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華章新始,圍樓復興!2024年廣東韶關始興圍樓文化旅游周驚艷綻放

7月13日

韶關市始興縣迎來了一場

  氣勢磅礴、激情燃燒的文旅盛事

  “華章新始·圍樓復興”

  2024年廣東韶關始興圍樓文化旅游周開幕式

  在這片古老而又充滿活力的土地上

  一場關于傳承與創新的交響樂章

  正緩緩拉開序幕


  圖片



  

滿堂客家大圍為證

復興藍圖引領客家文化新篇章


  今日一早,會場內外,彩旗飄揚,人聲鼎沸。簽到臺前,嘉賓們絡繹不絕,他們的笑容在鏡頭前定格,與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滿堂客家大圍的古樸雄偉交相輝映,共同繪制出一幅幅生動的歷史畫卷。

  廣東省文化和旅游廳副廳長曾曉峰、韶關市人民政府副市長蔣文泓、始興縣委書記華關、始興縣縣長宋在軍、始興縣人大常委會主任鄒永祥等領導及嘉賓共襄盛舉。相關領導依次上臺致辭,對始興圍樓文化旅游周的舉辦表示熱烈祝賀,并對始興縣文旅融合發展寄予厚望。

  活動的高潮部分之一是《始興新時代圍樓復興計劃》的發布。伴隨著激昂的音樂和視頻播放,始興縣向世界宣告了將實施“百圍大修”“百圍大景”“百圍大展”“百圍大劇”“百圍大作”五大工程的宏偉藍圖,旨在讓始興圍樓煥發新的生機與活力,成為中國文化的一張亮麗名片。

  為進一步推動圍樓文化的傳承與發展,始興縣委、縣政府還聘任了廣東粵劇院院長曾小敏、廣東省文物考古研究院院長曹勁、國樂傳承人方錦龍、廣州雕塑院院長許鴻飛、廣東省博物館副館長陳邵峰、文化學者仲思、始興籍深圳雕塑家鄧華山七位來自全國的知名文化學者作為圍樓文化推廣大使,并現場頒發了聘書及按印手模留念。這一舉措不僅彰顯了始興對圍樓文化保護的決心,也為圍樓文化的傳播注入了新的動力。


  


圖片



圖片



  在啟動儀式上,還舉行了“滿堂杯”書畫大賽的頒獎儀式。經過激烈角逐,來自全國各地的書畫大師和愛好者們共創作出670多幅優秀作品,其中18幅作品脫穎而出,分別獲得書法組和繪畫組的金、銀、銅獎。獲獎者們在熱烈的掌聲中走上舞臺,領取了這份沉甸甸的榮譽。


  圖片



  


圖片



圖片



  隨后,隨著主禮嘉賓們共同按下啟動按鈕,“華章新始·圍樓復興”2024年廣東韶關始興圍樓文化旅游周正式啟動!在這一刻,所有的等待與期盼都化作了噴薄而出的激情與力量,只為共同見證這場歷史與文化的壯麗交融,標志著這場文化與旅游交融的盛會正式拉開帷幕。


  圖片


  啟動儀式后,一系列精彩紛呈的文藝表演相繼上演。“神秘嘉賓”張九齡帶領當地兒童吟誦著千古名句“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時”,詩意的聲音仿佛穿越了千年時光;從舞蹈《團團香》的歡快旋律到歌曲《媽媽的味道》的溫馨回憶,到雜技表演《冰與火》的驚險刺激;從“世界客都”梅州的“客家三寶”樂隊,再到來自“世界過山瑤之鄉”乳源的“九歌”樂隊;從古風樂隊“三笙古樂”帶來的《唐宮樂宴》到最后壓軸的《始興始興》,每一個節目都讓觀眾們陶醉其中,感受到了客家文化的獨特魅力。


  

圖片



圖片



  圖片


  文藝表演中,還穿插了引人注目的“張九齡宰相粉”團體標準的正式發布。這一傳統美食,相傳源自唐代名相張九齡年少時期,其母為滋養他熬夜苦讀的身體而特制的米粉。如今,“宰相粉”已列入國家地理標志保護產品和全國名特優新農產品,擁有40多家米粉企業和100多個銷售渠道,成為始興縣的一張重要名片。


