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馬市鎮堂閣村:干群合力 共建和美新村典型樣板

  堂閣村位于馬市鎮東北部,與南雄市古市鎮交界。今年來,堂閣村緊跟馬市鎮典型鎮培育步伐,搶抓“百千萬工程”典型村培育機遇,因地制宜挖掘本土資源、提升人居環境、發展富民產業、創新鄉村治理,全力打造典型村新樣板。

  
村建往昔:干群合力  “丘陵”變“新村”

  堂閣新村始建于1999年,是韶關市“奔康工程”樣板工程之一。新村建設初期,村委會周邊還是一片丘陵,在“奔康工程”政策支持下,馬市鎮黨委、政府和村委會將規范農村建房管理納入村規民約,通過“盤活閑置地塊、村民出讓土地、村委集約管理、統一規劃布局”的模式,干群齊心協力移山填土、拆屋建房,昔日“丘陵”搖身變“新村”,目前已有6個自然村230多戶村民聚居于此,約占村莊人口1/3,成為農民集中居住的典型案例。

  圖片

  
村建今朝:群眾參與 “舊貌”換“新顏”
  
01集中資源要素 加快提升村容村貌

  堂閣村典型村培育總投資890萬元,現已完成國道323線沿線風貌提升,新建占地8300平方米的文化休閑廣場,并完善周邊設施配備和景觀打造。堂閣新村入口、村委會周邊片區、池塘生態公園、古樹公園等節點工程也將于近期全面完工。

  圖片

  
02尊重群眾意愿 找準農房提升路徑

  以“農房微改造”為切入口,村委會周邊為中心,以點帶面連片打造沿村沿線風貌提升。過程中由鎮政府提供外墻真石漆、外墻刮白抹灰兩種方案,政府固定投入50元/㎡,村民則根據方案分別出資50元/㎡或10元/㎡。通過“村民和政府共同出資”模式統籌資金,激勵村民充分發揮主人翁精神,主動當好宜居農房建設的“施工員”。目前已有86棟簽訂農房微改造協議,其中完工70棟,一個“政府引導、村委搭橋、村民參與”的農房風貌品質提升格局正在成型。

  圖片

  
03推進拆舊復墾 推動舊房蛻變新村

  堂閣村通過拆舊復墾,將農村舊宅基地、空閑地、廢棄地等存量建設用地騰退出來的指標用于開展新農村建設,引導村民集中居住建房,同時嚴格按照農村宅基地“一戶一宅、建新拆舊、帶圖審批、按圖驗收”的要求,落實“五公開”“三到場”制度,規范用地建房全過程管理。目前已完成拆舊復墾面積277.65畝,推動湞江山、老屋家、長坑三個自然村61戶開展新農村建設,成功實現美麗鄉村的蛻變。

  圖片

  
04巧用積分超市 激發鄉村治理效能

  鎮村鄉賢共同籌集資金2萬元作為積分制啟動資金,通過制定《“積分樂”手冊》、建立“積分小超市”激勵村民自發參與鄉村治理。積分樂起始分10分,村民通過參與環境衛生整治、植綠護綠進行積分,只加無減,每分可兌換1元。積分超市開始以來,堂閣村共開展兌換活動3場次,累計兌換積分2185分,為63戶群眾兌換物品88件。在綠美建設方面累計籌集資金約4萬元,種植苗木近1100株,打造四小園22個、“美麗庭院”2戶、綠美示范點1個。

  圖片

  
05發展屋頂光伏 村民暢享“陽光收益”

  將村委會和村民閑置的房屋屋頂通過租賃形式安裝光伏設施,目前已完成安裝61戶,每年帶動村集體經濟增收超1萬元,累計為村民帶來收益近4萬元,是馬市鎮“陽光”工程樣板村。2023年堂閣村村集體經濟收入26.88萬元,2024年預計可達35萬元。

  圖片


附件下載:

關閉窗口 打印本頁

智能互動 手機版
微信
始興發布
圖片2 圖片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