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始興縣流轉土地十一萬畝助力鄉村振興

  近年來,始興縣按照“流轉形式多樣化、運作方式市場化、實施程序合法化、經營方式規模化”的要求,建立健全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流轉機制,引導農村土地資源集聚有效利用,截至2020年6月,全縣共流轉土地11.73萬畝,其中耕地6.48萬畝,林地5.25萬畝,因地制宜培育出蔬菜、水果、中草藥等一批特色優勢產業,助力鄉村振興發展。


111.png


  土地流轉,“轉”出特色農業

  政策激勵,開展土地流轉試點。始興大力推進現代農業發展,積極培育和壯大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出臺了《始興縣級示范家庭農場認定管理辦法(試行)》《關于鼓勵新型農業經營主體發展的實施意見》等系列政策,扎實推進土地流轉工作。在上級支持下,指導澄江鎮制定《澄江鎮人民政府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流轉獎補激勵政策試點方案》,采取對流出土地農戶、當地村委會、流轉經營主體每流轉一畝土地分別獎勵50元、50元、100元的激勵方式,全面推進土地流轉試點工作。截至目前,該鎮共流轉耕地1萬畝,占全鎮耕地總面積70%,土地流轉試點工作取得明顯成效。以盛豐生態農業科技有限公司和柏宏農業科技有限公司為農業龍頭的企業,分別流轉耕地1526畝和3200畝,建成有機蔬菜基地和特色水果基地。2019年,以種植有機蔬菜為主的澄江鎮暖田村被農業農村部評定為國家級“一村一品”專業示范村。

  政府引導,提高土地流轉質效。始興縣鼓勵各鄉鎮結合自身情況,多措并舉推進土地流轉工作,提高土地流轉比例,擴大土地流轉規模,促進農業產業結構調整和現代精致農業產業發展。城南鎮建立健全鎮、村、小組三級土地承包經營權流轉服務組織,鎮一級成立土地流轉領導小組,強化統籌引導,由鎮政府統一集中流轉,再向新型農業經營主體轉出土地,化“分散流轉”為“集中流轉”,推動規模農業快速發展。截至目前,城南鎮共流轉耕地1.07萬畝,占全鎮耕地總面積51%。城南鎮美青農業發展有限公司流轉土地1865畝,以種植綠色蔬菜為主,產品主要銷往粵港澳大灣區,入選首批粵港澳大灣區“菜籃子”生產基地;精銀農業發展有限公司流轉土地1400多畝,采取公司+合作社+農戶+基地的模式,建立芋頭和玉米種植基地,打造新村香芋專業村,帶動新村、東一、東南等周邊村廣泛種植香芋,使香芋成為始興“一鎮一業、一村一品”的拳頭產品。

  龍頭帶動,做大做強特色產業。始興縣以提升龍頭企業及農民專業合作組織輻射帶動力為突破口,發揮企業在組織生產、強化市場競爭力、塑造產品品牌和資金資源投入上的優勢,因地制宜、發揮優勢,以強基地、打品牌、拓市場為重點,做大做強做優特色產業。太平鎮的創發生態農業開發有限公司、原野農場、洪源果業和湘南民營綠色生態園等一批農業龍頭企業,流轉林地1萬余畝,打造了湞江河谷萬畝水果生產示范基地,輻射帶動周邊群眾積極種植楊梅、枇杷、沙田柚等水果。目前,始興全縣楊梅、枇杷的種植面積達4.5萬畝,為全省最大,始興縣被評為“中國楊梅之鄉”“中國枇杷之鄉”,現已成功創建楊梅省級現代農業產業園。始興縣被列為廣東省第一批省級家庭農場示范縣,全縣13家企業列入省級“一村一品,一鎮一業”項目建設,3家企業入選粵港澳大灣區“菜籃子”生產基地,創建省級名牌產品22個、“三品一標”產品127個。


