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華關率隊調研縣城老糧倉和老舊小區改造項目

  打造老始興的回憶地,新始興的打卡點

  4月10日下午,縣委書記華關率隊到縣城老糧倉改造項目、益建花園老舊小區改造項目調研,強調要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文化思想,保護好、傳承好、利用好歷史文化遺產,加快項目推進,全力打造老始興的回憶地,新始興的打卡點。


  圖片


  據了解,始興土地肥沃,物產豐富,素有“粵北糧倉”的美譽。50年代初,我縣在東郊場建成圓筒倉,單個可存放500噸糧;1986年6月,又建成了貯糧立筒庫,立筒庫高21.5米,每庫可堆糧17米高,貯糧225噸。1989年4月,經廣東省科委批準,專家、學者鑒定認為,該立筒庫貯糧通風降溫處于國內領先技術水平。經歷了幾十年的風風雨雨,這些高高聳立的立筒倉在的同時也見證我們始興時代變遷。
  益建老舊小區改造項目(老糧倉改造項目)是我縣2024年度十件民生實事項目之一,主要對該小區樓梯、公共空間、建筑外立面以及老舊糧倉進行更新改造,并對小區周邊環境進行整治,建設市民休閑廣場,配備停車場、市民休閑連廊、觀景臺,增添室外水景等市民休閑設施,改造總面積約3萬平方米。

  

微信圖片_20240415172321.jpg

  在該項目現場,華關一行深入項目一線,通過看現場施工進度、聽取施工進展匯報、詢問設計規劃等方式,詳細了解項目進展情況以及制約因素,并現場協調實施過程中遇到的困難和問題。
  調研強調,縣城老糧倉作為始興的寶貴文化遺產,是始興人獨一無二的歷史文化財富,見證著當地社會經濟發展歷史。一要講好始興千年古縣的歷史文化傳承,賡續盛唐名相張九齡的千年文脈,結合當地特有的客家文化、農耕文化,讓城市留住記憶,讓人們記住鄉愁,將老糧倉打造成老始興的回憶地,新始興的打卡點。二要將保護傳承與綠美始興生態建設相結合,注重樹木花草配置和布局,因地制宜選擇體現始興特色的樹種,打造賞心悅目的綠化景觀,讓綠色走進群眾身邊,共享生態文明建設成果。三要加快項目施工進度,相關單位積極籌措資金,要加強與設計方、施工方的溝通交流,搶抓工期,鉚足干勁加油沖刺,推動項目早日建成投入使用。四要堅持民生導向,將商業業態、休閑旅游、演出活動、文化展陳相融合,在設計上多花巧心思,打造環境幽雅、景觀秀麗、設施配套齊全的公共休閑空間和游客的打卡點,不斷提升人民群眾的幸福感、獲得感和滿意度。
  縣領導張福興、鐘俊鋒、周志明;縣發改局、縣文廣旅體局、縣住管局、縣自然資源局、縣財政局以及太平鎮主要負責同志、廣美設計團隊參加調研。


附件下載:

關閉窗口 打印本頁

智能互動 手機版
微信
始興發布
圖片2 圖片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