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進始興縣馬市鎮紅梨村,上百年的古榕樹、古色古香的圍屋、修舊如舊的宗祠、寬敞整潔的廣場、蜿蜒曲折的鄉村道路、白墻黑瓦錯落有致的民居……儼如一幅美麗的“山居圖”。
誰也不曾想到,眼前這個美麗的村莊,是省級貧困村,之前破敗荒蕪,村民紛紛外出務工。該村黨支部書記傅聯海說,通過精準扶貧和美麗鄉村建設,紅梨的村容村貌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去年紅梨還成立了始興首個鄉村旅游發展有限公司,負責統籌鄉村旅游項目開發,農副、旅游產品加工銷售,旅業、餐飲服務等。通過發展鄉村旅游,深入挖掘、展現客家文化,村容村貌、人居環境、基礎設施不斷完善,鄉村旅游產業初具雛形,逐步實現脫貧致富。
放眼始興,紅梨村是眾多個普通村莊通過鄉村振興戰略實現美麗蛻變的縮影。去年始興全年接待游客352.6萬人,旅游綜合收入23億元,分別增長15.8%、20.6%,這其中,美麗鄉村無疑是最大亮點。
創建特色小鎮留住田園鄉愁
歷年來,始興各級高度重視特色小鎮創建工作,編制了全縣特色小鎮發展相關政策文件,根據各鄉鎮的資源稟賦、產業優勢、歷史文化、交通條件等發展要素,繼續實施主體功能區戰略,在主體功能區現代產業開發鎮、特色農業示范鎮和生態發展鎮的基礎上,進一步明確了全縣10個鄉鎮發展定位,重點啟動了太平“互聯網農業小鎮”、澄江“有機小鎮”、深渡水“瑤鄉小鎮”、司前“溫泉小鎮”、隘子“歷史文化名鎮”等5個特色小鎮建設。太平鎮已擬定互聯網農業小鎮試點建設工作方案,結合農村淘寶、農村普惠金融等工作,積極推動創建互聯網農業小鎮建設試點。澄江鎮重點加快發展有機產業,有機米粉、有機米酒等加工項目已正式投產,有機農業園省“五位一體”項目順利實施,有機蔬菜、有機水稻等有機農業種植面積達8000多畝。深渡水瑤鄉小鎮總投資569萬元的風情街項目已經完工,街道面貌煥然一新,吸引過往游客在此停留。
通過開展特色小鎮創建,始興抓好圍樓、民族村寨、古村落、古建筑的保護修繕和展示利用,在尊重鎮村自然生態、歷史文化遺存的基礎上,科學規劃小鎮的風貌特色、產業發展、空間布局,推動鎮村朝“小而精、精而美”方向發展,建設“一鎮一風格、一村一風情”的“高顏值”小鎮,留住鄉村風貌和田園鄉愁。
挖掘民俗文化激發鄉村活力
始興是千年古縣,具有豐富多彩的民俗文化。每年的大年初一,始興的九齡文化廣場鑼鼓喧天,熱鬧非凡。舞龍、醒獅、青草獅、龜蚌舞、錢叉舞、春牛舞、瑤歌、民間腰鼓等代表始興優秀民間藝術及非物質文化民俗類的節目在此一一上演。客家婚嫁、外營草席、舞紙馬、瑤繡、八音、宰相粉等20項非遺民俗及民間藝術手工藝產品現場向市民展示。廣大市民及附近鄉鎮的群眾紛紛走出家門來趕“墟”,歡歡喜喜過一個文化大年。
始興還策劃舉辦眾多鄉村旅游節慶活動,通過節慶活動宣傳始興,吸引游客。去年,始興成功舉辦了“楊梅節”“圍樓文化節”“九齡詩歌周”等大型旅游活動,10個鄉鎮共舉辦19場民俗旅游節慶活動:澄江“鬧新娘·品黃酒”民俗文化節、隘子香菇節、頓崗李花(荷花)節、司前踏青節、羅壩蠶桑文化節、城南龍舟節、深渡水盤王節……各式各樣的民俗活動遍地開花,讓群眾享受到了豐盛的文化大餐。與此同時還配合策劃舉辦了特產展銷會,邀請大批企業參展,吸引眾多游客前來參觀、品嘗、購買。通過挖掘始興傳統客家文化,“文化搭臺,旅游唱戲”,進一步激發了鄉村的活力,提升了始興旅游的知名度和品牌競爭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