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設美好家園,實現文明發展,這是人類孜孜以求的社會理想。
一座城,該用怎樣的底色,才能映襯出色彩斑斕的圖景?
一座城,該有怎樣的氣質,才能與眾不同、別有韻味?
位于粵北山區的千年古縣始興,給出了兩個字的答案——“文明”。
在這一理念的引領下,始興全縣干部群眾攜手同向,對照文明城市坐標,在創建省級文明城市的征程上不懈努力,用文明去塑造這個小城,唱響了高歌猛進的“文明之歌”。
始興全民動員、全民參與、全民實踐,全縣5000多名黨政機關干部、137個黨政機關、5萬多名城區群眾參與創文工作網格化管理,萬眾一心,群策群力,共同肩負起神圣使命,一曲宏大的“建設文明城市”交響樂章在最美小城的上空激情奏響。
凝聚城市的同心合力
創建文明城市不僅是為了拿一塊獎牌,得一份榮譽,更重要的是通過創建,使城市的基礎設施更加完善,環境更加優美,生活更加便利,人際關系更加和諧,市民素質有效提高,群眾得到實惠?;谶@一認識,始興的干部群眾擰成了一股繩,將文明城市創建一次次推向新高潮。
2016年11月,縣換屆“兩會”剛剛閉幕,新一屆縣委縣政府班子即組織召開最高規格的創建廣東省縣級文明城市推進會,提出2017年成功創建省縣級文明城市的奮斗目標,對創文工作進行全面部署。2017年1月4日。在縣委十三屆二次全委會上,縣委書記黃令遙代表縣委常委會向全會作報告指出“創建廣東省縣級文明城市是今年必須完成的硬指標、硬任務。”
2017年2月14日召開的縣人大十五屆二次會議上,“確保成功創建廣東省縣級文明城市”被寫入政府工作報告內容。
為此,始興縣重新調整了創建文明城市工作領導小組,并成立了創建省縣級文明城市突出問題綜合整治工作指揮部,縣委書記任總指揮,縣長任常務副總指揮,縣人大常委會副主任、常務副縣長、縣委常委、宣傳部長等縣領導任副總指揮,指揮部下設綜合協調組、經費保障組、效能督導組、輿論宣傳組、考核組、環境衛生和農貿市場整治組、交通秩序整治組、社區服務建設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建設組、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組等10個小組,每個工作組都由縣委、縣政府班子領導擔任組長。指揮部每月召開1次聯席會議,研究解決綜合整治遇到的重大問題。同時,將比拼創文攻堅納入縣四套班子“四比拼”活動,高位推動創文工作。
捍衛城市的美麗“面孔”
環境是一個城市的“臉面”。為此,始興突出重點,開展了多項整治行動。
完善公共設施建設。開展創文以來,始興縣委、縣政府大手筆規劃,大力度建設,大資金投入公共設施建設中。2017年始興縣“創文”市政項目達22類48個項目,具體涵蓋了基礎設施、功能配套、美化亮化建設,包括縣城市政設施維修建設、體育公園、“三舊”改造項目、城市綠地系統項目等項目,總投資約36.98億元。
開展環境衛生整治。大力整治縣城背街小巷、城中村亂搭亂建、泥磚房倒塌、污水橫流、牛皮癬等現象;利用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主題繪墻的形式發布公益廣告,搶占陣地傳播正能量。加大保潔力度,由主街道逐步向城中村、背街小巷、居民社區、樓道庭院延伸,建立健全保潔標準、巡查督導、考評獎懲等衛生保潔制度。消除衛生死角和管理盲區;督促商戶落實“門前五包”責任。2017年上半年,每月集中開展兩到三次整治行動,累計發放整改通知書3456份,協助各片區開展整治10次,出動180人次。清理不規范戶外廣告條幅800條(幅),拆除違規設置或影響市容市貌的戶外廣告926塊,集中拆除鐵皮瓦、鐵皮棚126宗,拆除面積達25519.4平方米。
