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分時節,司前鎮河口村的百畝竹林迎來豐收季。村支書官新華是一名退役軍人,在他的帶領下,村民正忙碌地采收成片的巨黃竹。作為“百千萬工程”的項目之一,這片去年5月引進的巨黃竹種植項目,不僅讓村民嘗到了產業發展的甜頭,更成為退役軍人扎根鄉村、帶領群眾致富的生動寫照。
“當過兵的人,最不怕的就是攻堅克難!”談及為何選擇發展竹產業,官新華目光堅定。去年,我縣響應韶關市“竹產業高質量發展”號召,將巨黃竹種植納入“百千萬工程”項目。得知政策后,官新華迅速行動,帶領村集體與縣企業一起投入試種巨黃竹?!耙屶l親們看到實實在在的效益,產業選準了,鄉村振興才更有底氣?!彼f。
與當地竹種相比,巨黃竹憑借“重量大、分枝少、成林快”的優勢脫穎而出?!氨镜刂褚豢弥荒荛L一棵,巨黃竹一棵能發3-5棵,采收時只需留1棵,來年又能自然生長,省了補種成本?!惫傩氯A算起經濟賬:去年5月種下的竹苗,如今已進入豐產期,每棵售價5元,今年預計采收2萬棵,收入超10萬元。村里將竹苗賣給林業大戶、縣林業局及當地農戶,用于制作竹漿紙、家具等產品或者培育竹苗。隨著縣竹林深加工產業集群工程落地,未來銷量有望進一步攀升。
政府的強力支持為產業發展注入“強心劑”。我縣對巨黃竹種植戶給予每畝300元補貼,并邀請了專家前來進行技術指導。去年,該村投入勞務費5萬元,帶動200余人次參與種植管護;村集體還獲得土地租金1.5萬元,可用于修繕村道、灌溉水渠等老舊設施;今年預計勞務支出增至7萬元,涵蓋采收、除草、施肥等環節,既增加村民務工收入,又解決了部分留守勞動力就業問題。村民王某喜笑顏開:“在家門口干活,一天能掙100多塊呢!”
對于未來,官新華信心十足:“如果去年3月就開種,今年產量還能翻倍!明年的產量預計比今年翻兩番!”他表示,當前階段主要是售賣竹苗,待種植規模擴大之后,將轉向成竹進行銷售,主要對接竹產品生產企業。目前縣里正加快構建竹產業體系,未來將推動竹資源培育、竹材精深加工以及竹林生態旅游康養業的建設,進一步提升附加值。當下,官新華正依托村級竹苗培育基地,瞄準周邊區縣的種植需求,擴展產業鏈條。
一片竹林,一方致富經。在退役軍人村支書的帶領下,司前鎮的“竹文章”越寫越精彩,綠色產業正成為鄉村振興的“新引擎”。正如官新華所言:“種下的是竹子,長出來的是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