  圖片


  在啟動儀式上,五位企業代表榮幸地接受了始興縣人民政府縣長宋在軍頒發的“‘張九齡宰相粉’小作坊”和生產企業牌匾,標志著這一傳統美食的生產和銷售將更加規范化和標準化。


  

展現文化自信

圍樓文化旅游周成韶關始興新名片


  來到活動現場的還有香港始興同鄉會、始興客商代表和粵港澳大灣區人才始興行的學生。隨著活動的圓滿結束,嘉賓們紛紛對始興圍樓文化旅游周的舉辦給予了高度評價。


  圖片

  
新聞主播、文化學者、始興圍樓文化推廣大使 仲思

我大概在三年前第一次來到始興,看到這邊的人文景觀、圍樓,覺得很驚喜,從此以后我每年都會來3次,而且我特別想把始興還有圍樓文化告訴我身邊所有的人。對于圍樓文化,首先要面向過去,即如何構成我們過往的一種生活和對過往的人的處境有自己的理解,同時,作為現存的獨特建筑也要面向未來,存活于現在,我相信圍樓文化將會在我們這一代能夠發揚光大,存續下去。

廣東省博物館副館長 、始興圍樓文化推廣大使 陳邵峰

始興我來過很多次了,但是每一次都能看到不一樣的地方,這座城市一直在不斷的繁榮進步。而始興最令人留下深刻印象的就是客家圍樓,代表了嶺南客家人一種團聚的文化,這種力量是非常強大的。我覺得這次的圍樓文化旅游周非常有意義,我也非常榮幸能作為圍樓文化的推廣大使出席。我想將來我們要為圍樓文化的宣傳盡一份力量,可以通過巡回展覽、宣講等各種形式,把圍樓文化推廣出去,讓文旅融合能在始興真正的發揚光大。

學生代表 廖芳妍

非常高興能夠參與到此次的圍樓研學活動,讓我大飽眼福,我深刻地感受到了家鄉的發展和變化,此次活動為各地保護圍樓文化樹立了先行示范的精彩樣板,作為返鄉的始興大學生,期待更多的大學生能與家鄉的發展一路同行,發揮新時代新青年的責任與擔當,投身家鄉,服務家鄉,為始興縣的高質量發展奉獻青春力量。

  
五大工程助力古老圍樓全面振興


  始興被譽為“中國圍樓文化之鄉”,這里保存完好的圍樓多達249座,每一座圍樓都承載著豐富的歷史記憶和文化內涵。它們以獨特的建筑風格和深厚的文化底蘊,成為了嶺南地區乃至全國不可多得的文化遺產。


  圖片


  近年來,始興縣堅持保護利用并重,建立健全了“政府主導、社會參與、成果共享”的圍樓認養文物保護機制,推動其成為鄉村旅游和文旅產業發展的新亮點。


  
始興縣委常委、宣傳部長 李俊楓

始興縣舉辦2024年廣東韶關始興圍樓文化旅游周活動主要是圍繞圍樓文化來進行,接下來一周的時間我縣開展了一系列的活動,包括文藝演出、圍樓藝術展、書畫展、圍樓里的時裝秀,將傳統文化和時尚文化進行融合,我們希望讓更多的人知道圍樓,了解圍樓,特別是讓更多的年輕人能夠走進傳統文化,走進客家圍樓,讓客家圍樓走向全國,走向世界。


  今年始興將啟動實施“新時代圍樓復興計劃”,開展“百圍大修”“百圍大景”“百圍大展”“百圍大劇”“百圍大作”五大工程,著力推動特色風貌保護、歷史場景再現、文化空間利用、主題故事演藝、創意產品開發,“一圍一策”開展活化利用,推動圍樓周邊多元業態發展,讓始興圍樓煥發新生機、綻放新光彩。

  圍樓文化、九齡文化和生態文化在始興相融相生,綿延千年。近年來,始興推動生態康養與森林旅游、溫泉旅游、自然教育、山地運動、生態露營等多業態融合,不斷擦亮“千年古縣”“九齡故里”“圍樓之鄉”“生態明珠”“溫泉勝地”“果蔬天堂”文旅名片,讓更多人了解始興、向往始興、來到始興,感受始興的“嶺南之風、客家之韻、生態之美、煙火之樂”。


附件下載:

關閉窗口 打印本頁

智能互動 手機版
微信
始興發布
圖片2 圖片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