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伏下面養黑斑蛙 沈所瑤族村簽約漁光互補項目
5月16日上午,沈所鎮瑤族村舉行簽約儀式,與廣東鯤羽投資開發有限公司簽訂漁光互補產業黑斑蛙養殖協議,形成魚塘上綠色發電、水中特色養殖的高質高效利用模式,閑置魚塘變為村委會的“致富池”。 

據悉,沈所鎮瑤族村漁光互補產業黑斑蛙項目占地117畝,投資600萬元,畝產可達4000斤。項目簽約后,魚塘即可蓄水入苗,預計首批20畝將于7月上旬上市。黑斑蛙肉質具有高蛋白、低脂肪、低膽固醇的特點,全身均可食用,燒烤、煮粥、火鍋、爆炒都是美味佳肴,口感緊實、肉質香甜,備受市場歡迎。而我縣地處亞熱帶季風氣候,蛙類養殖周期短、時間早,較北方上市時間提前,能彌補餐飲行業時間空缺,錯峰銷售到北方,具有廣闊的市場前景。該項目養殖的黑斑蛙將喂食蛋白飼料,魚塘中還會安裝吸引蚊蟲的燈光,這些天然的美食都可以為黑斑蛙“加菜”,讓黑斑蛙口感更豐富。 
沈所鎮瑤族村黨支部書記鄧唐福介紹說,漁光互補能最大程度地利用魚塘資源,光伏互補為黑斑蛙提供清涼的生活環境,同時有效防御強對流、冰雹以及暴曬等惡劣天氣。此前,村委會已經與廣東鯤羽投資開發有限公司簽訂光伏投資協議,建設9.17MWP分布式光伏發電項目,目前光伏板已基本安裝完成,待調試后即可使用。 
項目后期還將與當地村民合作,增加養殖渠道,提供蛙苗、技術支持、生產標準,還可以統一收購,利用好當地豐富的魚塘資源的同時,帶動村民增收致富。村委會將魚塘出租,一方面收入光伏的租金,另一方面還以漁光互補資源入股,增加了村委會收入。同時,該村還將以廣東外語外貿大學到沈所鎮瑤族村“三下鄉”的契機,后期將采取直播助農、通過冷鏈運輸拓寬銷售規模,持續打響當地的養殖品牌。
關閉窗口
打印本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