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科技入竹”打開新質生產力大門

  中國人愛竹。從張九齡的“鳳凰佳可食,一去一來儀”,到蘇東坡的“寧可食無肉,不可居無竹”,自古以來,文人墨客就鐘情于竹,把竹與“梅、蘭、菊”并稱“四君子”,清雅高潔的竹居文化千年傳承。


  

微信圖片_20240709115005.jpg

  俯瞰始興,縣域發展動能十足(鄧斌 攝)

  始興縣竹林資源豐富,全縣竹林面積有27.9萬畝,立竹量超過1億根,素有“南山木,北山竹”的美譽。近年來,始興立“竹”資源,做“竹”文章,以科技創新培育發展竹產業新質生產力,賦能竹產業高質量發展,致力打造縣域“百億級”竹產業集群。

  “吃干榨盡”一根竹

  走進廣東華鸝生態科技發展有限公司全竹家居體驗館,各式竹居用品豐富多樣,從竹地板、竹茶具、竹桌椅等“以竹代木”產品,到竹吸管、竹纖維餐盒、竹源新材料等“以竹代塑”生活用品,被全竹環抱的生活空間,顛覆了人們對竹產品的傳統認識。

  “我們在始興打造粵北首家全竹家居體驗館,就是想通過沉浸式的竹居生活場景體驗,讓更多的人了解以竹代木、以竹代塑、以竹代鋼等竹產業發展趨勢和巨大潛力。”廣東華鸝生態科技發展有限公司總經理陳杰介紹說,“小小一根竹,渾身都是寶,竹子的主要化學成分為纖維素、半纖維素和木質素,而竹葉中含豐富的竹葉黃酮素。通過四素分離技術,可以實現從竹頭、竹尾到竹枝、竹葉的全竹產業化、高值化利用,可謂將一根竹子‘吃干榨盡’。比如,平常作為廢棄物的竹葉,提取出的竹葉黃酮素,可以用于生產保健品、功能性食品、天然化妝品、膳食補充劑等,目前純度為99%的竹葉黃酮素市場價高達7000萬元/噸。”


  

微信圖片_20240709115012.jpg

  始興縣竹產業循環經濟產業園鳥瞰圖

  據了解,華鸝公司和始興縣“牽手”共同打造始興竹產業循環經濟示范園。該示范園位于始興馬市工業園,總規劃面積265畝,總投資18億元,一期項目開發正如火如荼的有序推進,竹木復合材料項目預計2024年10月可建成試產,年產值1.5億元,“四素分離”開發項目預計2025年6月建成試產,年產值可達4億元。

  竹海漪漪起新風。華鸝年產10萬噸四素分離開發項目,新飛年產2萬噸特種薄頁紙項目,必碩年產40萬噸竹基纖維紙模一體化項目......一批批竹產業重點項目先后落地,總投資超過100億元。近年來,始興縣搶抓“以竹代塑”“以竹代木”機遇,出臺支持竹產業高質量發展20條等扶持措施,按照“全竹利用、三產融合、可持續可循環”的發展思路,聚焦竹產業新產品、新業態,大力發展以竹資源利用為主導產業的生態循環產業,用科技撬動竹產業新格局。

  產才融合點燃竹產業發展“新引擎”

  產業要發展,人才是關鍵。始興縣堅持“人才強縣”,創新組建縣域經濟發展人才(專家)顧問團隊,引進“南嶺團隊”1個,打造2個廣東省博士工作站、22個省市工程技術研發中心等人才創新平臺,為推動竹產業高質量發展提供“智力”支撐。

  以竹興業,始興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渴望人才。作為“竹資源可循環經濟產業創新團隊”的核心成員,早在2021年,華鸝總工程師侯小兵就被聘任為始興縣域經濟發展人才顧問。“始興竹產業發展起步不算早,但起點高,我們以中國科學院平臺為支撐,可以有效積聚竹產業創新鏈、人才鏈、產業鏈、資金鏈、政策鏈等發展要素,打造全竹綠色循環產業鏈。” 侯小兵介紹,華鸝將在始興建設竹產業循環經濟科研成果轉化平臺,重點發展竹材“四素分離”精深加工、竹纏繞復合材料開發、竹產業現代裝備制造等高技術含量、高附加值產業,助力始興在竹產業賽道上實現彎道超車、后發趕超。


