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唯學歷唯本領!讓鄉村人才“破土閃光”
“這位申報‘鄉創客’的同志線上平臺粉絲量非常可觀,在推廣農副產品上很有方法和思路,對比之下流量和銷售額都很奪目。” “這位同志善于學習先進知識,積極為群眾提供種植技術指導,這恰恰符合我們評選‘土專家’的導向?!?/section> 近日,在縣委組織部、縣農業農村局、縣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依托我縣鄉村振興人才驛站舉辦的始興縣“土專家”“田秀才”“鄉創客”專家評審現場會上,專家們正輕聲交流著意見。
每一份厚厚的材料都要經過每一位專家的審閱,每一項評審內容都對照著詳細的評分標準,力求分不同賽道突出每一名申報人的優勝處和閃光點,并綜合專業技術能力、創新創造成果、社會影響力等多方面因素進行評定,旨在通過評審活動挖掘和表彰在農業農村領域具有專業技能和創新精神的鄉村人才。
據悉,我縣去年已評審出“土專家”“田秀才”“鄉創客”29名,如今正在農業農村經濟發展和農民增收致富的各行各業大顯身手。今年的宣傳力度更大、動員范圍更廣,吸引了包括涉農種(養)大戶、生產加工大戶、經營能手、合作社牽頭人、農業技術骨干等在內的眾多鄉村人才參與,經過層層篩選后進入評審環節的共46人。大部分申報人都有一個共同點,那就是他們都是“始興人”——生于斯或長于斯,住于斯或創業于斯,對家鄉和故土有深厚的感情,熟悉本地人文環境和資源稟賦,在本領域本行業深受群眾的信賴。
“有很多申報人對涉農行業非常熱愛,甚至癡迷,”縣農業農村局相關負責人十分感慨,“他們不一定有很高的學歷或職稱,年紀最大的申報人已經62歲了,在整理佐證材料的過程中需要我們工作人員更費心地指導,手把手地幫忙。但他們在自己擅長的領域,靠著經驗積累和科學培訓練就了一身過硬的本領,個個都是村子、鎮子里的‘領頭雁’,是種植、養殖的‘風向標’。他們數十年如一日積極聯農帶農推廣技術,發達不忘故里、致富不忘老鄉,我們一定要把這些人才選拔出來,提供更寬廣的平臺培養使用起來?!?/section>
鄉村振興是一篇大文章,需要集聚各類人才共同書寫。我縣優化實施人才入縣下鄉十條措施,組建專家(人才)顧問團精準引進農學專家,扶持人才返鄉創業項目,推行農村職業經理人試點,不唯學歷論文、不唯獎項帽子評選涉農行業帶頭人,組織鄉村人才“走出去”到發達地區的產業基地參觀學習、開拓視野,將高校導師團隊、科研機構專業技術人員“請進來”到農村進行成果轉化,發動“土專家”“田秀才”“鄉創客”站上講臺解難題、“傳幫帶”,多措并舉為農村產業提供更寬廣的發展路徑,強載體、優服務為鄉村人才搭建更多干事創業的平臺,為縣域推動“百千萬工程”走深走實注入強勁動能!
關閉窗口
打印本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