索文旅產業為主導、多產業融合發展的發展模式,不斷強化黨建引領,提升鄉村基層治理,走出了一條獨具特色的鄉村振興發展之路。 
滿堂村充分利用農文旅資源稟賦優勢,以國家4A級景區滿堂客家大圍旅游區為龍頭,盤活利用閑置資源,深入開展招商引資工作,利用閑置村小學,引進并落地實施了九齡耕讀園項目,項目簽約資金4300萬元;盤活滿堂客家大圍對面的低效用地,引進簽約了隘子鎮滿堂村農文旅綜合開發項目,項目簽約資金2500萬元。新開設餐飲、住宿、休閑娛樂、商品銷售等經營店10余家,新增就業崗位45個,輻射帶動本村及周邊就業人數1500多人,使村民分享鄉村產業發展紅利。 梯云軒項目負責人何麗麗告訴記者,滿堂村作為“百千萬工程”的典型村,她在這里開辦了民宿,政府還給予了大力支持。截至目前,她的民宿接納宿游客人數過萬。同時,還聘用附近20名村民成為民宿的員工,提高村民收入,讓村民在家門口實現就業。 滿堂村以實施“百千萬工程”為契機,搶抓發展機遇,立足典型村的特色資源優勢,因地制宜發展現代農業產業,加大對張九齡宰相粉、香菇、木耳、野生靈芝等林下經濟農特產品的推廣銷售,創新農特產品的包裝設計,豐富營銷方式和拓寬營銷渠道,打響當地特色農產品品牌。 勝源家庭農場項目負責人李德勝說,他的家庭農場就是以靈芝為主,現在的面積大概有300畝左右,產量約3,000斤左右,因為有村里的大力支持幫著推銷,在吸引客戶的同時,還擴大了銷售渠道。 滿堂村黨支部書記官炳權介紹說:“我們村現在有11家張九齡宰相粉作坊,和兩家靈芝種植林下經濟企業,全村張九齡宰相粉年產量達100萬斤,產值約550萬元,食用菌種植面積1,000畝,產值約600萬元?!?/section> 在推進“百千萬工程”部署落地落實的過程中,滿堂村以滿堂客家大圍綠美工作為抓手,扎實推進綠美始興生態建設工作落實落細,新建觀景亭2個,建設防汛美麗河堤2公里,包括河岸景觀建設500米,增設6間特色展廳,并開展農村人居環境整治行動,通過鋪裝、硬化道路,修建排水溝渠、生活污水處理,拆除亂搭亂建等一系列具體措施,并在村內種植了銀杏、桃花、香樟等景觀樹種1600多棵,越來越完善的基礎設施、越來越舒適的人居環境、越來越便利的交通條件,持續增強著滿堂村的吸引力。2024年春節期間,滿堂村接待游客近10萬人,創歷史接待人數之最。 隘子鎮宣傳委員段瑛介紹,隘子鎮進一步落實“文旅興縣”戰略,以滿堂圍4A級景區為牽引,完善圍樓布展和周邊綠美建設,推動九齡耕讀園等招引文旅項目落地建設,完善景區周邊配套服務設施。并充分加強村景聯動,推動滿堂村創建典型村、標兵村,實現村圍共美,全力打造始興新圍美典范,促進圍樓復興,助力“百千萬工程”在基層落地生根。 據介紹,滿堂村將一如既往緊跟隘子鎮黨委、政府步伐,正視困難和問題,圍繞產業發展、和美鄉村人居環境整治、鄉村治理等重點工作,黨群齊心協力,實現和美鄉村和示范引領的建設目標,打造出色彩斑斕、美美與共的滿堂秀美新面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