開展農貿市場及周邊環境整治。半年來,查糾占道經營攤點7752宗。集中開展小商品店、小餐飲店、小旅店、小理發美容店、小作坊等“五小行業”專項整治,確保市場規范有序。目前,為有效解決我縣城東市場和墨江市場攤位設施陳舊老化、功能不全、排水設施設計不夠合理等問題,正對這兩個市場進行升級改造,改造后的市場將為市民提供更好更便捷的服務。
開展交通秩序整治。從去年12月開始,每天上午10時到下午14時,上街開展文明交通引導志愿服務活動。在“路、行、停、人”四方面下功夫,加強道路安全設施建設,設置完善交通標志、指路標志、引導系統;科學規劃道路停車泊位、公共停車場、專用停車場;加大交通秩序整治力度,依法取締人力三輪車、三輪摩托車、黃包車非法營運,規范摩托車搭客經營、出租車、公共汽車、長途客運經營行為,取締占道經營攤點。
短短幾個月,這場捍衛美麗家園、全民共同參與的整治攻堅行動,讓始興城鄉環境變得整潔了,有序了,也更加美麗了。
厚植城市的文明素養
文明,是一個城市的內在靈魂。如何有效提升市民文明素養?始興從宣傳教育入手,引導市民逐步形成文明好習慣。
通過廣泛開展文明知識宣傳教育人。在電視、廣播、報紙、網絡等媒體開設創文工作專欄、宣傳創文工作專題,大力宣傳創建廣東省級文明城市工作主要內容和工作進展情況,及時公示重要信息,報道創建工作動態、先進典型和事跡。編印了《始興縣市民公約》《文明手冊》《致全體干部職工的一封信》《致全體市民的公開信》《致中小學生的一封公開信》等,全部發放到戶,將創文知識送到了千家萬戶。在全縣上下掀起了一股人人參與、人人爭先的創文工作熱潮。
發揮先進典型示范激勵人。積極開展評選道德模范、“文明家庭”、“最美始興人”等的評選,開辦道德講堂,充分利用先進典型的示范帶動作用,不斷挖掘、塑造身邊典型,并用先進典型引導人,用動人事跡激勵人,在全縣形成崇尚先進、學習典型、爭當先鋒的良好氛圍。發揮廣大黨員干部、企事業單位職工、共青團員、少先隊員、社會工作者、青年志愿者的帶動作用,深入開展“千名黨員入萬戶”活動,開展文明知識宣傳,營造了良好的社會氛圍。
通過實踐活動培育人。通過開展創文演講活動、志愿服務快閃活動、“講文明樹新風”、“道德新風進萬家”等多種形式的道德實踐活動,廣泛開展文明家庭、文明社區、文明單位創建活動,推動公民基本道德規范進機關、進企業、進學校、進社區、進家庭,在全社會形成了良好的道德風尚,涌現出了等一批先進模范典型,成為市民學習的楷模。組建起了“巾幗志愿者”“學校志愿者服務隊”“旅游志愿者”等106支志愿服務隊,全縣注冊志愿者達到5000多人,分別在城鄉的紅色旅游、環境保護、清潔衛生、治安巡邏、公益文化、交通勸導、社會救助等方面開展志愿服務活動,大力弘揚奉獻、友愛、互助、進步的志愿服務精神。
通過先進文化引導人。以省委宣傳部、省文明辦今年發布的核心價值觀公益廣告《廣東龍門農民畫“圖說我的價值觀”》為主,有機融入始興圍樓、風光元素,用直觀、生動、形象、活潑的墻繪形式,讓群眾能夠淺顯易懂的理解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內容及意義。堅持以先進文化激勵廣大人民群眾,大力發展企業文化、社區文化、廣場文化、校園文化,堅持舉辦“廣場文化月”、“迎新春燈展”和春節文藝晚會等大型活動。目前全縣社區共組建舞蹈隊、合唱團、秧歌隊、武術隊等文體團隊60多支,近兩年共舉辦社區文化活動80多場次,參與人數達20萬人次。今年,又結合慶祝建黨96周年,組織開展了參觀行“七一”文藝晚會,為全縣人民奉獻了一道道精美的文化大餐。
一個榜樣,一面旗幟;一群好人,滿城春風。讓每一面墻壁都說話,讓每一個角落都傳播文明,為始興平添了無限魅力,傳遞著向美向善的正能量。
分享城市的建設碩果
文明城市創建,主體在民,根基在民,血脈在民。始興縣在創建文明城市過程中,始終堅持以人為本,努力實現好、維護好、發展好群眾利益,讓群眾真切感受到創建成果,更多享受到創建實惠。
