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記者從始興縣新供銷雷公魚生態農產品有限公司了解到,該公司不僅養殖有水庫生態瘦身魚,還結合產業發展規劃,因地制宜,發展“陸基養魚”新模式,每年的出魚量達到十萬多斤。 
走進始興縣太平鎮江口高基嶺村雷公魚“陸基養魚”基地,一排遮陽棚架映入眼簾,里面擺放的一個個大圓桶格外顯眼,魚兒在大圓桶里歡快地游來游去,水面泛起層層漣漪。基地負責人曾運華把飼料撒向水池,水面頓時像炸開了鍋,數不清的魚紛紛浮上水面“搶”食,一眨眼功夫,飼料全被搶光。曾運華向記者介紹,現在只是對剛運回來的魚兒進行投喂,兩三天后等魚逐漸適應了就會停料。

據了解,這個基地是2021年建成使用的,共投資35萬元,建有十個直徑為八米的陸基圓桶,主要養殖鱸魚、鯇魚、青魚、黃角魚、塘虱魚等品種,收購回來的魚要在圓桶里不投喂,瘦身養殖90天后才可上市。 “陸基養魚”主要利用水循環,所有水池采用循環供水模式,養殖池水通過底部水管排出進入處理池,經過沉淀、殺菌、生物凈化處理池,再由過濾池回到養殖池,達到水源循環利用生態環保的目的。而大棚起控溫作用,有效提升了魚的生長周期。由它養殖出來的魚類肉質更加細嫩鮮美,深受百姓們的喜愛。 “陸基養魚”的發展前景非常廣闊。曾運華說,下一步公司計劃擴大養殖規模,擴建20個陸基圓桶,年出魚量將達到20萬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