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記者了解到,始興縣首屆“中國農民豐收節”暨生態農業博覽會及廣東省戶外運動挑戰賽將于9月23日在馬市鎮隆重舉行。作為全國重點鎮、廣東省中心鎮,馬市鎮代表了始興縣農業現代化的發展水平,該鎮以“上造種煙、下造種稻、山坡種果、山上造林”的發展思路,積極探索適合當地發展的主導產業,并取得了初步成效。今年8月,馬市鎮入選農業農村部辦公廳、財政部辦公廳公布的“2018年農業產業強鎮示范建設”名單,是韶關市唯一入選鄉鎮。
主導產業發展勢頭良好
煙農在煙苗育苗基地進行煙苗移栽
產業興旺是鄉村振興的“牛鼻子”。有了產業的發展,村民才能有就業致富的機會,才能有安居樂業的基礎,鄉村振興才有了根基。馬市鎮是農業大鎮,有“黃煙、優質稻、雜交水稻制種”等三大支柱產業,并且因種植的黃煙規模大、品質好而被評為“廣東金葉第一鎮”。
近年來,該鎮始終堅持“上造種煙,下造種稻”的產業發展思路,實施了一系列科技興煙措施,帶動當地煙農不斷增收。全鎮轄區內有馬市、都塘2個煙站,種植黃煙村(居)16個,大型煙苗育苗基地5個,并通過“公司+基地+合作社+煙農”的發展方式,成立了17個黃煙專業合作社,建立集群式烤煙房41處1122間。近幾年的煙葉種植面積均保持在1.5萬畝以上,以2018年為例,該鎮種植黃煙約1.7萬畝,收購煙葉5萬擔(1擔為100市斤),均價在每市斤13.4元,可實現煙葉總收入6700萬元。
該鎮因地制宜,充分發揮地形和土壤優勢,在全鎮19個村(居)推廣種植優質稻,目前全鎮共連片發展有機、綠色、無公害優質稻種植面積超過1.7萬畝,優質稻主導產業產值達到6.48億元。同時該鎮還與湖南隆平高科種業有限公司合作,以“公司+合作社+基地+農戶”的形式,積極發展雜交水稻制種產業,有效提升了當地群眾的收入。以2017年為例,雜交水稻制種畝產350市斤,按每市斤10元算,每畝可為群眾增收3500元。2018年,全鎮發展雜交水稻制種400畝。
特色農業不斷發展壯大
游客在蘿卜基地采摘蘿卜
在積極發展主導產業的同時,馬市鎮還鼓勵各村結合實際,積極發展特色精品農業,先后形成了陸源村豬洞逕茶葉、紅梨村紅傅氏沙田柚、黃田村蘿卜、高水村蓮藕、高水村鷹嘴桃等特色品牌,具有當地特色的特色農業不斷發展壯大,使當地群眾增收致富的方式更加豐富,進一步提升了群眾發展特色農業的積極性。截至目前,已發展豬洞逕茶葉300畝,紅傅氏沙田柚100畝,黃田蘿卜420畝,高水蓮藕300畝,高水鷹嘴桃4000畝。
以大帶小抱團致富
馬市鎮大力培育農村經營主體,通過引進龍頭企業,成立專業合作社等形式,以大帶小的形式,帶動轄區內群眾發展現代農業,提升農產品效益。目前,該鎮集聚培育了以國家重點支持糧油產業化龍頭企業、省級農業龍頭企業廣東江茂源糧油有限公司,并以此帶動引進了包括欣源谷物飼料加工有限公司、泰豐農機專業合作社等農業企業,其中江茂源糧油有限公司倉容規模達到 6.5萬噸,年加工稻谷能力達6萬噸。同時鼓勵群眾通過自愿入社、入股等形式,享受龍頭企業、合作社專業技術人員的技術指導和農產品收購等優惠政策,既提升了農戶的種植技術,又增加農產品的經濟效益。據悉,截至目前,該鎮共發展了省級農業龍頭企業2家,家庭農場75家,農民專業合作社46家。
鄉村旅游生機勃發
馬市鎮旅游資源豐富,既有南嶺紅沙漠景區,也有涼傘巖、紅石山莊等旅游資源點。近年來,該鎮發揮韶贛高速、國道323線貫穿轄區的交通優勢,積極響應“全域旅游”政策號召,把第一產業和第三產業融合,推動鄉村旅游發展。目前,該鎮成立了全縣首家以經濟合作社名義的鄉村旅游發展有限公司,擁有市級旅游驛站1家,縣級4星級農家樂、4星級名宿各1家,昌隆別院、紅湖生態農莊創建市級旅游名宿將于年底完成驗收,接待能力逐年提升。大力開展旅游節慶活動,成功舉辦了小吃文化節、“旅游+扶貧”、旅游嘉年華等大型節慶活動,每次均吸引游客2萬人參與,在提升當地知名度的同時,也給當地群眾帶來一筆收入。如紅梨村2017年接待游客6萬多人,帶動旅游從業人員100余人,實現旅游收入100多萬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