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百千萬工程】紅梨村:發展新產業新業態 打造宜居宜業“典型”村

  自“百千萬工程”實施以來,馬市鎮紅梨村以典型村建設為契機,立足本村發展實際,堅持以旅游為依托、以產業為支撐、以振興為目標,大力發展現代農業產業和培育新產業新業態,推動鄉村產業集聚發展,不斷打造宜居宜業和美鄉村。


  圖片


  走進馬市鎮紅梨村,規模化種植黃煙成群連片,一行行、一壟壟覆蓋了地膜的煙田星羅棋布、縱橫阡陌。煙農們在田間地頭忙碌著,分工合作、配合默契,用移栽器將一棵棵煙苗種在田壟間。現代化科技的加持,讓種植戶在開春農耕之際,既輕松,又高效。


  圖片


  “現在很多都是用機械化的工具參加進來,對比以前全靠人工就沒有這么辛苦。我們夫妻兩人種三、四十畝黃煙,基本上只是農忙的時候偶爾需要請一些工人。”煙農盧先生說。 


  圖片


  據了解,紅梨村立足本地“煙稻輪作”特色,大力發展現代農業產業,推動產業集聚,先后完成烤煙房和水稻烘干廠的建設,實現傳統農業向規模化、現代化、產業化的轉變。

  圖片


  同時,紅梨村還科學謀劃,充分利用駐鎮幫鎮扶村工作隊資源,培育新產業新業態不斷增強“造血”功能,探索發展屋頂分布式光伏、食用菌、竹扇加工廠、鄉村振興車間等產業,著力于實現資源資產價值化,壯大集體經濟,提升村集體和村民收入。2023年村集體經濟收入由2022年的32萬元增長至44萬元,產業發展與群眾增收雙利雙贏成效顯著。
  此外,紅梨村旅游資源也十分豐富,現有省級大安坪古村落、客家圍樓3座、省級文物紅梨渡槽、明朝戶部尚書譚大初古墓,先后被評為“中國美麗休閑鄉村”“廣東省文化和旅游特色村”。紅梨村立足文旅資源稟賦,探索古村落、古圍樓等古色古香人文資源活化利用的新路徑,先后建設完成農耕文化展覽館、郭曉冬文學館、王憲榮哲理水墨文化館,著力于將紅梨村打造成始興縣又一處文化精品地標。同時,不斷完善旅游基礎配套設施,建成紅梨村游客服務中心和紅梨生態農莊,補齊公共基礎設施短板,以文助旅、文旅融合,打造“高顏值”古典村。
  接下來,紅梨村將通過引進立華牧業、銘欣農業等實力企業大力發展肉雞、蛋雞養殖產業,并通過“公司+農戶”模式,帶動農戶就業增收。同時發展壯大富村公司,充分借鑒浙江先進經驗,通過銷售本地“紅傅氏沙田柚”、“有機大米”等特色農產品,引入外商盤活閑置房屋、土地等資產資源發展休閑觀光、民宿、農家樂、光伏發電等鄉村產業,發揮聯村帶農節點功能,增強致富能力,全力做好典型村產業發展文章。


附件下載:

關閉窗口 打印本頁

智能互動 手機版
微信
始興發布
圖片2 圖片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