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日炎炎,驕陽似火
正是黃煙采收烘烤時
素有“廣東金葉第一鎮”美譽的馬市鎮
迎來了黃煙的收獲期
在這個金色的季節里
煙農們忙碌的身影
成為田間地頭最動人的風景
在馬市鎮的田間地頭,成熟的煙葉青蔥茂盛,煙農們正緊張有序地進行著煙葉的采摘工作。他們熟練地將一片片成熟的煙葉采摘下來,動作迅速而準確。采摘下來的煙葉被整齊地堆放在一旁,等待著送往烤煙房進行集中烘烤。為了確保煙葉的品質和口感,煙農們嚴格遵守采摘標準,只采摘成熟度適中、色澤鮮亮的煙葉。
每年種煙近20畝的都塘村煙農黃運生告訴記者,今年2月份種下去的煙,5月底就開始采摘煙葉了,一個星期左右就可以采摘一批送到拿到都塘烤煙房烘烤。黃運生說,因為雨水多,今年煙葉的畝產量預計5000多斤,而去年達到6000斤左右。
采摘下來的煙葉很快被送往烤煙房進行集中烘烤。在烤煙房內,技術人員通過精確控制溫度、濕度和時間,確保煙葉烘烤均勻、品質優良。烘烤過程中,煙農們輪流值守,時刻關注著烤房內的情況,確保每一片煙葉都能達到最佳的品質和口感。
據馬市鎮黃田烤煙房技術員劉兵權介紹,今年6月1日,烘烤房就開始開烤,烘烤期間,專業技術人員會通過烘烤房的觀察窗觀察判斷煙葉的烘烤情況,從而控制烘烤間內的溫度、濕度和時長,保證煙葉烘烤的質量。
作為“廣東金葉第一鎮”,馬市鎮始終堅持“上造種煙,下造種稻”的發展戰略,緊緊圍繞煙糧協同發展、促農增收目標,多舉措廣泛推行煙稻輪作模式,實現煙葉與糧食生產質量和效益提升。2024年馬市鎮種植黃煙1.8萬畝,計劃收購煙葉5.4萬擔,建有烤煙房1086間負責煙葉烘烤,由馬市煙站、都塘煙站負責煙葉的分級與收購,同時還成立黃煙專業合作社18家,以“公司+合作社+農戶”為發展模式,通過育苗、機耕、植保、分級、烘烤、配送“六個統一”進行栽培種植,引進專業種植指導和烘烤技術,降低煙農種植成本,幫助煙農增收致富。
黃煙產業的發展不僅為煙農帶來了豐厚的收益,也為當地經濟注入了新的動力。隨著黃煙生產的不斷發展壯大,越來越多的農民加入到黃煙種植的行列中來,形成了規模化的種植模式,不僅提高了農民的收入水平,也促進了當地農業產業的轉型升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