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改革攻堅規范治理年】我縣以“改革攻堅規范治理年”為抓手 著力破除高質量發展的難點痛點堵點問題

  2月15日,韶關市委召開市委十三屆二次全會,將2022年定為“改革攻堅規范治理年”,全面部署2022年改革攻堅、規劃治理工作。全會召開后,始興縣迅速貫徹落實市委十三屆二次全會精神,緊盯制約高質量發展的難點痛點堵點問題,深入推進“改革攻堅規范治理年”工作,著力破除作風“五弊”、制度“五桎”、發展“五困”、民生“五盼”問題,充分激發縣域經濟高質量發展、跨越式增長的新活力。

  

  強化服務提質解難點

  著力在解決營商環境難點上下功夫。圍繞“優流程、減材料、壓時限、降成本”持續推進“放管服”改革,清理規范行政審批事項、涉市場準入經營合同中的不合理條款,清理取消不規范不合理收費,打破工建項目審批、政務服務“一網通辦”信息壁壘,最大程度利企便民。優化投資項目落地服務機制,健全項目預審、要素保障和統計入庫機制,清理規范投資項目報建審批事項,實行產業項目“標準地+承諾制”土地供應模式,完善政府債券資金使用和監管機制,確保今年重點項目開工率達90%以上、入庫率達80%以上。加強各鄉鎮各部門與縣自然資源局的溝通協調,完善項目用地預審機制,全力保障項目用地需求。健全招商引資上下游工作鏈條,規范駐外招商隊日常管理,完善招商引資獎勵激勵機制,實行招商引資項目全生命周期管理,提高招商效率、力促項目落地,力爭今年簽約引進項目25個以上,實際到位投資18億元以上。

  著力在解決產業發展難點上下功夫。聚焦三產結構不優問題,完善推動產業健康發展政策體系,加大產業發展扶持力度,以“粵港澳大灣區10萬畝綠色有機菜籃子基地、湞江河谷10萬畝楊梅枇杷特色水果產業帶、環車八嶺10萬畝特色林下經濟產業帶”等3個10萬畝產業帶為引領,加快推動農業現代化;以忠信“雙百億”電子信息產業為引領,加快推動工業經濟倍增升級;以心泉谷、紀元田園綜合體項目建設為引領,促進文旅產業融合發展,不斷增強產業發展后勁和支撐作用。深化財稅管理體制改革,健全一體化協稅護稅機制,規范非稅收入劃轉后的征收管理,積極處理好落實新的減稅降費政策和組織收入工作,緩解財政收支矛盾。

  著力在解決群眾關切的難點上下功夫。緊盯群眾“急難愁盼”問題,健全“我為群眾辦實事”長效機制,完善就業創業、教育、醫療衛生、住房、養老等服務體系,優化對困難群眾的關愛幫扶機制,全面規范和打通惠民政策落地“最后一公里”。深入踐行“以人民為中心”思想,深化黨群服務中心實體化功能化建設,優化“社區吹哨、黨員報到”工作機制,推進風度書房、基層綜合性文化服務中心、旅游服務中心建設,不斷提升群眾服務水平。

  

  強化規范治理消痛點

  著力治理資源開發痛點。嚴厲打擊自然資源亂占亂用等違法違規行為,通過資源整合、政策性退出、依法依規回收等方式,大力整治溫泉地熱、山林、水、文旅等資源利用“小散亂”問題,加快實現資源節約集約高效利用。加強土地收儲管理,規范征拆行為和利益分配機制,分類指導、分情況處理征拆涉及的集體“留用地”、社保分配、爭議地調處等歷史遺留問題。扎實開展土地房屋征收工作腐敗和作風問題專項整治,解決好群眾反映的突出問題。大力盤活閑置低效土地,完善國有建設用地“增存掛鉤”工作,加快批而未供、供而未用土地處置化解,依法依規處置“涉法、涉訴、涉訪”的閑置土地,推動低效用地進行“二次開發”“二次招商”,扎實抓好違法用地、用林整改工作,力爭今年完成1000畝土地收儲任務、200畝低效閑置用地盤活利用、新增1500畝水田指標,保障產業發展需求。

  著力治理生態環境痛點。下大力氣整治群眾反映強烈的生態環保問題,持續推進中央環保督察反饋問題整改,健全問題整改落實長效機制和常態化督察督導機制;嚴格實行“三線一單”生態環境管控體系,加強生態環境監測,規范生態環境保護綜合執法,確保縣域生態環境安全。強化系統治理、綜合治理、源頭治理,持續推進城鎮、農業農村、工業污染“多源共治”,繼續推進入河排污口排查整治,深化水環境綜合治理,解決城鎮生活污水收集低、畜禽養殖污染的問題,實現全縣主要江河斷面水質穩定達標。科學制定農村生活污水治理“十四五”專項規劃,準確掌握全縣農村生活污水處理設施建設和運行管理現狀,建立健全農村污水設施運維管理機制,提高農村生活污水處理設施運行使用效率。

  著力治理基層矛盾糾紛痛點。扎實推進信訪工作規范化建設,圍繞黨的二十大等敏感節點,規范治理信訪領域歷史遺留問題,落實好領導包案、接訪制度,大力化解涉城鄉建設、涉勞資糾紛、涉房地產、涉林改、涉軍退等重點領域、重點人員的重復信訪問題和到省進京上訪要案、積案,確保實現“六個不發生”。強化社會面管控,按照“全面覆蓋、突出重點”的原則,強化應急管理處置,持續開展掃黑除惡斗爭常態化工作,增加警力投入社會面巡邏防控,快速應對、高效處置各類警情,確保社會面管控有力有效。

  

  強化制度建設通堵點

  立足當前抓好制度“破舊”。認真梳理、全面清理項目建設、產業發展、城鎮建設、鄉村振興、行政執法、民生保障等領域,與高質量發展實際不協調、不銜接的“老政策”,不切實際、言之無物的“空政策”,以及與上級政策、法律法規不相符、甚至有沖突的“土政策”,確保各類政策制度與時代同步、與現實同步,防止老政策、舊政策阻礙、拖累發展。

  與時俱進抓好制度“立新”。針對當前發展遇到的問題,更新、修改不合時宜的政策制度,特別是涉及碳達峰碳中和、科技創新、優商惠企、征地拆遷、擴大投資和內需等領域的政策制度,根據上級最新政策文件,加強問題調查分析,把癥結找準、把對策定實,確保各項政策制度切合實際、行之久遠。建立健全發展需要的政策制度,學習借鑒“雙區”經驗做法,立足始興發展需要,搶抓國家和省、市政策機遇,運用好老區、少數民族地區、鄉村振興等各類優惠政策,做好政策銜接和制度創新,研究推出吸引力大、操作性強的政策制度,補齊已有政策的配套政策,為加快高質量發展提供新助力。


附件下載:

關閉窗口 打印本頁

智能互動 手機版
微信
始興發布
圖片2 圖片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