人民生活質量不斷提高。2016年,城鎮、農村居民可支配收入分別為2.2萬元、1.3萬元,分別增長11.7%、12.6%,城鎮新增就業1602人。始興堅持民生為重、共享發展,社會事業長足發展。加大對社保、教育、醫療、住房等領域的投入,讓更多的人民群眾共享發展成果。城鄉居民社會養老保險和基本醫療保險實現全覆蓋。扎實開展兩輪扶貧開發“雙到”工作,改造農村危房751套,幫助19個省定貧困村、1420戶貧困戶實現脫貧。全面啟動精準扶貧精準脫貧工作,實施產業幫扶項目30個。
市容環境得到改善。在創建活動中,為解決城區存在的“臟、亂、差”問題,始興縣千方百計克服困難,多方籌措資金,集中人力物力,先后組織開展了加強環衛保潔、維修街巷道路、落實“門前五包”、整治“五小門店”和街頭攤點、加強物業小區管理、整治戶外廣告、整頓集貿市場、拆除亂搭亂建、整頓交通秩序等重點整治活動。通過集中整治,城市市容環境衛生狀況得到了改善,背街小巷基本實現了硬化,城市交通秩序和停車管理進一步規范,城區戶外廣告泛濫的勢頭得到遏制,城區違章建筑大量拆除,“五小門店”臟亂差狀況有所改善,小區物業管理進一步規范,“門前五包”責任制得到落實,集貿市場管理取得進展,城區整體市容環境得到了較大改觀。
城市基礎設施日臻完善。2016年,始興先后啟動“三舊”改造項目34個,建成高檔商住小區13個,火車站、新中醫院、九齡廣場、沿江南路、山水大橋等一批配套設施投入使用。先后啟動了河邊街、解放東路、復興路、水云樓街、十字前后街、進士路、明珠花園路等條城區道路改造建設工程,拓展了城市發展空間。深入開展“六大”提升行動,啟動5條城區道路“白改黑”,完成5個街區城市夜景亮化工程,金潤大橋、丹鳳西路建成通車,城市電動公交開通運行。建立了日處理垃圾為100至120噸的始興縣生活垃圾衛生填埋場,縣城生活垃圾得到無害化處理。加大綠化投資力度,著力打造縣城高速路、主干道、城區出入口、公園等綠籬綠地、行道樹、森林公園綠化建設,改造墨江河“一江兩岸”綠化帶,推動綠化管護社會化服務。加大對縣城公園的建設力度,目前有丹鳳山森林公園(擴建)、河畔公園、九齡公園的等。大力推廣全民健身運動,提高國民身體素質。深入實施文化惠民工程,加快縣圖書館、文化館、博物館升級。九齡中學建成使用,義務教育標準化學校實現全覆蓋。深化醫療衛生改革,實施平價醫療,衛生、計生服務水平有較大提升。不斷完善文化體育基礎設施,縣體育館、10個鄉鎮全民健身廣場和綜合文化站建成使用。
城鄉統籌齊發展。積極開展生態文明村鎮建設,加快特色小鎮建設,深入開展一鎮一規、一鎮一村、一鎮一路、一鎮一圍、一鎮一景等基礎性工作;投入2000多萬元,在全市率先推行城鄉生活垃圾收運處置市場化運作,今年被推薦申報全國農村垃圾分類減量和資源化利用示范縣;全面完成470公里新農村公路硬化、村村通自來水、農村電網升級改造等工程,鄉村環境不斷改善,村容村貌煥然一新,奠定了城鄉文明的堅實基礎。始興成功創建國家級生態鄉鎮8個、省級生態示范鄉鎮9個,省級生態村(園)8個、市級生態示范村59個、省市級衛生鎮村52個、廣東名鎮1個、廣東名村4個。生態村鎮數量超過全市的總和,森林覆蓋率和生態環境質量位居全省前列。堅持綠色發展,推進特色產業。始興依托優越的生態環境,著力發展現代特色農業和生態旅游,縣內擁有優質蔬菜、優質烤煙及雜交水稻制種、優質生態水果、優質蠶桑、生態循環養殖等五大特色園區,有25家省市農業龍頭企業、315家農民專業合作社、75個有機食品認證、10個綠色食品認證、2個國家地理標志保護產品,是“中國楊梅之鄉”“中國枇杷之鄉”和“中國石斛之鄉”。2016年,始興在擁有“中國優秀生態旅游縣、中國最具魅力自駕目的地”榮譽的基礎上,又入選首批“廣東省全域旅游示范區”創建單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