  

微信圖片_20240709115016.jpg

  始興縣工業園區(鄧斌 攝)

  人才引領,向新而行。“國家林業重點龍頭企業”“廣東省博士工作站”“廣東省企業創新中心”......一項項榮譽的背后,是華洲木業有限公司對科研的堅持和對創新的追求。“十多年來,我們非常注重對科技研發團隊的培養,建立了廣東省博士工作站,并與華南農業大學、南京林業大學等院校密切產學研合作,團隊去年新研發了防水防潮、抗變形的竹馨板,目前市場反響很好。”華洲木業公司總經理林衛東說:“這個產業推開后,我們每年基本上可以消化20到30萬噸的竹材,計劃5年內讓竹材的產能占一半以上,實現‘以竹代木’的轉型。”

  值得一提的是,為增強竹產業規模化發展后勁,始興縣加強與中國林科院、浙江農林大學等竹產業研究機構的合作,在全省率先從四川省興文縣引進優質竹種巨黃竹。“巨黃竹耐寒性比較強,3年可成林,6年達到豐產期后,每年產量能夠達到每畝5噸以上。”始興縣林業局負責人介紹:“今年上半年,始興縣培育了650畝巨黃竹苗圃,可供2萬畝商品竹種植。接下來,苗圃還將擴種至2千畝以上,每年可為發展8至10萬畝商品竹提供種苗,為‘小竹子’做成‘大產業’提供充足優質的竹資源。”

  “小竹子”撬開“新質”大門

  “中國式現代化要靠科技現代化作支撐,實現高質量發展要靠科技創新培育新動能。”習近平總書記在全國科技大會、國家科學技術獎勵大會、兩院院士大會上的殷殷囑托,為高質量發展指明了方向。


  

微信圖片_20240709115019.jpg

  始興縣北山竹海(鄧斌 攝)

  坐擁良好生態的粵北山區縣,如何培育新動能推動縣域經濟高質量跨越式發展?“越是欠發達地區,越需要創新驅動發展。”始興縣委書記華關頗有感觸地說道,“竹產業就是始興以科技創新開辟的發展新賽道,塑造的發展新動能。”

  下“竹”功夫,點“竹”成金,一個縣域“百億級”竹產業集群的宏偉藍圖正在始興徐徐展開。始興縣發改局負責人介紹:“始興國家農村產業(竹產業)融合示范園入選了國家農村產業融合發展示范園創建名單,示范園規劃總面積達1095.5 平方公里,其中核心區規劃面積2.78平方公里,重點建設竹循環經濟產業園。預計到2025年,示范園竹產業總產值將達到25億元以上;到2035年,形成百億級以上規模產業集群。”

  “小竹子”撬動“大產業”的背后,是始興以科技創新培育和發展新質生產力的生動實踐。據了解,近年來,始興找準縣域科技創新定位,積極探索“反向科創飛地”新模式,先后引進了一批科技創新領軍人才,招引了華鸝生態、伯克生物等科技創新型企業,植物“四素分離”生態利用技術、Ⅰ類新藥柚皮苷片的國際化臨床開發項目等一批科創成果在始興轉化落地,科技創新正成為始興高質量跨越式發展的強大驅動力。

  產業向“新”提質,發展向“高”攀登。“百千萬工程”進入加力提速之年,始興將堅持以科技創新為引領,統籌推進傳統產業升級、新興產業壯大、未來產業培育,強化科技創新和產業創新深度融合,在做大做強“電子線路板、微型馬達、辦公文具暨航空文創、先進裝備制造、醫用衛生材料、竹木深加工”等六大主導產業集群的基礎上,加快布局新能源、大數據、生物醫藥等新興產業,以新質生產力培育發展新動能,打造始興高質量發展的未來支撐。


附件下載:

關閉窗口 打印本頁

智能互動 手機版
微信
始興發布
圖片2 圖片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