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土地“檔期”不空轉!澄江千畝油菜借輪作模式“顆粒歸倉”

  近日,初春美麗盛放的金色油菜花海褪去“金黃的外衣”,位于澄江鎮的千畝成片的油菜花迎來了成熟季,沉甸甸的油菜莢掛滿枝頭,在微風中輕輕晃動,奏響豐收的序曲。

圖片

圖片

  伴隨著機械的轟鳴聲,在齒輪飛速轉動間,一株株油菜被迅速卷入機器。收割、脫粒、分離等一道道工序行如流水,脫殼后的油菜籽圓潤飽滿、烏黑發亮,油菜殼和秸稈被自動粉碎成細末,均勻地鋪灑在田間,不僅減少了焚燒秸稈帶來的污染,還能有效為土壤增肥,為后續農作物種植奠定良好基礎。

圖片

圖片

圖片

  為積極探索一田多收,增加農民的收入,我縣創新稻油周年輪作模式,已建成1000畝油菜籽綠色高產高效示范區,涉及我縣3個鎮、5個村,共1000畝,主導品種湘油420、粵油29,平均畝產150公斤,節本增效105元。其中,澄江鎮善亨村300畝,澄江鎮四村村200畝,城南鎮膽源村200畝,城南鎮羅所村100畝,羅壩鎮角田村200畝。

微信圖片_20250422155631.jpg

  據縣農業科學研究所所長黃振標介紹,澄江鎮今年稻油輪作種植的油菜畝產預計能達到300斤以上。收割后的油菜田馬上進行整田插秧,預計25號就能夠把早稻插下去,對早稻的影響不大。

  為確保下一茬作物的種植節令,縣農業農村局搶抓晴好天氣,指導農戶機械搶收,通過機械收割,秸稈及油菜莢就地粉碎還田肥地,農戶整地后再種植水稻等農作物,實現輪作不斷檔。此外,縣農業農村局還邀請了省農業科學院專家進行指導,穩住農戶的“油瓶子”和“錢袋子”。

微信圖片_20250422155628.jpg

  專家開展測產工作。

  據廣東省農業科學院水稻研究所副所長潘俊峰介紹,始興通過糧油周年輪作,可以提高單位面積糧油產能,實現周年糧食作物和油料作物雙豐收。今年,他們在澄江鎮首先開展了百畝連片的冬油菜測產工作,前期的長勢良好,與接下來的再生稻茬口銜接,他認為這種模式是非常可行的。接下來,他們還將針對油菜季、水稻季這種周年的肥料高效、輕簡化栽培等工作做進一步完善,使這種模式在粵北地區有大的應用前景,助力廣東省乃至華南地區的糧油大面積單產提升。

  據縣農業農村局相關負責人介紹,2024年,我縣糧油輪作試點工作在全縣10個鄉鎮開展,持續落實油菜優質品種和新技術推廣,加強生產主體培育,推進產業融合發展,促進“一田多收”,讓農戶既有“糧”也有“油”。去年,我縣糧油輪作3421畝,秋冬季種植油菜籽面積3400多畝。截至目前,今年油菜水稻輪作面積超2500畝。

  近年來,我縣緊緊圍繞加快建設農業強國的戰略部署和“百千萬工程”等重點工作,堅持把保障糧食和重要農產品穩定安全供給作為頭等大事,以綠色發展為導向,以促進糧油增產和農民增收為目標,組織開展綠色高產高效創建,加強技術集成,示范帶動大面積均衡增產和效益提升,全方位夯實糧食安全根基。


附件下載:

關閉窗口 打印本頁

智能互動 手機版
微信
始興發布
圖片2 圖片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