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情系民生鑄和諧 始興縣司法局大力發揮職能作用

  日前,國家司法部通報表彰了一批全國人民調解工作先進集體和全國人民調解工作先進個人,韶關市始興縣司法局獲“全國人民調解工作先進集體”稱號。近年來,始興縣司法局以服務民生為出發點和落腳點,人民調解、普法宣傳教育社區矯正等工作中大膽創新,不斷完善、豐富發展基層司法行政工作經驗,力維護社會和諧穩定。 

大力化解矛盾糾紛人民調解“安民心” 

  “人民調解具有扎根基層、分布廣泛、方便快捷等特點,在解決糾紛中具有獨特的、其他糾紛解決方式不可替代的作用,被稱為化解矛盾糾紛的‘第一道防線’。”始興縣司法局局長張朝東表示,該局堅持發揮人民調解的優勢,最大限度的把矛盾解決在基層,消除在萌芽狀態。 

  秉持著這個信念,始興縣司法局人民調解工作一直走在全市的前列:2013年,太平鎮人民調解委員會獲評“全國模范人民調解委員會”,2017年,太平鎮司法所所長葉澤梅獲評“全國模范人民調解員”。目前,全縣形成了縣調解工作指導委員會、鄉鎮調委會、村居調委會和村居民調解小組的四級人民調解網絡,共有人民調解調委員會149個,調解工作室10個,調解員1026名。 

  始興縣司法局不斷深化人民調解工作,積極構建矛盾糾紛大調解工作新機制,使其在新時代煥發新活力。全縣以村、社區為單位每月展開一次矛盾糾紛拉網式排查,各調解小組每周開展一次矛盾糾紛摸底,做到不留盲點、不留死角。鄉鎮調委會每季度對全鎮的矛盾糾紛進行一次全面排查,預防和減少矛盾糾紛發生。對村居排查出的各類矛盾,按照“誰主管,誰負責”的原則,要求兩周內調處完畢,對發現的重大矛盾糾紛,及時將情況上報鄉鎮調委會,并采取相應的防范措施。該局還統一印制了調解文書、人民調解協議書、人民調解工作臺賬等檔案,不斷提高矛盾糾紛的調解成功率和調處工作質量實行矛盾糾紛首問責任制度由首先接觸案件的調委會成員先受理,并及時處理或答復,不能處理的及時匯報,從而較好地防止矛盾糾紛案件的相互推諉現象發生,受到了廣大群眾的好評。 

  據統計,自2015年以來,始興縣各級人民調解組織共排查調處各類矛盾糾紛8403宗,調解成功8348宗,其中疑難復雜案件154宗,調解成功率達99.35%,防止民轉刑案件73件涉及233人,防止重大矛盾糾紛引起的上訪和群體性械斗123件涉及653人,有效預防和化解了大量民間矛盾糾紛,有力防止了上訪和群體性事件的發生。 

用愛撒播法律種子,宣傳教育“暖民心” 

  日前,始興縣司法局普法志愿者深入隘子鎮中心小學,組織開展以“安全牢記我心”為主題的法治宣傳活動,為師生送去一場鮮活生動的法治講座。 

  這只是始興縣司法局深入開展法制宣傳教育的一道剪影。2017年,針對換屆契機,司法局律師對村“兩委”干部進行法律知識的講解培訓;以普法講師團為主力,重點開展對學校企業的法律知識培訓;以一村居一法律顧問為平臺重點對村委(社區)及機關進行法律知識培訓。創新“法律六進”形式,優化內容,健全機制,做到廣泛、深入、扎實開展普法依法治理工作,使之常態化、制度化、規范化。 

