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來,始興縣澄江鎮堅持黨建引領,深入實施基層黨建“十大工程”,以“黨建+”為抓手,聚力干部培養、聯系服務群眾、產業發展等方面,有力推動黨建工作與鄉村振興深度融合、齊頭并進,持續賦能鄉村促振興。
“今晚的產業大講堂講解了國土空間規劃的常識和農村集體三資管理,都是實打實的知識點。我對用地程序及清產核資的范圍、重點和主要任務有了新的認識,對我幫助很大。非常感謝鎮黨委打造的產業大講堂學習平臺。”村干部感言收獲頗多。
關于鄉村振興項目的落地,其關鍵在于科學合理的規劃與精準有效地執行相結合。如果村干部沒有清晰正確的國土空間用途管制意識,在用地方面觸碰了“紅線”,將導致項目無法順利推進甚至停滯,前期投入的人力、物力和財力遭受巨大損失,打亂鄉村產業布局。
為進一步發揮黨建引領作用,助力鄉村全面振興扎實推進,澄江鎮黨委積極在提升干部隊伍素質上下功夫。以每周一次的“產業大講堂”為契機,構建“黨性教育+業務培訓+經驗分享”集中學習模式,聚焦黨的紀律建設、澄江鎮農業產業發展現狀、全域土地綜合整治政策解讀等知識點,幫助干部增強大局意識,理清工作思路,明確發展目標,夯實知識儲備,為“黨建引領鄉村振興工程”打下堅實基礎。
近日,澄江鎮暖田村村民張阿姨欣喜地發現,自家往鄰居鐘奶奶家原本的泥濘小路已全面完成硬化,出行環境得到了極大改善。張阿姨感言道:“之前這條小路沒有硬化,下雨天積滿泥水,根本過不去。前幾天和入戶的干部反映了,馬上就解決了,非常感謝黨和政府的關心。”澄江鎮黨委和暖田村“兩委”這一舉措切實提升了村民的生活質量和幸福感。
“利民之事,絲發必興”。澄江鎮黨委始終堅持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宗旨,充分發揮黨組織引領和黨員干部示范帶頭作用,以始興縣打造的“幸福直通車”黨建工作為契機,通過組建“鎮+村+組”三級網格,健全完善“黨員干部+群眾”聯系制度,于每周四晚組織黨員干部入戶走訪,在家門口為群眾講解政策、傾聽群眾心聲,做貼近群眾的“知心人”。
面對群眾反映的問題,現場人員能處理的直接處理,不能處理的也會給當事人出具“受理回執單”,告知后續跟進人員的聯系方式。哪怕是外出務工村民的民情訴求,也會根據事件的難易程度、時間期限、職責權限等進行流轉交辦和匯總分析,納入日清日結系統。真正做到聽民聲、解民憂,把“直通車”開到群眾心里。
截至目前,澄江鎮黨員干部已組織入戶走訪234次,解決群眾問題21個,穩步推動“進萬家門、知萬家情、解萬家憂、辦萬家事”。
善亨村作為我縣的縣級典型村,正穩步推進鄉村振興車間項目的落地實施。村“兩委”計劃利用東莞市塘廈鎮的對口資金,將善亨小學老校區改造為一座占地面積約1500 平方米、高兩層的廠房。在村 “兩委” 的積極引領下,計劃落地該車間的食品加工企業已與該村村民就時蔬收購事宜展開了協商。待項目建成后,該車間將穩定收購本土各類時蔬,以制成醬菜、泡菜、辣味食品等副食產品。
“以前我們種植的時蔬,常常面臨銷售渠道不暢、價格不穩定等諸多難題,收益難以得到有效保障。現在,企業已和我們協商好了收購計劃,讓我們對未來的發展充滿了信心,再也不用為蔬菜的銷路和收益擔憂了,我們只需專心種植出優質的蔬菜即可。” 善亨村農戶饒先生滿懷期待地說。
企業承諾,將以高于市場的收購價收購符合標準的時蔬,并且提供免費的種植技術指導,幫助村民提高蔬菜的產量和質量,助推農業發展的良性循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