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所鎮是始興縣的紅色小鎮,紅色革命遺址豐富,轄區內有有中共廣東省委機關辦公舊址紅圍、中共廣東省委地下交通站舊址日新小學、“外營保衛戰”革命遺址外營圍樓等19處紅色革命遺址。今年以來,立足這些紅色陣地,結合黨史學習教育,始興縣大力培養紅色講解員,通過他們的講述,使始興紅色故事“活”起來,讓紅色文化“火”起來。
日前,記者來到位于沈所鎮沈北村的中共廣東省委(粵北省委)機關舊址紅圍,講解員李真正在為前來進行參觀的人們介紹曾經發生在紅圍的紅色故事。從今年一月份開始從事講解工作以來,半年的時間里,李真早已將這些紅色革命故事熟記于心。作為講解員,李真每天要面對不同類型的講解對象,針對這些講解對象的特性進行不同方式的講解,雖然每一次講解都是對歷史故事的重復,但每一次的講解對于她而言都有著不一樣的感受。李真說,她希望自己的講解,讓社會上更多人更多的團體了解到這里曾經發生的故事,更好的了解黨史。
從中共廣東省委粵北省委機關辦公舊址紅圍到中共廣東省委地下交通站日新小學,再到中共廣東省委地下交通站革命歷史陳列館,跟李真一樣擔任紅色講解員的共有六個人,講解員口中的紅色故事,描繪著中國共產黨的革命歷史軌跡和強大精神譜系。
“作為講解員,為前來參觀的游客講述我們始興縣和沈所鎮的革命故事,我們感到非常光榮,百年黨史大到嘉興湖畔中國共產黨的誕生,小到我們沈所鎮八一村的革命志士為始興的解放,拋頭顱灑熱血,我們黨的每一部革命歷史都是一部理想信念的生動教材。”講解員之一的劉慶敏說道,他們為生在這片紅色熱土而驕傲,也為傳承紅色基因而自豪,會繼續當好紅色革命遺址的守護者和紅色文化的傳承者,用活紅色資源講好紅色故事,充分發揮紅色革命遺址作用,助力黨史學習教育。
據統計,自黨史學習教育開展以來,沈所鎮的六名紅色講解員已經為約兩萬名游客,提供了大概220場的講解服務,為廣泛引導中小學生和黨員干部傳承紅色基因、為宣傳推薦始興紅色革命遺址起到了積極的影響。在他們的大力宣傳推介下,今年上半年,紅圍、省委地下交通站等紅色革命遺址游客同比增長約40%,進一步增強了始興革命遺址和革命文化的感召力。
該縣沈所鎮宣傳干事肖康告訴記者,沈所鎮將繼續把轄區范圍內的紅色革命遺址保護好管理好宣傳好,著力把始興沈所鎮建設成為韶關市紅色革命教育基地紅色文化傳播高地,并充分發揮紅色革命遺址在黨史學習教育方面的重要作用,為推動始興高質量發展凝聚起強大的精神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