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4至15日,中國人與生物圈國家委員會、國際動物學會組織專家組一行7人,到車八嶺保護區開展中國生物圈保護區野生動物監測示范保護區建設試點評估工作。專家組由中國人與生物圈國家委員會主席、中科院副院長、中科院院士張亞平,中國人與生物圈國家委員會專家咨詢委員會主席、中科院院士許智宏,中國人與生物圈國家委員會秘書長、中科院水生所研究員王丁等組成。
中國人與生物圈國家委員會專家咨詢委員會主席、中科院院士許智宏告訴記者“實際上我們今天就是把這個科學的技術要用到我們保護區的事業上來,他們做了一個很好的嘗試。第一批的幾個保護區,我們今天第一個來驗收評估,然后就要掛牌。今天專家也提了很多建議等等,還有進一步怎么把這個數據用好,那么還有不同的保護區,這樣可能要聯網,大家共享數據。”
專家組認為,項目實施全面提升了廣東車八嶺保護區生物多樣性科研監測能力和技術服務水平,為區域經濟、社會和生態效益的提升提供了科學依據,為生態文明和美麗中國建設、山水林田湖草沙生態保護修復工程和以國家公園為主體的自然保護地體系建設提供了科技支撐。
中國人與生物圈國家委員會專家咨詢委員會主席、中科院院士許智宏說:“現在我們國家強調要保護生物多樣性,保護自然環境,要尊重自然,順應自然,總書記講了很多綠水青山一系列的指示,像我們車八嶺保護了我們很多的水源地,他不光做好保護區的本職工作,還對我們整個區域的生態環境、水資源的保護都是非常關鍵的,我們大自然的生物多樣性,我們人類生存的基本條件,沒有生物多樣性,我們大自然實際上就失去了意義,所以我們要全力的來保護。”
專家組一致認為建設單位及項目技術支撐單位按計劃圓滿地完成了既定的工作任務,所有考核指標均滿足野生動物監測示范保護區建設要求,同時對進一步完善和拓展該項目提出了一些建議。
中國人與生物圈國家委員會秘書長研究員王丁說:“我們也提出一些更高一些希望,就是項目在目前基礎上能不能進一步挖掘各種可能性,希望能夠在國內甚至國外,在這個野生動物監測方面能夠發揮一個引領的作用,這也是大家對項目組和車八嶺保護區一個殷切的希望,我也特別期待他們在這方面能夠做得更好,能夠真正在國際上都能發揮一個引領的作用。”
據了解,“中國生物圈保護區野生動物監測示范保護區建設試點項目”由中國人與生物圈國家委員會(MAB)和國際動物學會(ISZS)于2018年4月發起組織,全國有七家保護區成為試點單位,其中就包括了車八嶺保護區。車八嶺保護區自納入建設試點單位以來,聯合中科院動物所、中科院網絡中心、中科院空天創新院、中山大學、北京大學等科研院所和大學的科研團隊,共同開展了車八嶺保護區生物多樣性綜合監測體系建設,2018年建立了全國自然保護區首個蜂類多樣性全境監測網絡;2019年建立了全國自然保護區首個鳥類多樣性全境監測網絡;2020年建成了全國自然保護區首個紅外相機實時傳輸全境監測網絡;自主研發了“700M實時組網傳輸與智能識別技術”和“車八嶺科研監測信息服務平臺”,逐步形成“天空地一體化”科研綜合監測技術體系和綜合信息服務體系,共發表論文20 余篇,出版專著 6 部,獲軟件著作權 7 項。在全國7個試點世界生物圈保護區中,車八嶺以創新舉措首個圓滿完成了示范保護區建設任務。
廣東車八嶺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管理局局長吳智宏告訴記者“接下來,我們會按照今天評估會上專家組對我們提出的期望,因為這個完成的好,他們的要求就更高,我們以后還要往更高的方向,按照這個專家組提出來的這個開放性、針對性、智能化方向來發展,往這個方向來上水平、上臺階。”
始興生態環境優美,全縣森林覆蓋率達77.7%,是“國家生態文明建設示范縣”“省全域旅游示范區”“中國最美小城”,全縣有各級自然保護區3個。車八嶺自然保護區位于始興南部,北緯24°線上 ,是北回歸線荒漠帶上的綠洲,被譽為“物種寶庫,南嶺明珠”。保護區建于1981年,經過40年的保護與發展,保護區森林覆蓋率由65%提高到96%以上,先后榮獲國家級自然保護區、中國生物圈保護區、世界生物圈保護區、國際自然保護地聯盟成員等8項世界級和國家級品牌,車八嶺已成為始興乃至廣東走向世界的一張“亮麗名片”。