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傳統認知中
赤松茸是餐桌上的珍饈美味
然而
一場舌尖上的創新風暴正悄然改變這一格局
從田間菌菇到酥脆曲奇
赤松茸的“華麗轉身”背后
是當地打破傳統產銷模式
探索深加工新路徑的堅定決心與實踐
政企研多方攜手
將鮮美的赤松茸融入曲奇餅干、面包等系列產品
不僅碰撞出令人驚艷的美味
更推動農產品附加值實現飛躍式增長
為特色農業產業發展注入強勁動力
走進位于江口的金饡食品有限公司生產車間
一股濃郁的赤松茸鮮香撲鼻而來
工作人員正忙碌地將赤松茸干片進行超微粉碎
隨后與黃油、小麥粉、白砂糖粉等原料按比例攪拌
全程不加一滴水
拌好的料經過成型機精心塑形
變成一朵朵精致的小花形狀
再經過三十分鐘的烘焙
赤松茸曲奇便新鮮出爐
公司負責人陳敏表示
赤松茸曲奇通過“菌菇+烘焙”
實現了完美的跨界融合
這是企業與赤松茸種植基地
攜手合作的豐碩成果
據陳敏介紹,金饡食品主營烘焙類產品,一次偶然的機會司前強鎮富村公司與其公司聯系,希望能結合其公司的烘焙技術,把赤松茸融入到產品中。經過多次嘗試,成功突破了赤松茸鮮食的局限性,研發出了系列赤松茸產品,其中有曲奇,餅干、面包,包子等。
接下來
該公司將依附始興食用菌種植基地
加大產品研發力度
打造始興特色赤松茸食用菌系列手信
為鄉村種植二產發揮企業作用
當赤松茸濃郁的菌香與曲奇的奶香、酥香完美融合
每一口都能讓菌子的鮮味在齒間蔓延
酥脆的餅干在口中化開
帶來獨特的味覺享受
而這一創新背后
離不開省科技特派員及其團隊的努力
他們為司前赤松茸種植基地潛心研發,不僅解決了赤松茸量產時的銷售難題,更開創了赤松茸與烘焙融合的新路徑,極大提升了赤松茸的附加值,完善了從種植、初級加工、深加工到銷售的完整產業鏈。
據了解
赤松茸種植基地的菇產量很大
畝產能達到六七千斤
在生鮮銷售不完的前提下
如何才能發揮它所有的價值呢?
對此他們進行了一系列的嘗試
省科技特派員、韶關學院食品科學博士劉永吉表示,第一步,把它制成干菇銷售。干菇銷售產量也很大,那就想這個干菇的價值還沒挖掘發揮到極致,進一步把干菇粉碎,加工成其它原料,跟食品加工廠合作,引入超微粉碎技術,把這個原料打得更細膩,滿足餅干曲奇、糕點這類產品的需要。通過這個技術的加持營養成分更好利用,提升了赤松茸的附加值和營養價值,這樣能夠使它的銷售價值提升。
從原料到生產,從揉面到烘焙出爐,十幾道工序嚴格把控每一個步驟,讓健康和美味得以并存。空氣里彌漫著菌香,每一口都酥酥脆脆,鮮味在口中炸裂。松脆、焦香、甜咸適中,不膩口。原來餅干也能有山珍的鮮美。從“種植端+加工端”的聯動模式,使鮮菇銷售倍增,有效緩解了種植基地的季節性滯銷壓力,也給種植基地帶來了信心。
據了解
赤松茸經過去年的示范種植
取得了不錯的成效
春節前
司前鎮強鎮富村公司主要是銷售鮮菇為主
春節后把赤松茸進行初加工烘干
這場赤松茸與烘焙的跨界融合
正書寫著特色農業產業發展的嶄新篇章
為鄉村振興注入源源不斷的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