c43e091d5ad8f42ba417b968522d360.jpg


  土地流轉,“轉”出富裕農民

  助力脫貧,鞏固脫貧攻堅成果。注重土地流轉和產業脫貧相結合,通過“龍頭企業(農民合作社)+基地+貧困戶”模式,大力發展產業、就業扶貧。全縣引入69家經營主體,投入5014.2萬元建立特色扶貧產業129個,10個鄉鎮均建立了連片100畝以上扶貧基地,29個貧困村均建立了連片50畝以上的扶貧基地,如隘子鎮的香菇產業基地、司前鎮的草珊瑚基地等,全縣有勞動力貧困戶實現100%就業,有效夯實扶貧基礎。創新實施“代種代養+小額信貸”金融扶貧模式,累計發放669戶貧困戶扶貧小額貸款740筆2448.93萬元。大力開展消費扶貧,通過電商直播帶貨和干部職工消費幫扶,全縣消費扶貧產品銷售金額累計9000多萬元。現全縣有勞動能力貧困戶收入人均超過1.3萬元,有力鞏固了脫貧攻堅成效。

  激發活力,帶動農民增收致富。始興縣在土地上做足文章,放活農村土地經營權,通過“種植大戶+土地流轉+產業發展+農戶”的發展模式,激發鄉村振興活力,走出了一條共同致富的路子。黃煙是馬市鎮的支柱產業,也是當地農民的主要收入來源之一,全鎮黃煙種植面積1.8萬畝,土地流轉約1萬畝。種煙大戶通過土地流轉,實現了黃煙規模化、機械化、集約化種植,煙葉質量得到保證,每畝收入可達5000元,種煙大戶取得了較好的經濟效益。土地流轉后,農民既有土地租金收入,又能在當地農業經營主體就業,有效拓寬了收入渠道,實現農民增收。截至目前,全縣共有新型農業經營主體800多家,其中,流轉面積超過50畝以上的244家,超過200畝的53家,超過1000畝的15家。2019年始興縣農村居民可支配收入達17010元,比2015年增長43%,年均增長9.3%,比全市農村居民可支配收入高出70元,比全國農村居民可支配收入高出989元。

222.png


  土地流轉,“轉”出美麗農村

  農旅結合,大力發展觀光農業。以創建“廣東省全域旅游示范區”為契機,大力發展觀光農業,穩步推進鄉村旅游發展。始興縣注重抓好規模生產、技術實施、農產品質量、品牌建設,完善基地道路建設、路牌引導、休閑項目,不斷充實和擴大生態農業與觀光農業。2019年,全縣接待觀光農業人員123.2萬人次,營業收入7255.8萬元。頓崗鎮的開心農莊和廣源星家庭農場是省級休閑農業與鄉村旅游示范點企業,開心農莊流轉土地1500畝,以賞花和親子游為主;廣源星家庭農場流轉土地500多畝,其中117畝發展為小龍蝦基地,養殖的小龍蝦質量優良、味道鮮美,深受游客喜愛,一直供不應求。兩家特色農莊集“賞特色田園風光,吃生態有機農產品、體驗有機農產品采摘,住特色生態莊園等”活動為一體,通過連片種植油菜花、格桑花、荷花等方式美化田園,扮靚鄉村,以如詩如畫的田園風光吸引游客,留住游客。


  轉地造景,為鄉村振興增色添彩。圍繞鄉村振興,深入開展農村人居環境整治工作,大力推進鄉村小花園、小果園、小菜園、小公園“四小園”建設,鼓勵村民盤活房前屋后的閑置土地,告別門前“臟亂差”,打造綠意滿眼、花果飄香生態宜居美麗鄉村風景線。目前全縣已建成小菜園825個、小果園920個、小花園179個、小公園89個,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日益提升。深渡水瑤族鄉對一些節點地帶的零碎閑置土地,由政府出資進行“微流轉”,科學合理地進行綠化美化布局,見縫植綠,充分利用破舊泥磚房清拆產生的建筑廢料,搭建圍欄,種植蔬菜瓜果或鮮花,進一步提升鄉村環境質量。目前,全鄉四小園共有375個,由鄉政府統籌建造15個(主要為小公園、小花園),村民自主打造360個(主要為小果園和小菜園),深渡水鄉被評為省級休閑農業與鄉村旅游示范鎮。


附件下載:

關閉窗口 打印本頁

智能互動 手機版
微信
始興發布
圖片2 圖片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