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粵北紅圍“新身份”亮相!國防教育實踐基地正式揭牌

  昨日上午,“追尋紅色足跡,傳承革命精神”——粵北紅圍國防教育實踐基地在沈所鎮八一村揭牌。省委編辦副主任黃勝楷、華能汕頭電廠黨委書記林健聰、縣委書記華關等領導共同見證這一重要時刻。

圖片

  “我宣布,粵北紅圍國防教育實踐基地開業!”隨著這一宣告,紅綢緩緩揭開,“粵北紅圍國防教育實踐基地”幾個大字在陽光下熠熠生輝,全場響起熱烈的掌聲。這一項目的揭牌標志著沈所鎮黨委、政府以小切口、小投入打造的首個粵北紅色研學基地正式開業,標志著沈所打造粵北紅圍紅色農文旅融合發展示范鎮征程邁出了扎實的第一步,意義重大,影響深遠。

圖片

圖片

圖片

  揭牌儀式后,基地教官團隊帶來的國防教育教學項目綜合戰術演練震撼上演。他們身姿矯健,動作整齊劃一,在模擬戰場上穿梭、匍匐、射擊,每一個動作都展現出過硬的軍事素養?,F場觀眾屏息凝神,全神貫注地觀看,當教官們完成精彩的演練時,現場爆發出陣陣驚嘆與熱烈掌聲。

圖片

  參與儀式人員懷著濃厚的興趣,興致勃勃地參觀體驗基地國防教育教學實踐項目,在各類體驗項目中,親身領略國防教育的魅力。

  據悉,此項目是按照省委編辦幫扶工作要求,依據我縣“把沈所鎮打造成粵北紅色研學首選地”的工作安排和沈所鎮“一點一帶一圈”的布局規劃,在各級各部門的大力支持下,按照“鎮黨委、政府主抓+駐鎮幫鎮扶村工作隊牽頭推動+鎮村所屬公司實施”的組織保障機制,于去年11月正式啟動了基地建設。

  基地項目建設分三期穩步推進。一期工程已順利完工,通過發掘現有資源,打造了一條特色鮮明的紅色研學路線。利用八一村閑置空地建成實踐基地,依托紅圍至外營保衛戰遺址間3公里山間通道,打造重走“長征路”紅色研學情景教學體驗步道,并推動建造連接沈亭至八一村的沈所河橋梁,串聯紅圍、外營保衛戰遺址等紅色資源,形成當地紅色研學旅游的亮麗風景線。

  項目一期建成后,“五一”期間組織了試運營,完成了250余人次學生研學和近100人的黨建活動,營收達8萬余元,實現了良好開局。

  始興,作為革命老區,是一方具有光榮革命傳統的紅色熱土。在抗戰時期,就涌現出了風度抗日自衛大隊等革命武裝力量,積極投身中國革命事業。全縣44處紅色遺址,革命的圣火遍布,在沈所鎮留下了中共廣東省委粵北省委機關辦公舊址紅圍、中共廣東省委地下交通站日新小學、外營保衛戰遺址、風度大隊藏軍洞等19處紅色革命遺址。不僅見證了革命先烈不畏艱難、勇于擔當的奮斗歷程,更承載著厚重的紅色歷史文化。近年來,縣委、縣政府認真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于用好紅色資源、賡續紅色血脈的重要論述,大力推動紅色文化資源傳承保護和活化利用,讓紅色文化代代相傳、延綿不絕。

  省鄉村振興駐沈所鎮幫扶工作隊駐八一村第一書記賴潤東表示,接下來,他們將堅持“建管用”協調,軟硬件同步,盤活潛在資源,推出一批特色體驗項目,聯動各方資源,形成一條文旅產業鏈條,通過持續投入和迭代發展,最終實現以鄉村振興戰略為引領,以研學旅游為載體,推動紅色文旅與經濟發展互促共融,助力沈所鄉村全面振興。

  省委編辦、省農業農村廳、市委編辦相關領導,縣領導謝濤、張福興、湯應輝、陽燦,沈所鎮領導班子成員、省鄉村振興駐沈所鎮幫扶工作隊全體隊員、沈所鎮各村(社區)書記及縣相關部門負責同志參加活動。


附件下載:

關閉窗口 打印本頁

智能互動 手機版
微信
始興發布
圖片2 圖片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