  普法是維護社會和諧穩定、服務和保障民生的前提,法制宣傳在司法行政工作中顯得尤為重要。始興縣司法局充分發揮普法宣傳職能,積極創新措施,不懈努力去營造良好的法治環境。在縣城建設了“百米法治文化長廊”,在鄉鎮建設了“法治文化長廊”,并積極創建省級法治文化主題公園七五”普法以來,全縣共開展各類法制宣傳活動52次,印發宣傳各種法制宣傳資料5萬份(冊),制定普法宣傳欄175塊,懸掛宣傳橫幅188條,受教育群眾10萬人次;縣廣播電視臺設立《法在身邊》《小城警視》等專題欄目積極組織民間文藝隊編排通俗易懂、使用本地方言的法治文藝節目,開展了一系列法治文藝下鄉巡回演出活動,貼近群眾、貼近實際、貼近生活的宣傳教育形式,打造具有始興特色的法治文化宣傳陣地 

  “讓法治在群眾心中生根,形成自覺學法、守法、用法的良好社會氛圍,是我們的責任所在。”張朝東表示,他們將堅持把法制宣傳和依法治理有機結合起來,不斷深化法治宣傳教育,創新推動普法工作。2011,始興縣司法局被評為全省司法行政系統五五普法先進集體;2014年榮獲廣東省法治文化建設示范點稱號,縣普法辦被評為全國六五普法先進普法辦;2017年獲評廣東省文明單位 

  始興縣民主法治村(社區)創建工作同樣亮點紛呈:2006-2010年先后有沈所鎮石下村、城南鎮楊公嶺村、太平鎮石俚壩村、城南鎮新村村、馬市鎮壢坪村、太平鎮紗帽崗村被授予廣東省“民主法治示范村”稱號;2011年,馬市鎮安水村被授予全國“民主法治示范村”稱號2017年底,羅壩鎮淋頭村被省司法廳推薦評選為第七批全國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區)截至目前,全已成功創建縣級以上民主法治村(社區)123個,創建率達97%,在全市居于領先地位;創建省級民主法治村(社區)56個,國家級民主法治示范村1個。 

發揮中心平臺作用,社區糾正“穩民心” 

  “非常感謝政府,這樣的見面讓我們老人家不用再來回奔波,希望兒子在監獄里好好改造,早日出來回報社會。”201827日下午,始興縣太平鎮曾某夫婦在始興縣社區矯正中心三樓遠程幫教視頻會見室與在廣東省武江監獄里服刑的兒子進行遠程幫教視頻會見。 

  據了解,遠程幫教會見系統建設是進一步發揮司法行政職能,創新社會管理,提高教育改造質量,惠及監獄服刑罪犯(戒毒人員)及其家屬的一項民生工程。凡符合會見條件的親屬因年齡、身體狀況,特別是行動不便的家屬,不用再奔波于家和監獄(強戒所)之間,減少會見的路途時間及經濟成本。目前,始興縣司法局完成了遠程幫教視頻會見6例,惠及罪犯家屬21人,接受相關會見咨詢65宗。 

  該局工作人員介紹,20174月,始興在全市率先開展“電子定位手環”試點工作,并依托“廣東省社區矯正管理信息系統”實現對手環佩戴者信息對應的實時監控,提供了其歷史行蹤軌跡查詢;建立了覆蓋全縣10各鄉鎮的社區服刑人員教育矯治微信群,通過微信群及時了解社區服刑人員的思想狀況;通過發送位置功能,及時抽查掌握社區服刑人員實時行蹤;發布國家法律、法規和相關規章制度等,實現教育幫扶的適時性和針對性,幫助社區服刑人員早日融入社會。 

  始興縣司法局科技化信息化手段在不斷升級完善2016年在全市率先完成社區矯正中心建設2017年順利推進試點“電子定位手環”工作2018年順利完成遠程視頻會見系統建設和社區矯正中心信息化建設。目前,以社區矯正中心為平臺開展集中教育學習54批次,開展入矯宣告72人次,開展警告訓誡10人次。該局還不定期邀請有心理咨詢資格證的心理咨詢師、監獄心理科警察等對社區服刑人員進行心理輔導、矯治為特困社區矯正人員家屬送溫暖,開社區矯正人員互助幫扶使監獄服刑人員及時感受到家庭關愛、親情溫暖、社會關心 

附件下載:

關閉窗口 打印本頁

智能互動 手機版
微信
始興發布
圖片2 圖片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