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韶關始興 構建與“雙區”互聯互通現代綠色交通體系

  近年來,始興著力構建與“雙區”互聯互通的現代綠色交通體系。

  地處粵湘贛鄰接區域,韶關始興縣自古便是嶺南交通要沖。作為“雙區”輻射內陸腹地的“黃金通道”,近年來,始興縣充分利用自身的生態優勢和區位優勢,全面對接融入“雙區”。依托豐富的生態、人文等資源稟賦,始興堅定不移走生態優先、綠色發展之路,堅持以擦亮“國家生態文明建設示范縣”品牌為主題,以打造“環車八嶺生態經濟圈”為主線,以全面深化改革為動力,全力推進新型工業化、新型城鎮化、農業現代化、旅游全域化等“四化”建設。

  下一步,始興縣將以現代交通綜合通道建設為引領,加快推進與“雙區”互聯互通,抓好武深高速始興聯絡線、國道G323縣城段改線、“四好農村路”等項目建設,通過構建綠色交通體系,全面支撐環車八嶺生態經濟圈的建設和發展,夯實對接“雙區”的交通基礎。


  道路由“線”成“網” 帶旺全域旅游改善民生福祉

  寒冬時節,一場寒潮過去,位于韶關始興縣X344線兩旁延綿22公里的落羽杉褪下最后一絲碧綠“妝飾”,一路飄紅,就像橫亙在田野里的一道紅色屏障。如今,該路段成為了始興當地冬日里的一道獨特風景,不少游客慕名前來打卡。今年,始興縣又計劃投資9700萬元,實施“詩畫田園·十里彩杉”——城南周前至沈所花山人居環境整治項目,對這條落羽杉大道周邊環境進行整治提升,讓游客有更佳的觀賞體驗。

  一段段美麗旅游路,帶旺了始興縣全域旅游的人氣。始興高起點、高標準打造一批旅游路、特色路、產業路等工程,改善了隘子鎮張九齡故居、貴廬,總甫心泉谷溫泉旅游度假村,沈所紅圍等旅游景點的通行條件,更是助力了始興枇杷節、楊梅節、圍樓文化節的成功舉辦,助推了總甫心泉谷溫泉旅游度假村、城南古塘秋月山莊等一大批農業龍頭企業及“農家樂”“鄉村游”迅速興起。

  “作為扎根本地的龍頭企業,從確定投資意向后,縣委縣政府就根據企業需求,投入1000多萬元對連接心泉谷的道路進行改建,對企業的生產、發展提供強有力的保障。”心泉谷度旅游度假村項目部負責人告訴筆者。

  路,帶動著產業發展,成為人們改善生活的籌碼和底氣。“前兩年村里的交通很差,道路坑坑洼洼,雨天更是難行,想要把貧困戶的農產品運出去很不容易。”東莞港務集團駐司前鎮河口村扶貧干部肖興林告訴記者,自駐村以來,他們結合當地實際幫扶河口村貧困戶發展走地雞養殖項目,但是交通的問題一度讓他們很是擔憂。如今,G220線始興段的改造完成,讓肖興林懸著的心放了下來。通過這條路,只需十多分鐘,他們便可到達武深高速始興司前出口,并經武深高速將貧困戶養殖的雞及各類農產品銷往廣州、東莞、深圳等地。

  近年來,始興創新機制,破解短板,以“小財政大交通”的發展戰略思維,圍繞鄉村振興,結合新農村建設、扶貧攻堅,推動一大批交通基礎設施建設。近三年全縣共投入2.8億元,完成通自然村公路路面硬化219.96公里,通旅游景區道路100.1公里,安全生命防護工程324.9公里,“暢返不暢”改造工程38.66公里,窄路拓寬改造工程17.3公里,改造危橋12座。

  如今,一條條道路延伸到鎮、到村、到村小組,道路由“線”成“網”,讓各鄉鎮關系更為緊密;國道323線、220線、535線,韶贛高速、贛韶鐵路和武深高速貫穿全境,縣內外互通有無、方便快捷,成為支撐“環車八嶺生態經濟圈”建設和發展的基礎。

  隨著未來“環車八嶺生態經濟圈”一批現代交通綜合通道建設項目的實施,始興將構建互聯互通的大交通網絡,推進跨區域重點交通設施一體化建設。

  

加快建設現代交通體系夯實對接“雙區”交通基礎


  要想富,先修路;道路通,百業興。交通是一座城市的血脈和骨架,承載著一座城市的方向和未來。近年來,始興縣通過開展交通建設大會戰、“四好農村路”攻堅戰、農村公路養護機制改革、“136”路長制實施和路域環境整治,著力完善交通運輸網絡,優化交通運輸結構,強化運輸通道通行能力,形成了以韶贛、武深高速公路為主動脈,國省干線公路為骨架,縣、鄉、村公路為“毛細血管”的公路網絡。

  “十三五”期間,始興縣武深高速公路建成通車47公里,國道G220五里山至涼口段一級公路改建約9公里、涼口至翁源壩仔段路面升級改造約46公里、新增國道G220線和G535線,地方公路縣道規劃升級省道58公里,新增旅游公路4條共22.75公里。

  農村公路既是關乎農村經濟發展的“大交通”,更是關乎農民幸福生活的“大民生”。圍繞鄉村振興,結合新農村建設、扶貧攻堅,始興縣積極探索“四好農村路”建管養運新模式。在全市率先實行“政府購買社會服務,免收農民配套資金”的農村公路建設新模式。積極完善農村公路縣、鎮、村三級管理機制,將農村公路管理機構運行經費及人員基本支出全部納入財政預算。

  “以前村子通往外面的唯一道路是泥路,下雨泥濘難走,天晴塵灰漫天。自從政府幫我們的道路硬化后,出行更方便了。”沈所鎮花山村的村民張大姐說。2020年,始興完成“四好農村路”決勝攻堅任務里程211.907公里,實現縣道、鄉道、村道砂土路全消滅,100人以上自然村通硬化路100%;通過了“四好農村路”省級示范縣創建等,交通建設取得顯著成效。

  “十四五”期間,始興縣將從公路、鐵路、水運、港口、站場樞紐、交通運輸服務等5個方面,繼續加強高速公路建設,持續開展國、省道干線改造,建設區域一體化道路網,完善農村路網,基本形成以“一鐵三高一環一航”和“二縱二橫一環”國道、省道、干線為骨架,以密集縣、鄉、農村公路為經絡的綜合交通運輸網,進一步提高始興縣交通區位優勢,增強對珠三角、長三角、贛南地區的交通運輸影響力。

  目前,始興縣建設現代交通體系已進入結構優化、網絡銜接和運輸一體化集約發展的新階段,下一步,始興縣將按照現代交通體系建設的要求,以“交通強縣”和“大交通”為目標,以深謀劃、抓落地為措施,補足短板,強力提升始興的交通區位水平。


附件下載:

關閉窗口 打印本頁

智能互動 手機版
微信
始興發布
圖片2 圖片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