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所鎮堅持以“百千萬工程”為統領,聚焦提升項目“匹配度”、企業“滿意度”、產業“關聯度”,全力培育壯大鎮域產業,牽引帶動鎮強、村興、民富,2023年鎮域生產總值實現3.49億元,同比增長4.3%;在2024年一季度全市鎮域經濟考評一般鄉鎮類別中排名第四,進入“紅榜”。
1000畝春節大櫻桃現代農業產業園。
一是聚焦提升項目“匹配度”,把特色優勢轉化為發展優勢。堅持因地制宜、突出特色,立足自身資源稟賦,用好“一清單兩圖兩表”,創新建立招商引資項目資源配對機制,大力發展高附加值農業、文化旅游等特色產業,推動形成本土資源、產業項目融合共興、互促共進的良好局面。一方面,突出宜農則農、宜林則林、種養結合,精準引進1000畝春節大櫻桃現代農業產業園(全省首個“北櫻南移”項目)、南蛇嶺中成藥種植、千諾竹林散養雞等20個高附加值農業產業項目,有效推動農業產業特色化、集約化、規模化發展,2023年,農林牧漁業產值實現3.33億元,同比增長18.9%。另一方面,整合盤活本土生態文化、圍樓文化、紅色文化、民族文化等,謀劃實施華南敵后抗戰遺址群修繕、國家特色旅游公路等文旅項目,加快構建“紅色研學+生態觀光+民俗體驗+野外露營”全鏈條文旅產業發展模式,八一村獲評廣東省鄉村研學旅行特色村,紅圍景區成功創建國家級3A旅游景區,火山營地成為全縣休閑露營基地“網紅”打卡點。
小學生到紅圍開展研學活動。
二是聚焦提升企業“滿意度”,把優質服務轉化為發展速度。堅持項目為王,大力發揚“無事不擾、隨叫隨到”的“店小二”精神,建立班子成員產業項目“專班+專員”全鏈條服務機制,實行“一個產業項目、一名班子成員、一套服務方案、一個工作專班”的“四個一”服務模式,去年以來,累計協調解決要素保障、用電用工、道路硬化、融資貸款、項目建設等問題64個,企業滿意度達98.6%,6個產業項目跑出了“當年簽約、當年落地”的“加速度”,為鎮域經濟提速發展提供了有力支撐。其中,1000畝春節大櫻桃現代農業產業園項目,從企業考察到項目簽約、從落地動工到生產種植,僅用了7個月時間。
三是聚焦提升產業“關聯度”,把產業生態轉化為發展質效。堅持把促進農民增收、產業能級提升擺在突出位置,扎實推進鎮域產業延鏈條、聚集群、筑生態,推動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農民增收致富,厚積成勢、牽引帶動鎮域經濟高質量發展。先后引進星月灣陽光度假城、稻蛙共生綠色生態種養、南蛇嶺農業綜合體、張九齡宰相粉加工廠、金谷香大米加工廠等延鏈、補鏈項目,深化“項目+強鎮富村公司+合作社+農戶”產供銷模式,2023年,鎮域所有行政村集體經營性收入達到10萬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